20190825-綠色生活:沙田友最叻走塑! 五成小店響應
綠色生活:沙田友最叻走塑! 五成小店響應
2019年8月25日
野餐時要環保,除了走塑,亦可以嘗試走肉,對大自然做到真正零負擔。(彭麗芳攝)
【明報專訊】盛夏正午,太陽把人烤得發燙躁動。
閉上眼,傾聽,蟬鳴與夏蟲,濕泥與河聲。
在城門河邊席地而坐,微風拂過樹梢;在草地上來場素食盛饗,鋁製便當盒盛起熱騰騰素海南雞飯、摺摺盒放素豬肉漢堡包與薯條剛好、Pockeat食物袋裝着芋圓椰汁糖水、紫紅西梅裝在錫銅頌缽上更顯新鮮。
這場野餐,走塑。
大學生:自備餐盒用少幾個發泡膠
在馬鐵石門站外集合,三十名參加者分成四組,每組獲發三百元、一小時內到貼有「全城走塑」貼紙的商店買午餐。今次活動吸引了非沙田區居民、從未試過走塑的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三年級學生Jacky來參與。他說聽到沙田區有很多走塑小店,特意來見識。他打開布袋一臉靦腆地說,今次帶了兩個玻璃密實盒、保溫水樽和餐具來參加活動,意外發現原來橫放水樽時樽蓋會漏水,並尷尬地說:「好少帶這個水樽出街,不知道原來會漏的,有點麻煩。」
他說雖然多年前已聽說走塑概念,但自己較少吃外賣,因此帶餐盒買外賣真是第一次。「今次野餐的感覺,其實都好的。始終只要肯付出多少少,就可以更環保。我們全組買了五、六種菜餚,如果無帶餐盒,已經要用五、六個發泡膠盒。」他說日後若買外賣,都會嘗試自備餐盒。
5歲女孩:外出自動自覺帶餐具
同組的五歲女孩Yoyo尤其精靈,揹着袋鼠背包、手拿反斗奇兵水壺、牽着爸爸Eric的手亂蹦亂跳。突然,她停下腳步,指着小店門口嘟嘴說:「這間用塑膠,唔好入去啊。」為什麼?「因為塑膠畀魚魚食咗落肚,好慘。」
影完大合照,終於開餐。Yoyo用環保餐具靜靜吃着松露蘑菇天使麵,吃得津津有味。爸爸說要自備餐具必然多了一重清潔工夫,「但個人的負擔遠不及地球要承受的負擔」。他們一家養成走塑習慣已三、四年,為鼓勵小朋友一起走塑,會給他們觀看一些動物生態、自然環境如何被塑膠污染和破壞的新聞報道和影片,現在女兒外出都會自動自覺帶上餐具。「Yoyo有時在街上見到有人拿着膠袋,會指着他說:『爸爸,他用塑膠啊。』我覺得女兒有環保意識已經好足夠。」
Eric亦慨嘆平日買外賣要走塑不易。不少商店慣性提供膠兜、膠袋、膠叉羹與發泡膠盒,即使自備餐盒餐杯亦不是間間餐廳願意幫忙。但今次活動讓居住沙田區多年的他發現,原來石門有很多走塑的餐廳可以選擇。
沙田區五成小店 響應走塑
沙田區原來已被推舉為香港第一個走塑社區。綠色和平社區外展主任吳思敏(Natalie)接受訪問時透露,沙田區(包括大圍、車公廟、石門、恒安、馬鞍山、沙田圍及第一城)共有180間社區店舖加入走塑行列,佔全區小店數目近五成。這些走塑小店提供走包裝選項或折扣優惠,並貼上「全城走塑」貼紙,以便市民辨識。
Natalie介紹說,活動從去年夏天開展,最初先由義工居住的地方起步,試過灣仔、銅鑼灣、紅磡與鴨脷洲區,汲取經驗後,發現社區小店的自主性較連鎖店高一些,於是決定在沙田區廣泛實踐。今年四月開始,綠色和平六十名義工,花上三個月捐窿捐罅尋找沙田區內走塑小店。
每年1750萬件膠流入城門河
為何選擇沙田區?Natalie解釋除了因為沙田是香港其中一個較大型的社區,另外調查數據推算,每年約有一千七百五十萬件塑膠經城門河流出吐露港,可見當區塑膠污染問題不容忽視。「流入城門河的塑膠包括餐具、包裝,更多是發泡膠。有些垃圾是市民直接掉進河流,亦有些是被棄置在河岸附近,隨雨水冲落河。」
