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322-WING - WING:《太陽的孩子》真正的小眾故事

WING - WING:《太陽的孩子》真正的小眾故事
2016年03月22日


這部極有台灣小清新氣息、勇奪金馬獎最佳原創歌曲的《太陽的孩子》,在香港只能放映極少場次,單看片名你就知點解。因為如果上多幾間院,睇怕戲名要先改成PS4的孩子或者iPhone的孩子。

《太陽的孩子》的英文譯名是Panay,是女主角的原住民名字,意指「稻穗」。對於這個台灣少數族群,莫講話香港人感覺陌生,就連曾到台灣留學的人都只懂皮毛,惟一知道的,就是張蕙妹來自原住民中的阿美族。一般人之所以了解不多,並非他們拒絕接觸外界,而是某程度上,他們被城市人排擠甚至歧視。據說,台灣的原住民很久以前已聚居山區,最後卻被驅趕,他們的祖先從古至今都在大自然成長,靠山食山,靠水食水,所以,說他們是太陽孕育出來的孩子,準沒錯。


復耕大計
但《太》片的女主角只能說是半個太陽的孩子,事關她跟許多原住民一樣,因為工作要離開大片農地的部落,隻身到台北擔任記者。電影主線在於其父某日證實患癌,女主角趕回部落後所發生的事。原本只為回鄉探親,最後卻成了一次「身份」認同、反思生命的旅程。或者因為多年來已習慣在台北生活,她早已不再用「Panay」這個部落名,甚至連父母以前靠種田養育子女都幾乎忘記。她見老父為荒廢的田地而煩惱,拿著除草刀打算像愚公移山般,靠一雙手開拓水源,為完成老父心願,女主角便召集村民、村長甚至立委商討復耕大計。
導演鄭有傑與原住民紀錄片導演勒嘎創米,拍攝時很用心,片中所有主演都是花蓮的阿美族原住民,包括女主角阿洛卡力亭巴奇辣、飾演女兒Nakaw的吳燕姿、飾演老父「阿公」的許金財及女主角兒子Sera,而取景亦是在花蓮一帶。這部電影很有heart,拍得很平實,或許因為這則「部落開闢水源復耕」的真人真事,對於逐漸與土地分割的原住民來說是很大的鼓舞,所以無添加地呈現,實在抵讚,單是外景拍攝多用自然光這點,已叫人很喜愛。


素人演員演出真摯
當然,該片在鏡頭調度上有唔少瑕疵,但可以接受,不過,較令人失望是編劇實在太貪心。故事說得很平穩,架構完整,前段帶出台北人與原住民的差別和兩者的對立面,中段有戲劇性的回歸部落復耕大計,後段亦是完美的埋尾結論,帶出土地永續概念。不過,寫實電影向來稍欠戲味,《太》片雖然有很好的故事,但導演似乎找不到焦點,作為觀眾,實在想睇多啲如何開拓水源。同時,導演花了許多支線去塑造女主角形象,是成功的,但我更想看她的孩子對土地永續的看法,片中飾演女主角兒女的小孩,雖然都是素人演員,肢體動作略嫌生硬,但勝在情感真摯,尤其是囡囡吳燕姿,把青澀、倔強的一面演得入型入格,若能多作鋪陳,或者就能成為全片亮點。

WING~大學時代於台灣修讀新聞系,熟讀記者守則和新聞理論,可惜不務正業終日睇戲,索性轉行寫影評。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091213-陶傑:BNO、蠢老鼠

20180506-批判地理達人鄧永成,土地供應與公義的矛盾人,鄧永成寄語學生:當香港被規劃時……

20200129-楊天命:致習近平總書記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