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201-陳景輝:告別永恒少年式青春政治

陳景輝:告別永恒少年式青春政治
21:43 1/2/2018


面對沉重刑責、市民冷漠以及種種惡運,近年冒起的激進無底線青年運動遭遇到現實的巨大打擊。

連同部分代表人物說「珍惜生命、遠離政治」(如梁頌恆),或在庭上求情悔罪(如馮敬恩),以至黃台仰的「逃亡」等,我們不禁要問:這一切挫折到底意味着什麼呢?值得一提是,此前已淡出社運、現正在還押的梁天琦總算留下來面對審訊,之前亦為了自己後來變得「有底線」,和那一失效的「Plan B」而公開道歉,他似乎比其他人更有勇氣面對過去政治運動所造成的缺失。

這是這波激進青年政治的死亡,抑或最後也能在重重挫折中重生?該是針對近年激進青年政治進行反思的時候了。而在思考挫折的時候,也許我們必須跳出那一缺乏反思且重複又重複的「老seafood(老一輩)vs.新世代」的沉悶對立框架,並重新尋找成人和青春在政治中的另一種可能性,繼而賦予新的意義。

首先是青春。我們必須告別永恆少年式的青春政治。無疑,過去10年香港出現了數次為民主運動帶來新氣象的青年運動,它代表着政治文化的重新創造,常常象徵開端和誕生。人們常言:未來的民主交託年輕人,並給予加倍額外的支持和鼓勵。誠然,筆者曾經也是受到鼓勵的一員,因而以下的批評也包括我自己的過去,甚至那種當下需要反省的氣息仍或多或少殘餘在我身上。


不斷上升的永恆少年

這裏我想借助「永恆少年」此一心理學概念來提出反思。「永恆少年」,意指某種永遠停滯於青春期而無法成為大人的心理狀態,我將之引伸至我們的青春政治。永恆少年愛把自己的生命軌迹視作為一段不斷上升的歷程,相信無限可能性。在文化想像中,常常呈現為「有翅膀的年輕人」,夢想過一種「真正」不平凡的生活,但這一渴望通常只是表現為一股浪漫的衝動,而缺乏跟現實困難拉鋸所需要的那種滴水穿石的耐力;政治上,則以少年英雄的姿態拯救世界,彷彿具備不可思議的力量,並能急速超越種種歷史條件的限制。而值得注意是,持有這種幻想的不僅是少年本身,還包括那些因充滿無力感而將民主願望外判的成年人。尚有,流行的故事情節中,永恆少年常常通過他的對立面而得到自我確立,他們分別是敵視生命的老國王和不了解的大人。這方面也都很容易就可找出現實對照:前者就像中央,後者可以代入為「老seafood」。必須指出,那股不怕危險、挑戰困難的能量,作為重新創造我們生活的力量本身,時常是令人讚歎的特質;但放任永恆少年的能量無限發展,卻會引發危機。

在永恆少年無限且急速上升的歷程中,它結構性地使自己遠離那些需要持續努力才能稍為接近的理想和願望,且漠視現實存在的種種界限及條件,只想像能英雄般的扭轉命運,因而不時作出缺乏深思熟慮的言行。可是,當無限上升的衝動遭到現實的打擊、敵人的報復,這少年急速的墜落會表現為心理上的危機,他會突然否認之前的理想,又或變得憤世嫉俗,怪罪他人虧欠自己,或者幻想一切可以重新開始、遠離過去,但就是沒有深切反思、要求自己從挫敗中成長的勇氣。這或許解釋了部分激進右翼青年的悔罪,及遠離政治的種種反應。

這種種不成熟點出了永恆少年的問題,畢竟在只有上升的幻想中,中度、平地以至暫時的墜落,就意味着不可忍受的平庸及死亡。然而說穿了,最大問題是,政治也好,生命也罷,那都不可能是一趟無限上升的旅程,而持續性、責任、限度、漸進、謙卑、等待及橫向連結現實等多種能力,都十分重要。


邁向批判性的成熟

另一邊廂,變得成熟之所以不再被視為一個理想,除了因為膚淺的消費主義所鼓吹的青春崇拜之外,也因為部分成年人已經完全跟現實妥協,不再質疑固有的一套,因而也無從回答青年的疑問。可是,通過理性對現狀提出問題,追問「現實為什麼是這個樣子,而非另一個樣子」,凡此絕非青年的專利。成年人不再提問,而訴諸「世界本來就是如此」作答,這說明了拒絕成長的其實是成人本身。依據既定成規及既存答案來代替獨立的思考,這是康德意義下不成熟的證據。

狂熱青年的不成熟並非在於他向世界質問,而在於他過度將夢想投射為現實,進而把應然(ought)等同於實然(is),無法將夢想一塊一塊地摺曲整合進頑固的現實。同理,成人的不成熟則是任由實然吞噬應然,甚至把理想外判,不負責任地視之為青春的專利。按照《為何要長大》(Why Grow Up?)一書,作者Susan Neiman提出社會應該捍衛成年的理想,所謂的成年應該是一項能夠兼顧實然及應然兩邊要求的顛覆性視野,他不會天真地受「我即世界」之獨斷論誘惑,也不被理想落空帶來的幻滅挫折所擊倒,更拒絕遭既存秩序所同化;反之,成年人理應直面永遠不會完全得到所想要之世界的現實,直面自己跟世界的距離,但另一方面卻絕不放棄心中想要的理想。他挺立在實然和應然的裂縫之間,且設法將兩者拉近,向理想慢慢前進。


伊卡洛斯的墜落

我想,成長不是一勞永逸的歷程。每一階段的變化、受傷及挫折,都是磨練判斷力及豐富現實感的契機,成長就是不斷學習如何變得更成熟。放眼當下香港,面對種種挫折及打擊,不論青年抑或成人,或許可視之為一場漫長且充滿痛苦的政治成人禮。

永恆少年的危機,讓我想起希臘神話中伊卡洛斯墜落的神話故事:

為了逃走,伊卡洛斯的父親以羽毛及蜜蠟造了一雙飛行翼。飛行前,父親告誡兒子:「假若飛得太低,蠟翼會因觸及海水而使速度受阻;但若飛行過高,則會因強烈陽光而造成蠟翼融化。所以你得在大海和太陽間飛行。」像雛鳥一樣,年輕的伊卡洛斯因着首次的順利飛行而愈飛愈高,並因過於接近太陽而融化了黏合着羽翼的蜜蠟。翅膀掉下之後,不幸的孩子伊卡洛斯,無法光從兩手的上下揮舞而使自己在半空中浮起,最後遭大海那無情的波浪吞沒喪生。


重鑄成年理想 乃反抗政治當務之急

在我看來,太陽代表限度;而那一高飛的願望,則可被理解為象徵所有的冒險、犯難及夢想的追求。無疑這一故事的結局過於悲觀,可是它所揭示的原理卻很值得深思。就是說,蔑視限度或放棄飛翔也都可能帶來沉重後果,要麼無法自由,要麼死亡。

由此觀之,重新鑄造成年的理想,乃反抗政治的當務之急。


陳景輝
作者是政治及文化評論人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091213-陶傑:BNO、蠢老鼠

20180506-批判地理達人鄧永成,土地供應與公義的矛盾人,鄧永成寄語學生:當香港被規劃時……

20200129-楊天命:致習近平總書記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