走塑商店的定義是至少商店願意向客人提供走塑選擇,「然後商店用什麼措施是由它們自己決定,有些願意讓客人拿自己的器皿盛載食物;有些會向走塑客人提供折扣優惠;有些甚至是整間商店不用一件塑膠」。Natalie說和商店討論走塑時,最困難的地方是有些店家不明白什麼為之走塑,亦不懂如何提供走塑選擇。「義工就要向他們提供多一點例子,例如同樣是賣魚蛋的店,別家是怎樣讓客人自備餐盒裝魚蛋的。」亦遇過有餐廳老闆很想推動走塑,但想不出折扣優惠辦法,「老闆和義工一起brainstorm,最後想到如果客人帶大杯來買細杯咖啡,就會自動幫你升級。我們發覺有些人好有心,但未必真的想得出優惠」。
Natalie說會繼續說服更多沙田區小店和學校參與走塑,亦同步與大型連鎖食肆、超市探討盡量減少無謂包裝的可能。大埔已被選定為第二個走塑社區,因為當區有很多社區小店,而且區內居民的社區凝聚力很強。目標是香港十八區都成為走塑社區嗎?「起碼想所有人都認到我們的貼紙,而且有愈來愈多義工加入我們,幫手游說更多小店。」
街市也走塑 遍地開花
街市無得走塑?未必。石門街市內的德勝鮮果都是走塑小店之一,水果檔職員靚媽說,她本身就很環保,最怕浪費,因此平時都會儲起膠袋供客人重用,每日清早見到紮報紙用的彩色尼龍帶被棄置一地,會撿起贈予友人織籃。她自豪地向記者展示用水果膠籃自製的儲物層架。「有時客人自備環保袋買多份水果,我就會讚吓佢囉,『好好呀你,咁環保。』老人家自己帶袋來,我會送少少時令水果畀佢食吓囉,老人家就會好開心。」不過,她也說在街市走塑不容易,很多婆婆要求多拿膠袋,「啲阿婆你唔畀袋佢,仲鬧你𠻹啊。鬧我咁孤寒做咩啊?我有時會告訴她,我們不緊要,未來怎樣都不關我們事,但我們環保些,可以令下一代好過些。婆婆聽後,又會舒服點。我是個好怕嘥嘢的人,覺得用得到就用啦」。
咖啡店零塑膠 自備杯免費升級
Whitewood Coffee咖啡店店主Andrew全店實行零塑膠,不會主動向客人提供外賣餐具,除非客人要求,即使是外賣餐具亦轉用木製,「我都知道木餐具亦不環保,但會選用一些生長周期較短的樹木製品,缺點是較易爛、外表不算好精緻。但以環保角度比起膠類一定好好多,成本卻是普通膠叉兩三倍」。
他非常鼓勵客人自備杯買咖啡,客人只要自備杯購買細杯飲品可免費升級至大杯。「膠杯、紙杯會影響咖啡味道,所以店內是用玻璃杯和瓦杯,我亦會專登向樓上辦公室的客人解釋,如果朝早想飲杯靚啡,不想有膠味、紙味,最好自己帶杯來買。」他相信日本漫畫《鋼之鍊金術師》的「等價交換」思想──要得到一樣東西,就要付出同等的代價。「你食剩肉,令廚餘增加,同時增加被屠宰動物的數量。你丟掉一個塑膠,換來的是萬年不復的分解過程。室內開冷氣,裏面製冷,出面散熱,人類會自食其果。你看,香港這幾年是熱了,熱得好緊要。以前我從加拿大回來,覺得香港好熱,現在更熱。不是單純的熱,而是焗到出油,好奇怪。」
「垃圾徵費根本連方向都錯」
他三年前從加拿大回流香港,一直對香港即棄文化看不過眼。「加拿大那邊由政府推動環保,家居垃圾一定要分類,否則會被罰款一百元至一萬元加幣(約589至5.89萬港元)。每星期只收一次垃圾,星期一早上七時半前一定要將垃圾包好放在家門口,分成黑色廢物、綠色廚餘、藍色回收,如果入錯袋除了被罰款,最大懲罰是工作人員不收你的垃圾,你要臭多一個星期。」他一再重申加拿大的環保制度相當嚴格,例如有樹枝在廚餘垃圾袋中突出來,就要被罰款,「如果普通廢物袋有動物糞便,你就死得喇,會罰得好慘。我自己覺得這是好的方向」。
香港政府有意最快明年底在全港推行都市固體廢物收費(俗稱垃圾徵費),Andrew卻直斥垃圾徵費根本連方向都錯了,「全街只有橙色垃圾桶,搞到香港人乜垃圾都丟進去,所以不應該是連丟垃圾都要付錢,更應該是令市民學識垃圾分類」。
綠色和平「走塑食堂」名單
網址:bit.ly/2zeknS7
文、圖 // 彭麗芳
