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11-BBC:言談話語如何暴露你的性格特質

BBC:言談話語如何暴露你的性格特質
克里斯蒂安·加萊特(Christian Jarrett)
2017年8月11日


變裝皇后露波(他自稱自己假裝外向)等性格內向的人更喜歡使用具體的詞匯。

你要是在公交車上偶然聽到一段對話,你是否能根據對話中使用到的詞匯和談到的話題分析出對話者的性格?看了一篇短篇小說以後呢?能否從文字中分析出作者的性格?

經常有人會提醒我們"要注意言辭"——我們的話語所能揭示的東西要遠遠超出語言本身。我們的個性都寫在習慣使用的詞匯裏——從我們發送的推文到自己設定的電子郵件地址。

有的規律顯而易見。外向者要比內向者嗓音更大、更愛聊天,語速一般也更快。和男性相比,女性外向者更喜歡扎堆聊天,而男性內向者(而非女性內向者)更喜歡自言自語。

同時,內向者和外向者使用的語言也大不相同。幾年前,由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VU University)的卡梅爾·比克邦姆(Camiel Beukeboom)領導的一個研究小組安排40名志願者觀看反應不同社交場景的照片,然後大聲說出這些照片都拍了些什麼內容。研究小組發現,外向者的語言更加抽像和鬆散,而內向者則更加具體。換句話說,內向者的語言描述更加有針對性。

外向者會說:"這篇文章棒極了"

內向者會說:"這篇文章內容十分豐富"


分手會改變我們的性格嗎?

從走路的姿態窺探你的性格

日常生活習慣如何揭示我們的人格特質?

亞伯拉罕·林肯等外向性格的人要比大部分人嗓門更洪亮,也更愛攀談。

在此研究的基礎上,其他研究也發現:內向者更喜歡使用冠詞以強調物體或事件的獨特性。他們對於言辭更加謹慎:他們更喜歡使用"可能"、"也許"等詞,以及更為量化的詞匯,例如指出具體數目。

外向者會說:"我們去吃點東西"

內向者會說:"我們是不是該去吃一塊三文治?"

所有這些現象都具有心理學價值。與內向者相比,大多數外向者的生活節奏更快,更喜歡喝酒、性生活更混亂、更愛冒險;每次當外向者張開嘴說話時,更喜歡張口就來,不太注重言辭的凖確性。

個性和語言之間的關係還體現在書面文字中。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雅各布·赫什(Jacob Hirsh)和喬丹·彼得森(Jordan Peterson)請學生們寫下他們過去的經歷和未來的目標。他們發現,外向學生更喜歡使用與關係有關的詞匯。研究者說,這是由於外向者是"積極的社交探索者"。

研究者發現的並不僅僅有外向與內向兩個性格特性。同時,學生們的語言還揭示了他們個性的其他方面——包括創意性(自由主義者會更多使用與感覺有關的詞匯)、是否神經質(精神緊張者更多使用反映情感焦慮的詞匯)、是否盡責(學習勤奮的學生更多使用與成就和學業有關的詞匯)。


神經質的人會說:"我傷心得要死"

創意性強的人會說:"你要多講話"

盡責性強的人會說:"我們能把這事做成"

經驗開放性更高的人更喜歡用"墨水"一詞。圖像來源,WIKIMEDIA COMMONS/ERIC MAGNAN
圖像加註文字,
經驗開放性更高的人更喜歡用"墨水"一詞。

個性也充分體現在創新性寫作中。2010年,一個德國心理學小組給100名學生提供了5個主題詞(飛機失事、餐廳女招待、焰火、中年和超市),讓他們寫一篇包括了所有這5個主題詞的文章。小組發現,創意性強的學生寫出的文章更為新穎,而親和性強的學生寫出的文章更具社交性。同時,實驗者還向第三組學生展示上述文章,並請他們猜測文章作者的個性。這些學生很好地完成了任務,把創意性/親和性兩種個性的作者區分得很清楚。

大多數此類研究都將我們使用的語言作為一個獨立對象進行分析。但是要是我們在一起聊天呢?一項研究發現,你要是把一群內向者聚集在一起,他們最後就會談起如何解決問題來("我現在的室友不好相處,我得另找一間公寓")。

相較之下,外向者會彼此交談,話題廣泛,並且更多地涉及到諸如"我喜歡慢跑"和"斯滕貝克是個好人"等等令人愉快的話題。這和大多數人已經知道的事實相吻合:在生活裏,外向者更專注於簡單的享受。

你的性格是你的前途的絆腳石?

電腦"測算"性格特徵可能完勝父母配偶

為什麼我們會在工作和生活中判若兩人?

外向者更喜歡用"喝酒"這個詞。圖像來源,ISTOCK


圖像加註文字,外向者更喜歡用"喝酒"這個詞。

當然,現在發郵件、發博客和推文已經成了我們交流溝通的重要渠道。你猜對了,我們也正在這些數字化論壇上不知不覺地展露我們的個性。

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的研究者對包含數十萬個詞匯的大約700篇博客文章進行了分析,發現博主所用的詞匯和他們的個性高度吻合:例如,自認為親和性強的人很少用髒話罵人。

這個研究小組更進一步:把個性特徵和具體詞匯的使用聯繫起來。經驗開發性強的人更喜歡用"墨水"一詞,外向者則更喜歡用"喝酒"。

推特的情況類似。有研究發現,外向者會更多引用正面的情緒和社會情況,而神經質(或情緒不穩定)的人則喜歡使用第一人稱單數代詞"我"。後一種情況符合過去觀察到的現象:經歷過情緒煎熬會更多地使用這些詞匯。


外向者會說:"我們很開心!"

神經質的人會說:"我感覺很高興"

難以置信的是,上述這些個性特徵的關聯並非固定不變。同樣研究發現,志願者僅僅通過閲讀其發佈的推特,就能夠凖確地猜出從未謀面的陌生人的個性特徵——他們是屬於神經質人群還是親和性人群。

事實上,我們無時無刻不在通過其使用的語言解碼他人的個性特徵。我們在不停地判斷一個人的數字化標籤。例如,在郵件地址中使用大量數字的人盡責性較差。同時,我們會認為外向者更喜歡用幽默風趣的郵件地址(事實卻並非如此)。

我們每次說話、寫字或者發推文都會展露我們個人的秘密——這個事實多少會讓我們感覺不舒服,對於那些不願透露個人狀況的人更是如此。但是它同樣提供了改變你在他人眼中形像的機會。在某些環境下——例如求職面試或早期約會,你可以嘗試使用不同的語言展現出讓對方喜歡的性格特質。你要是這樣做的話,我猜你就是馬基雅弗利性格(Machiavallian)——見風使舵。

寫到這裏該停筆了,否則你就會知道我的個性秘密了。


BBC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091213-陶傑:BNO、蠢老鼠

20180506-批判地理達人鄧永成,土地供應與公義的矛盾人,鄧永成寄語學生:當香港被規劃時……

20200129-楊天命:致習近平總書記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