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825-希瓜報報:張愛玲美麗又蒼涼的離別手勢

希瓜報報:張愛玲美麗又蒼涼的離別手勢
2014/08/25
https://womany.net/read/article/5158

womany 編按:
「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玫瑰就成了一抹蚊子血,而白玫瑰就變成窗前一輪月;若是娶了白玫瑰,那麼紅玫瑰就成了胸前硃砂痣,白玫瑰就是一粒白飯粘。」你永遠記得張愛玲這麼說,如她的整個人生,這般無奈而瀟灑,她說人生沒有兩全事,一個美麗又蒼涼的手勢揮去,留下了她最優美的惆悵,她是張愛玲,一個只做自己的女人。(同場加映:女孩女人,都請好好愛自己)



對於張迷來說,張愛玲的死法是令人唏噓的。一個人靜靜地躺在行軍床上,等待死神的來臨,死了三四天才被人發現。警察在最顯眼的地方,發現了她的各種證件和重要遺物。她是知道自己大限已到,親手做了準備。

張愛玲在她的散文《“卷首玉照”及其他》中寫道:「我立在陽台上,在黯藍的月光裡看那張照片,照片裡的笑,似乎有藐視的意昧。因為太感到興趣的緣故,彷彿只有興趣沒有感情了,然而那注視裡還是有對這世界的難言的戀慕。」(你會喜歡:閱讀張愛玲,探討愛情的本質《傾城之戀》)

張愛玲晚年經常搬家,每搬一次都會重整一次物品,最後一次整理時,她眼裡流露的就該是對這世界難言的眷戀。她整理得格外認真細緻,當她封好口,把東西放在門口的位置,投去最後的一瞥,她的感受就應該是她在《小團圓》裡常寫道的:石門訇的一聲永遠關上了。她親手關上了生命盡頭的石門,石門外面是永恆的虛空。(同場加映:尋找生命讓你發亮的事情)

張愛玲是無神論者,她不會去幻想死後還有一個天堂在等著她。她也不會通過浪漫的想像來美化死亡,​​認為這是一次新的旅行。她從容地面對死亡,走得如此安詳,她是如何做到的呢?我發現張愛玲的小說有兩個永恆不變的主題:


1、人是不自控的

2、人性不夠徹底的道德觀念

因為前者,所以人生充滿意外和失望,因為後者,所以日子很難過得乾脆利落。她小說人物的生存方式其實就是普通人的生存方式,但她不要這樣的活法。(推薦你看:別讓人生被未來綁架!「活在當下」的三個行動)

她從很年輕的時候就開始盡可能地做到自控,逃離她富有的父親,意味著她主動放棄優越的生活條件和大筆的遺產。到了晚年,她的物質條件僅能維持基本生活和寫作需要。

感情方面,她割捨了親情,離開大陸時,和她姑姑說好從此當她死了。她曾懷了孩子毫不猶豫墮胎,她母親臨終要見她最後一面她也沒去。她做到了徹底擺脫物質和感情對人的控制。正因為她的自控和徹底,她才能做到徹悟人生,才能集中精力做自己想做的事加上她天才的文筆,我們才有幸讀到她的作品。(你會喜歡:愛上自己人生)

上天對她最大的獎賞就是讓她不懼怕死亡,她整理好物件,換上平時出門穿的衣服,靜靜地躺下。這一躺,是文壇巨星的隕落,悄無聲息,卻震驚華人世界。張愛玲並非無情,她只是不要牽絆她的感情。她的遺囑執行人林式同,遺產繼承人宋琪夫婦都是她的摯友。他們都沒有辜負她的遺願。她走得很安詳,也有他們的因素,因為信任他們。(同場加映:我怕來不及!死去之前,我希望自己沒後悔活過)

張愛玲不畏死亡,不是慾望或信念使然,而是因為她做到了自控和徹底,她的人生是一種極致,自由和尊嚴的極致。


希瓜報報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091213-陶傑:BNO、蠢老鼠

20180506-批判地理達人鄧永成,土地供應與公義的矛盾人,鄧永成寄語學生:當香港被規劃時……

20110508-劉若英:易副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