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14-安裕:2017年溽暑七月

安裕:2017年溽暑七月
20170714
東西南北

■美國記者紀思道在《紐約時報》發表文章憶述採訪劉曉波的往事。互聯網

《紐約時報》的紀思道(Nicholas Kristof)上世紀八十年代駐北京時就知道劉曉波,那時紀思道與妻子伍潔芳(Sheryl WuDunn)的北京通訊,在美國讀者當中很受注目。事實上,剛從文化大革命僥倖撿回性命蹣跚躑躅世界邊緣的中國,是美國媒體的報道焦點。在北京到廣州都百廢待興的日子,太平洋彼岸的讀者從中閱讀出一個即將要與過去說再見的中國面貌。這些報道來自一眾北京特派員,包括比紀思道早幾年到北京的《華爾街日報》記者秦家聰(Frank Ching);還有是與紀思道大約同期的加拿大《環球郵報》黃明珍(Jan Wong),美聯社的劉香城(Liu Heung Shing)則以菲林留下介乎新舊世代交替下的中國影像。

紀思道和伍潔芳的署名報道是《紐約時報》讀者留意的內容,在密密麻麻的字海,人們讀到從農村到城巿、從官僚到老百姓的中國記錄,看到了八十年代中國社會與人心的變化。1989年的民主運動和之後的屠殺鎮壓,紀思道和伍潔芳的北京現場報道成為看完CNN之後上班上學途中的巨大補足。1990年,紀思道和伍潔芳獲得普立茲國際新聞報道獎,得獎原因是「對中國大型民主運動及其後鎮壓的具有識見報道」。所以,7月8日早上在《紐約時報》網絡版的星期日評論專欄,看見紀思道給劉曉波的公開信〈Liu Xiaobo Has Suffered So Others May Be Free〉,就知像他這些曾經現場目睹中國蛻變的前北京特派員,終於要出來講述他們認識的劉曉波。

在西方國家領袖幾乎不聞不問劉曉波情況的最近一段日子,紀思道不慍不火款款而談的公開信讀得人們心裏淌血。從八十年代的初次接觸,紀思道談到劉曉波在民運期間丟下紐約哥倫比亞大學的訪問學者身份趕回北京;本來可以在開槍鎮壓時一走了之,卻留在天安門廣場幫助學生撤走;本來九十年代可以安全出國,最後是自己決定選擇留在中國。紀思道信裏提到《零八憲章》簽署後自己到中國再訪劉曉波的失望而回更加令人揪心,「我在北京致電你家希望安排訪問。你接聽電話,當我用中文說出名字,國家安全部監聽人員立即切斷電話」。用詞造句平靜得就像在述說無意錯撥一個電話號碼的淡然,可是與電話另一端的劉曉波從此永別的無力感重重撞擊讀者的胸臆。

被視為自由派的紀思道有如其他知識分子,在右翼思潮席捲美國的年代買少見少,但是這封字數不多公開信裏的真摯誠懇,折射出他在三十年新聞記者和專欄評論員生涯中對劉曉波的認知。紀思道近年主要在《紐約時報》星期日評論版撰述,對特朗普筆伐連連,老記者的視角依然無懈可擊,卻在給劉曉波信內盡見謙沖,沒有指指點點「中國民主前路應往何處去」的崖岸自高,相反是他提出西方可以從劉曉波身上學習很多,包括是民主的意義──溫和及妥協、超越族群、高風亮節,「我們美國人則在相反的方向隆然倒下」。自認是「你的學生」的紀思道稱呼劉曉波為劉老師(Teacher Liu),信末是這樣寫的:「你的犧牲在我們心坎留下印記,你真正是世界的老師」(Your sacrifices have left a mark on all of us. You truly are a teacher to the world.)。


歐美國家為利益默不作聲

比紀思道的公開信更早的是英國《衞報》前北京特派員安玲(Tania Branigan)的文章。6月26日傳出劉曉波病危當天的〈Liu Xiaobo's unbearable fate is stark symbol of where China is heading〉,從當年安玲在北京咖啡座等不到本應赴約的劉曉波說起:沒人接聽的劉曉波手機,打電話到劉家才知道前一個晚上十個警察把他帶走。與之前的不一樣,這次劉曉波再也沒有回家,他被控「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重判入獄11年。安玲的長文一如紀思道的信,談到劉曉波對民主的付出,指出劉曉波的訴求是要求中共恪守對憲法的承諾,要求和平民主改革。文章最後引述《零八憲章》的連串詰問:二十一世紀的中國將走向何方,是繼續這種威權統治下的「現代化」,還是認同普世價值、融入主流文明、建立民主政體?對此,安玲寫道:「北京給了答案,他的名字是劉曉波。」
西方國家如今對劉曉波的冷漠與遲緩,與西方主流媒體的關注形成明顯對比。正如安玲指出,中國是決心要令挑戰中國人權記錄的國家付出代價,就像對頒授諾貝爾和平獎給劉曉波的挪威那樣懲罰,越來越多國家對北京聽從。事實是經濟疲弱的歐美各國,眼前利益蓋過普世價值,早前在德國漢堡舉行的G20峯會,德國總理默克爾是少數提及劉曉波的與會領袖,其餘多國包括曾經揮舞「人權外交」大纛的美國在公開場合不作一聲。然而大纛的當下唯是傳媒未有滅聲,劉曉波彌留之際,新聞工作者紛紛憶述劉曉波作為一個民主理念推動者,或者廣義層次作為一個人的尊嚴,依然深深撼動人心,久久不去。

2017年的溽暑七月,未來在人們的回憶將是荒謬當中帶着悲痛。但有如銀幣的另一面,這年的夏天再次喚起人們推動公民社會以及建設自由、民主、憲政國家的期許。這一一矢志不渝的決心,人們必須記住,是來自一個名叫劉曉波的清癯讀書人。


安裕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091213-陶傑:BNO、蠢老鼠

20180506-批判地理達人鄧永成,土地供應與公義的矛盾人,鄧永成寄語學生:當香港被規劃時……

20200129-楊天命:致習近平總書記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