編輯 // 蔡曉彤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2019年8月25日
野餐時要環保,除了走塑,亦可以嘗試走肉,對大自然做到真正零負擔。(彭麗芳攝)
【明報專訊】盛夏正午,太陽把人烤得發燙躁動。
閉上眼,傾聽,蟬鳴與夏蟲,濕泥與河聲。
在城門河邊席地而坐,微風拂過樹梢;在草地上來場素食盛饗,鋁製便當盒盛起熱騰騰素海南雞飯、摺摺盒放素豬肉漢堡包與薯條剛好、Pockeat食物袋裝着芋圓椰汁糖水、紫紅西梅裝在錫銅頌缽上更顯新鮮。
這場野餐,走塑。
大學生:自備餐盒用少幾個發泡膠
在馬鐵石門站外集合,三十名參加者分成四組,每組獲發三百元、一小時內到貼有「全城走塑」貼紙的商店買午餐。今次活動吸引了非沙田區居民、從未試過走塑的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三年級學生Jacky來參與。他說聽到沙田區有很多走塑小店,特意來見識。他打開布袋一臉靦腆地說,今次帶了兩個玻璃密實盒、保溫水樽和餐具來參加活動,意外發現原來橫放水樽時樽蓋會漏水,並尷尬地說:「好少帶這個水樽出街,不知道原來會漏的,有點麻煩。」
他說雖然多年前已聽說走塑概念,但自己較少吃外賣,因此帶餐盒買外賣真是第一次。「今次野餐的感覺,其實都好的。始終只要肯付出多少少,就可以更環保。我們全組買了五、六種菜餚,如果無帶餐盒,已經要用五、六個發泡膠盒。」他說日後若買外賣,都會嘗試自備餐盒。
5歲女孩:外出自動自覺帶餐具
同組的五歲女孩Yoyo尤其精靈,揹着袋鼠背包、手拿反斗奇兵水壺、牽着爸爸Eric的手亂蹦亂跳。突然,她停下腳步,指着小店門口嘟嘴說:「這間用塑膠,唔好入去啊。」為什麼?「因為塑膠畀魚魚食咗落肚,好慘。」
影完大合照,終於開餐。Yoyo用環保餐具靜靜吃着松露蘑菇天使麵,吃得津津有味。爸爸說要自備餐具必然多了一重清潔工夫,「但個人的負擔遠不及地球要承受的負擔」。他們一家養成走塑習慣已三、四年,為鼓勵小朋友一起走塑,會給他們觀看一些動物生態、自然環境如何被塑膠污染和破壞的新聞報道和影片,現在女兒外出都會自動自覺帶上餐具。「Yoyo有時在街上見到有人拿着膠袋,會指着他說:『爸爸,他用塑膠啊。』我覺得女兒有環保意識已經好足夠。」
Eric亦慨嘆平日買外賣要走塑不易。不少商店慣性提供膠兜、膠袋、膠叉羹與發泡膠盒,即使自備餐盒餐杯亦不是間間餐廳願意幫忙。但今次活動讓居住沙田區多年的他發現,原來石門有很多走塑的餐廳可以選擇。
沙田區五成小店 響應走塑
沙田區原來已被推舉為香港第一個走塑社區。綠色和平社區外展主任吳思敏(Natalie)接受訪問時透露,沙田區(包括大圍、車公廟、石門、恒安、馬鞍山、沙田圍及第一城)共有180間社區店舖加入走塑行列,佔全區小店數目近五成。這些走塑小店提供走包裝選項或折扣優惠,並貼上「全城走塑」貼紙,以便市民辨識。
Natalie介紹說,活動從去年夏天開展,最初先由義工居住的地方起步,試過灣仔、銅鑼灣、紅磡與鴨脷洲區,汲取經驗後,發現社區小店的自主性較連鎖店高一些,於是決定在沙田區廣泛實踐。今年四月開始,綠色和平六十名義工,花上三個月捐窿捐罅尋找沙田區內走塑小店。
每年1750萬件膠流入城門河
為何選擇沙田區?Natalie解釋除了因為沙田是香港其中一個較大型的社區,另外調查數據推算,每年約有一千七百五十萬件塑膠經城門河流出吐露港,可見當區塑膠污染問題不容忽視。「流入城門河的塑膠包括餐具、包裝,更多是發泡膠。有些垃圾是市民直接掉進河流,亦有些是被棄置在河岸附近,隨雨水冲落河。」
