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221-金融雲端:萬倍奉還的背後

金融雲端:萬倍奉還的背後
20:52 2014/2/21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40221/18633053

■今次facebook出手收購WhatsApp,與兩年前收購相片分享程式Instagram比較,又豪了19倍。 美聯社

一家只有五年歷史的公司,已經值190億美元,即近千五億港紙,超越恒地(012),直追港鐵(066),最離奇的是公司的員工數目只有55人,即平均每名員工五年間創造了27億港元的價值。這家公司沒有十個八個商場,沒有油田或稀有金屬,只有55個腦袋。
今次facebook大手筆收購即時通訊軟件公司WhatsApp,天價與否,見仁見智,有人解釋為facebook這幾年創意闕闕,不斷流失年輕的用戶,因此急於作出補救,也擔心被對手捷足先登,所以出手進取一點可以理解。


科網巨頭集郵 搶高估值

科網股已進入戰國年代,一眾科網巨頭好像集郵或儲閃卡般,搶購任何已取得成功的同業,估值很難不被搶高。今次facebook的出手,與兩年前動用10億美元收購相片分享程式Instagram比較,又豪了19倍。
據估計,WhatsApp的創辦人Jan Kuom可有望套現68億美元,又是一樁白手興家的成功故事,但交易亦令其員工可分享30億美元的facebook股份,數十名億萬富豪由是誕生。
外界自然滿溢豔羡目光,但人家確實以一敵百,以幾十人之力,服務四億幾用戶,成為全球知名品牌,生活必需品。
這似乎是新經濟的特徵,同樣被facebook收購的Instagram,也只以十多名員工,便創造了十億美元的價值。
在過去,能夠以小(員工)控大的公司,大多為擁有大量資產或資本的企業,擁有幾個物業收租的公司,不用多少員工也能管理,全面機械化的廠房,分分鐘數名員工已可操縱運作。
不過,這類公司值錢的是有形的資本,因此賺取的價值都讓擁有資產的股東拿去,員工往往難以雨露均霑。
不過,對新經濟而言,科網股的價值大都是無形資本,值錢的是創意與技術,這些生產力取決於人才,而非他面前的那部電腦,而且網上業務的規模效益實在太大,故此每名員工可以創造的價值亦變得驚人。


知識型經濟 人才最值錢

在知識型經濟下,思考密集行業漸漸取代資本密集行業,成為經濟上創富的主力,人才變成評估企業市值的重要指標,但現時上市公司的年報內,儘管會把資產分門別類介紹及估值,但卻甚少會聚焦公司的人手,彷彿除了股東及董事局成員,其他員工就比不上設備廠房。
當然,WhatsApp這類公司的迅速冒起,盡顯贏家通吃的法則之餘,卻令SMS迅速萎縮,流動電話網絡商的收入大減,結果是令這些公司的員工創價能力進一步減低,而後者的員工人數,往往遠多於WhatsApp、Line以及微信這類公司。
萬倍奉還的風光故事背後,卻是不少個憂心的飯碗。


丘亦生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091213-陶傑:BNO、蠢老鼠

20180506-批判地理達人鄧永成,土地供應與公義的矛盾人,鄧永成寄語學生:當香港被規劃時……

20200129-楊天命:致習近平總書記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