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207-陳韋安:華人教會的「堂會觀」與社會參與

陳韋安:華人教會的「堂會觀」與社會參與
20180207


對華人教會來說,「教會」這個字雖然淺白,卻其實影響著華人教會對社會的看法。

回看華人教會的發展史,「教會」從來都是由西教士所建立的獨立堂會開始。因此,對華人信徒來說,所謂「教會」,往往就是眼前的「堂會」,所謂「返教會」,其實就是「返堂會」。不過,歐洲的情況卻不同。對於擁有二千多年歷史的歐洲教會來說,「教會」從來都是一個整體概念。無論是國家教會抑或天主教會,個別教區或堂會其實只是「教會」其中一個聚會群體,「堂會」只是教會的部份。

不消說:新約中的「教會」(εκκλησα)更從來都不是解作「堂會」。εκκλησα不只是眼前一個地方組織,而是一個宏觀的神學概念:教會是地上所有被召見證基督的群體。因此,教會只有一個,在這神學概念下,才會引申出個別地方的「堂會」群體。舉例說,德語將「堂會」與「教會」兩個字分開:德國人稱呼「堂會」為Gemeinde。Gemeinde解作「群體」,有「聚集」的意思;德語的「教會」是Kirche。因此,對德國人來說,「堂會」與「教會」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一般德國人稱日常每禮拜結集聚會的地方或群體Gemeinde,他們鮮會稱呼自己的堂會為「教會」(Kirche)。因此,他們不會局限自己的堂會為教會。

以上有關教會的定義,我相信不少讀者都已經略知一二。我要強調的卻是這個:基於以上「堂會」與「教會」的語言混亂,華人教會往往只擁有「堂會觀」,而不是「教會觀」。華人教會將「教會」這字義的應用局限於「堂會」之內。「堂會」成為了「教會」的一切實踐。「教會的建立」就是「堂會的建立」。

不。這篇文章不打算討論「教會只顧自己堂會的發展」這話題。這話題已有不少同道說過了。我要指出的卻是這「堂會觀」所引申的另一個問題:究竟何謂「教會」的社會參與呢?

這問題正是這幾年不少人的苦澀:教會沒有發聲。教會沒有行動。教會竟然保持中立。所說的「教會」,其實是指教會建制。不過,這說法正暗示了「信徒」與「教會」之間的對立。教會建制的沉默,代表了整體教會的沉默。這情況是悲哀的。不過,這看法卻將「教會的行動」局限於「建制堂會的行動」。這不是一個正確的看法。

我要強調:信徒在地上的社會參與,正是教會的參與——這是上帝對教會的定義。讀者別誤會。我不是說教會的參與只能局限於信徒層面,也不是要合理化建制教會對社會的冷漠,更不是為建制教會辯護。當然,堂會的社會參與是教會關懷社會的可能出路。甚至,若某個社會議題得到整個宗派的加持與推動,效果更是美好。不過,我要強調:信徒的社會關懷,與堂會或宗派在本質上沒有分別。

因此,教會的青年人,不要氣餒!不用局限在自己的教會的體制之內——你們在社會行動與關懷,在上帝的眼中,正是神聖的「教會事奉」!


陳韋安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091213-陶傑:BNO、蠢老鼠

20180506-批判地理達人鄧永成,土地供應與公義的矛盾人,鄧永成寄語學生:當香港被規劃時……

20200129-楊天命:致習近平總書記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