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23-李林風:《鄧寇克大行動》- 膠卷內的四重奏

李林風:《鄧寇克大行動》- 膠卷內的四重奏
2017/7/23 — 17:03


Christopher Nolan是我進場看《鄧寇克大行動》的原因,散場後我更喜歡《鄧寇克大行動》的本身,此篇直抒幾個重點。

首先,《鄧寇克大行動》野心不小,任何在網上搜查到有關二戰鄧寇克的資料基本上都沒有太大用途 -

Christopher Nolan只是很專心地細說幾個人的故事,故事當中沒有主角只有特殊處境,這個處境特殊得你只需要看了一個人的故事,大概就了解四十萬人的共同故事。

有別於一般戰爭片需要神化某一個人,某一套戰略,某一次草船借箭,Christopher Nolan的處理相當直接 - 歷史說有由車組成的橋就有,不需要解釋,所有軍事建設和知識都不是重點,只有人和故事是重點。

第二,《鄧寇克大行動》的對白結構非常有心思,鮮有對白,基本上八成「對白」都是「軍事指令」樣式的句子 -

電影開首十分鐘更瀰漫著一片「有講無答式的」定位,說「我是英國兵」換來停火的回應,問「需不需要幫忙」換來一個似懂非懂的眼神;就連本片最後的結構都由邱吉爾演說作結,一如中文版宣傳口號 —「生存就是勝利」,溝通於戰場上大概只能成為另一種手段。

而《鄧寇克大行動》中,「希望」得以伸張的場面每每充滿著往返於平民間的人性對話,其意義值得觀眾細味。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四十萬人撤離後,有一名二等兵從木橋上拿開黑色的毛毯站起來,軍官對他說:「二等兵,這不是講軍紀的時候了!你不隨我們走難保隨時會遇上敵人,來吧。」當軍官言及人性時,希望亦同時臨在。

其次,《鄧寇克大行動》對於恐懼和勇氣的演繹也著實震盪了我 -

對白中不斷提及鄧寇克港口與英國有多接近:「在這兒差不多可以看見家」;最大的恐懼不是回不了家,而是不停在這一條船程只有一小時的海域上中途被迫往返的輪迴,是一種對於假希望的恐懼,是一種對於不停在相同處境上重覆又重覆卻沒有出口的輪迴。

而它對勇氣的演繹確實簡單直接 - 勇氣就是當你的戰機沒油了,你仍然選擇把最後一滴油用於擊落敵軍而非自我的逃脫,為著海上的船可以順利回家。

最後,就是關於HOME COME FOR THEM的示範 -

戰爭片是一種有趣的意識形態,一般而言上一艘海上戰艦總比上一隻漁船來得要安全,就如在一所大公司上班總比每日打散工來得理想一樣,但偏偏在這個「slash」斜槓世代,凡事都有機會變得不一樣。《鄧寇克大行動》暗地裏把最大的功勞投射到每一個憑著勇氣來救援的平民身上,片中大多數的士兵是借著民用船回到英國,回到家的。

這於我意味著當大權獨握的體制(一艘海上戰艦)失效時,憑著價值觀和勇氣所凝聚的眾生(千萬隻漁船)可以令往返於海上的輪迴得以改寫。


花邊 —

當然,最令我開懷的大概就是,當英國脫歐後,由一套荷里活電影述說一名英國軍官人明言要留下拯救法國人的那十秒段落吧(笑)。


李林風
當一個音樂會令你對存在,帶來一點反思,音樂便不只是娛樂。 BARTER CONCERT一換一概念音樂會,WITHIN10MINS 概念音樂會發起人,DE TESLA 樂隊成員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091213-陶傑:BNO、蠢老鼠

20180506-批判地理達人鄧永成,土地供應與公義的矛盾人,鄧永成寄語學生:當香港被規劃時……

20200129-楊天命:致習近平總書記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