走塑商店的定義是至少商店願意向客人提供走塑選擇,「然後商店用什麼措施是由它們自己決定,有些願意讓客人拿自己的器皿盛載食物;有些會向走塑客人提供折扣優惠;有些甚至是整間商店不用一件塑膠」。Natalie說和商店討論走塑時,最困難的地方是有些店家不明白什麼為之走塑,亦不懂如何提供走塑選擇。「義工就要向他們提供多一點例子,例如同樣是賣魚蛋的店,別家是怎樣讓客人自備餐盒裝魚蛋的。」亦遇過有餐廳老闆很想推動走塑,但想不出折扣優惠辦法,「老闆和義工一起brainstorm,最後想到如果客人帶大杯來買細杯咖啡,就會自動幫你升級。我們發覺有些人好有心,但未必真的想得出優惠」。
Natalie說會繼續說服更多沙田區小店和學校參與走塑,亦同步與大型連鎖食肆、超市探討盡量減少無謂包裝的可能。大埔已被選定為第二個走塑社區,因為當區有很多社區小店,而且區內居民的社區凝聚力很強。目標是香港十八區都成為走塑社區嗎?「起碼想所有人都認到我們的貼紙,而且有愈來愈多義工加入我們,幫手游說更多小店。」
街市也走塑 遍地開花
街市無得走塑?未必。石門街市內的德勝鮮果都是走塑小店之一,水果檔職員靚媽說,她本身就很環保,最怕浪費,因此平時都會儲起膠袋供客人重用,每日清早見到紮報紙用的彩色尼龍帶被棄置一地,會撿起贈予友人織籃。她自豪地向記者展示用水果膠籃自製的儲物層架。「有時客人自備環保袋買多份水果,我就會讚吓佢囉,『好好呀你,咁環保。』老人家自己帶袋來,我會送少少時令水果畀佢食吓囉,老人家就會好開心。」不過,她也說在街市走塑不容易,很多婆婆要求多拿膠袋,「啲阿婆你唔畀袋佢,仲鬧你𠻹啊。鬧我咁孤寒做咩啊?我有時會告訴她,我們不緊要,未來怎樣都不關我們事,但我們環保些,可以令下一代好過些。婆婆聽後,又會舒服點。我是個好怕嘥嘢的人,覺得用得到就用啦」。
咖啡店零塑膠 自備杯免費升級
Whitewood Coffee咖啡店店主Andrew全店實行零塑膠,不會主動向客人提供外賣餐具,除非客人要求,即使是外賣餐具亦轉用木製,「我都知道木餐具亦不環保,但會選用一些生長周期較短的樹木製品,缺點是較易爛、外表不算好精緻。但以環保角度比起膠類一定好好多,成本卻是普通膠叉兩三倍」。
他非常鼓勵客人自備杯買咖啡,客人只要自備杯購買細杯飲品可免費升級至大杯。「膠杯、紙杯會影響咖啡味道,所以店內是用玻璃杯和瓦杯,我亦會專登向樓上辦公室的客人解釋,如果朝早想飲杯靚啡,不想有膠味、紙味,最好自己帶杯來買。」他相信日本漫畫《鋼之鍊金術師》的「等價交換」思想──要得到一樣東西,就要付出同等的代價。「你食剩肉,令廚餘增加,同時增加被屠宰動物的數量。你丟掉一個塑膠,換來的是萬年不復的分解過程。室內開冷氣,裏面製冷,出面散熱,人類會自食其果。你看,香港這幾年是熱了,熱得好緊要。以前我從加拿大回來,覺得香港好熱,現在更熱。不是單純的熱,而是焗到出油,好奇怪。」
「垃圾徵費根本連方向都錯」
他三年前從加拿大回流香港,一直對香港即棄文化看不過眼。「加拿大那邊由政府推動環保,家居垃圾一定要分類,否則會被罰款一百元至一萬元加幣(約589至5.89萬港元)。每星期只收一次垃圾,星期一早上七時半前一定要將垃圾包好放在家門口,分成黑色廢物、綠色廚餘、藍色回收,如果入錯袋除了被罰款,最大懲罰是工作人員不收你的垃圾,你要臭多一個星期。」他一再重申加拿大的環保制度相當嚴格,例如有樹枝在廚餘垃圾袋中突出來,就要被罰款,「如果普通廢物袋有動物糞便,你就死得喇,會罰得好慘。我自己覺得這是好的方向」。
香港政府有意最快明年底在全港推行都市固體廢物收費(俗稱垃圾徵費),Andrew卻直斥垃圾徵費根本連方向都錯了,「全街只有橙色垃圾桶,搞到香港人乜垃圾都丟進去,所以不應該是連丟垃圾都要付錢,更應該是令市民學識垃圾分類」。
綠色和平「走塑食堂」名單
網址:bit.ly/2zeknS7
文、圖 // 彭麗芳
編輯 // 蔡曉彤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