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506-澎湃新聞:再專業的登山客,也有可能成為山上孤魂…這些不幸的前例令人感慨萬千啊

澎湃新聞:再專業的登山客,也有可能成為山上孤魂…這些不幸的前例令人感慨萬千啊
澎湃新聞 2017年05月06日 09:00 風傳媒
http://www.storm.mg/lifestyle/259721


登山危險,擁有專業的知識才會更加安全。

不知怎的,這兩日接二連三有山難的消息傳來。最令人震驚的自然是在登山界被稱為「瑞士機器」的瑞士登山家烏里·史塔克(Ueli Steck)於4月30日在攀登努子峰壁時墜落身亡的消息。而一對之前在尼泊爾的喜馬拉雅山區失踪五十多天的台灣情侶也剛剛被搜尋到,但不幸的是,其中的女孩已經遇難。

遇難者都有充足戶外經驗和裝備,尤其是烏里·史塔克。他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優秀的速攀選手之一,在喜馬拉雅山區、喀喇崑崙山區、阿爾卑斯山區都創造過世界速攀記錄,是兩次金鎬獎的得主。而他的特徵是完全不使用繩子的徒手攀登和極端困難的混合路線。


他曾在完全不用繩索的情況下,用2小時47分鐘登頂艾格峰北壁,為自己贏得了「瑞士機器」稱號。通常,登山者需要2天時間才能登頂這座有「死亡峰」之稱的山峰。在2012年,他無氧(不攜帶氧氣瓶)登頂過珠穆朗瑪峰。

2015年,他用62天時間攀登了阿爾卑斯山脈所有的82座4000米以上的高峰。


攀登時的烏里

2013年烏里重返珠峰,試圖再次登頂並連接攀登洛子峰。這次嘗試引發了一次「世界最高海拔」的鬥毆。當時烏里與兩名同伴從一片未開發冰路上向上攀登,掉落的冰塊砸入了正在為一支商業登山隊架設繩索的夏爾巴人之間,引發爭吵。當晚,在2號營地,近百名尼泊爾嚮導圍攻了3人並向他們投擲石塊。


這一次,是他第二次重返珠峰,在之前的一次採訪中,烏里曾表示要在這次攀登中沿山脊沿線加入努子峰、洛子峰和珠穆朗瑪峰,此前從來沒人如此嘗試過。而另一次採訪中,他說,「我在珠穆朗瑪峰上可以在任意位置上停下來,因此我認為風險不大。對我來說,這更像是一次體能挑戰。要么完成,要么因為體力問題無法完成。」

在這次攀登時,烏里像往常一樣,沒有任何保護措施,他從海拔6600米的努子峰岩壁跌落了1000米。而他在4月26日發的最後一條臉書狀態顯示,他在一天之內從珠峰大本營速升到了海拔7000多米處又返回,沒有經歷海拔適應性訓練,也許也是造成他遇難的原因之一。


烏里生前最後一條臉書狀態寫道:一天內往返於大本營和7000米高度。我愛這個了不起的地方。我仍相信速攀比起在高海拔地區多呆幾晚是更有效的適應海拔的方式。
根據喜馬拉雅數據庫的數據,在珠峰區域,23%的遇難者是墜落身亡,是珠峰的第二大致死原因,排在29%的雪崩之後。而不出意外的,從海拔7900米的四號營地到峰頂是死亡最高發區域。在整個珠峰區域據說有超過200具遺體,尼泊爾政府每年會派人上山清理遺體,但當地惡劣的條件使他們的工作極為有限。尤其是在「死亡區域」,那裡的風速可達每小時190公里,氣溫可降至零下三十多攝氏度,含氧量只有海平面地區的三分之二。

遇難後,烏里的遺體很快被找到並帶回了加德滿都,但並不是所有在珠峰失去生命的人都這樣幸運。通向珠峰的路掩埋過太多登山者。2016年,烏里本人就在攀登希夏邦馬峰時,見到了1999年喪生於雪崩的兩位登山者Alex Lowe和David Bridges的遺體。據他和同伴描述,兩人的遺體依然被封在蔚藍色的冰塊內,但由於冰塊已開始融化,兩人開始漸漸從冰川中冒出。

