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227-馬家輝:拆了香港
馬家輝:拆了香港
2018年2月27日
某些街道拆招牌,如果擴展到他區他路,未必傷感,套用國務院發言人經常掛在嘴邊的套路說法便是:嚴重傷害香港人民感情。
漫天招牌,霓虹滿目,向來是香港城市的「人文地景」,自英國鬼子把英國旗在上環佔領角掛起的那天起,已是如此。隨便上網找張百年香港老照片,或翻開任何一本《港島街道百年》之類的書,皆可看見即使昔日人少道闊,馬路兩旁的矮房低樓仍然掛滿招牌,一面面,一張張,一道道,或寬或窄,或高或低,從店舖或樓房門前往外伸去,像一開了便停不下來的桃花李花,努力向或近或遠的路人喊叫,快吶,快來看我,我在這裡,你沒理由不為我駐足停步。
若用摩登話語來說便是,埋嚟揀,埋嚟揀,唔買都過嚟睇吓。這是粵式俗文化的具體表現,箇中精神在於「生猛」二字。先聲奪人,寧鳴而死,不默而生,百日維新的主事者係廣東佬康有為和梁啟超,共和革命的推動者亦係廣東佬孫中山和陳少白,並非沒有深層的省籍文化原因。
廣東佬向來最怕的兩椿事情皆跟「拆」字有關,一是「拆祠堂」,祖宗的或下身的,都怕;二是「拆招牌」,生意的或面子的,都怕。誰來拆便跟誰過不去,勇於抗命,敢於堅持,廣東精神唔係人咁品。
百多年以來,招牌在香港蔓延衍生,區區路路皆現茂盛。我們很難想像一個沒有或僅有少數招牌的香港市容,若是,便非常不香港。招牌之初始目的是向路人展示店戶的存在,其後,變成展示自己的集體存在; 再後來,多到滿天滿市,則是展示香港的存在。只因各區至今仍有招牌,香港才不至於淪為處處像中產社區般冰冷和單調,拆香港人的招牌,其實等同拆了香港。
哪位高官想出拆招牌的餿主意?他是香港的歷史罪人,讓我們詛咒他的名字。
馬家輝
2018年2月27日
某些街道拆招牌,如果擴展到他區他路,未必傷感,套用國務院發言人經常掛在嘴邊的套路說法便是:嚴重傷害香港人民感情。
漫天招牌,霓虹滿目,向來是香港城市的「人文地景」,自英國鬼子把英國旗在上環佔領角掛起的那天起,已是如此。隨便上網找張百年香港老照片,或翻開任何一本《港島街道百年》之類的書,皆可看見即使昔日人少道闊,馬路兩旁的矮房低樓仍然掛滿招牌,一面面,一張張,一道道,或寬或窄,或高或低,從店舖或樓房門前往外伸去,像一開了便停不下來的桃花李花,努力向或近或遠的路人喊叫,快吶,快來看我,我在這裡,你沒理由不為我駐足停步。
若用摩登話語來說便是,埋嚟揀,埋嚟揀,唔買都過嚟睇吓。這是粵式俗文化的具體表現,箇中精神在於「生猛」二字。先聲奪人,寧鳴而死,不默而生,百日維新的主事者係廣東佬康有為和梁啟超,共和革命的推動者亦係廣東佬孫中山和陳少白,並非沒有深層的省籍文化原因。
廣東佬向來最怕的兩椿事情皆跟「拆」字有關,一是「拆祠堂」,祖宗的或下身的,都怕;二是「拆招牌」,生意的或面子的,都怕。誰來拆便跟誰過不去,勇於抗命,敢於堅持,廣東精神唔係人咁品。
百多年以來,招牌在香港蔓延衍生,區區路路皆現茂盛。我們很難想像一個沒有或僅有少數招牌的香港市容,若是,便非常不香港。招牌之初始目的是向路人展示店戶的存在,其後,變成展示自己的集體存在; 再後來,多到滿天滿市,則是展示香港的存在。只因各區至今仍有招牌,香港才不至於淪為處處像中產社區般冰冷和單調,拆香港人的招牌,其實等同拆了香港。
哪位高官想出拆招牌的餿主意?他是香港的歷史罪人,讓我們詛咒他的名字。
馬家輝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