最著名的珠峰遺體可能是1924年於此喪生的的英國探險家馬洛里。在他和隊友歐文失踪後75年,1999年,一隻專門尋找他們下落的美國探險隊在珠峰的東北山脊找到了馬洛里的遺體,他的屍體沒有腐爛,但已經因喪失水分而革化,發現者形容為「比岩石要白,比雪還白些。」在同一區域,搜尋小隊共發現了17具過去80年間攀登者的遺骸。


被發現時的馬洛里的遺體

如果登山者的家人想要找到並回收遺體,通常花費巨大並會致他人生命於風險之中,因此許多遺體不得不被曝露在外,以至於成為了後來者的路標。

被稱為「綠靴子」的印度登山者澤旺·帕勒哲的遺體是其中的典型,他倒在登山者的必經之路,距離峰頂300米處的一個岩洞內,雪層較薄時,登山者不得不跨過他的腿。帕勒哲的哥哥回憶起發現弟弟綽號的那一幕,那是2011年,配有照片,「我在上網時發現別人叫他『綠靴子』。我十分沮喪和震驚,真的不想讓家人知道這件事。」

(2014年,帕勒哲的遺體不見了,可能被移動或已埋葬)

為了避免這種事發生,登山者的遺體要嘛「歸於」大山,要嘛被有尊嚴地推進裂縫或陡坡中,不被人發現,在可能的情況下他們還會被岩石掩蓋,形成石墳。然而即便是剛剛逝去的遺體,令其有尊嚴地被掩埋往往也需要耗費數小時時間,需要幾位攀登者協力合作。


「綠靴子」澤旺·帕勒哲

另一次著名的山難曾引發熱烈的討論,那就是1998年女登山者弗朗西絲·阿森蒂夫的遭遇。她在同丈夫一起從峰頂下撤到海拔8600米左右時因虛脫無法前進,丈夫離開去尋求幫助但從此失踪,一位南非登山家伊安·沃達爾經過弗朗西絲身邊,此時她還活著。在陪伴她一小時後,為了自身安全,伊安與同伴只能返回營地。第二日另一組登山隊經過時發現她已死去。

伊安「見死不救」的行為受到譴責,而他自己雖然認為當時別無選擇,但弗朗西絲最後絕望的呼聲「別丟下我」依然讓他無法安心。事故之後,弗朗西絲穿著紫色羽絨服的遺體成了珠峰路上的又一路標。為此,2007年,伊安重回珠峰,重新歸葬弗朗西絲。

他與自願提供幫助的夏爾巴人Phuri到達她的遇難點時,發現此處已被雪掩埋。通過挖掘,兩人找到了弗朗西絲的遺體。伊安為遺體裹上美國國旗,用繩索將她降入了冰縫。整個過程花了5個小時。「比攀登珠峰峰頂還費力。」伊安事後說。


被國旗包裹的弗朗西絲

儘管有這麼多前車之鑑,但山依然召喚著無數人前來,召喚他們的征服,也召喚他們的獻祭。烏里不會是最後一個,而那些被留下的遺體,也注定不會孤獨。再專業的登山客,也有可能成為山上孤魂…這些不幸的前例令人感概萬千啊

攀登珠峰者在哪個階段遇難人數最多?

登頂時20人
下山時90人
探險疏散11人
路線準備120人
大本營36人
前往大本營的路上6人

致死原因排名

雪崩29%
墜落23%
凍死11%
嚴重的高山病10%
其他原因27%

數據來源:Richard Salisbury and Elizabeth Hawley, 喜馬拉雅數據庫

責任編輯/錢成熙
本圖/文經授權轉載自澎湃新聞《私家地理》(原標題:「瑞士機器」命斷珠峰,而我又想起了珠峰那些「遺體路標」)
責任編輯/林安儒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091213-陶傑:BNO、蠢老鼠

20180506-批判地理達人鄧永成,土地供應與公義的矛盾人,鄧永成寄語學生:當香港被規劃時……

20110508-劉若英:易副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