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318-劉進圖:勇武抗爭路三疑問

劉進圖:勇武抗爭路三疑問
2016-03-18


Hong Kong police clash with protesters over illegal food stalls

大年初一晚在旺角發生的暴力衝突,令社會大眾驚覺,不少本土派青年人已不再相信和平理性非暴力原則,開始走上勇武抗爭之路。到底這條勇武之路是否可行的出路?是否比和理非之路更有效?是否值得年青人押注投身?

我們有理由相信,擁抱勇武之路的本土派青年人並非愚昧無知之徒,他們傾向選擇使用暴力,並非一時衝動,而是經過長時間醞釀、閱讀、辯論和實踐,摸索出來的一個社會運動策略。我們可以完全不同意這策略,但必須了解這策略。

不少本土派青年人認為,和理非路線已證實失敗,一腔熱誠的年青人和平理性地在馬路上坐了79天,當權者無動於衷,半步不讓,堅持2017年普選行政長官是有篩選的普選,香港人發了30年的民主港人治港夢終於徹底破滅。而且,法庭審訊結果顯示,有好些對佔運示威者的檢控是基於虛假證供提出的,與非法打示威者的警員遭到百般呵護形成強烈對比,制度暴力踐踏法律公義,獨立公正調查永不發生,未來的抗爭策略只剩下勇武抗爭一途。

本土派青年人為勇武抗爭提出的道德論據是:「官逼民反,以武止暴」,其論述與古今中外的群眾革命運動相似,總之是成王敗冦,運動若成功,參與者便是人民英雄,運動若失敗,便被貶為暴徒叛匪。中共的政權怎得來的?暴力革命。美國政府怎建立的?外戰內戰。二戰後無數亞洲、非洲、拉丁美洲人民怎擺脫殖民遏制?群眾革命。如果這些運動可以使用暴力,為什麼「魚蛋革命」不可以?

本土派青年人的勇武抗爭策略有清晰的利害計算,他們完全知道暴力衝突會導致社會不穩,可以令樓市股市大跌,如果出現資產貶值資金外逃,權貴階層的經濟損失將遠遠大於身無長物的示威者。當權者如果怕痛,就要向現實妥協,回應抗爭者的訴求。這套策略是建基於南韓與台灣的實踐經驗,南韓的學生和台灣的民進黨人,當年就是靠持續不斷的暴力擦邊球,逼使獨裁政權使用更大的暴力鎮壓,藉此贏取國內民眾和國際社會的同情與支持。

對於這套策略,我們可以提出三個疑問。

(一)勇武抗爭的風險和代價有多大?成功的機會又有多大?如果風險極大而成功機會極小,還算不算一條可行的出路?

本土派青年以為只要不怕受傷不怕坐牢,就能承受勇武抗爭的一切後果。他們很可能低估了暴力抗爭的風險和代價。他們衝擊香港警察,警員受香港法律約束,受獨立的法院制衡。如果暴力衝擊擴散蔓延,一旦駐港解放軍受到衝擊,北京就有藉口要求港府宣布進入緊急狀態,人大常委會馬上把全國性的國家安全法通過《基本法》附件三引伸來香港,直至香港自己按照《基本法》23條要求訂立國家安全法例,在緊急狀態法及國安法授權下,港府可以大規模拘捕示威者,長期囚禁不審訊或用軍事法庭審訊。屆時非但民主憲政落空,連回歸後僅有的法治、人權和自由都會「一鋪清袋」。不但抗爭者付代價,他們的親人、朋友和所有同坐一條船的市民都要付慘痛代價,只有權貴們不用付代價,因為他們全都有外國護照傍身,有大量海外資產。

南韓和台灣受美國軍事保護,獨裁者最終要看美國政府臉色行事,香港卻直轄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北京「依法」鎮壓「港獨」,歐美政府根本無法插手,也絕不會為本土青年跟中國打仗。樓市股市大跌後,內地資金湧港托市,經濟表面上恢復。外資撤走,被紅色資本取代。香港將變成跟今天完全不一樣的城市,繼續享有深圳式繁榮安定,但不再有谷歌和臉書。這就是勇武抗爭策略一旦失敗可能產生的後果。

勇武抗爭策略成功的機會有多大?相信它會成功的人提出的論據是什麼?很可惜,這是本土派青年人一直無法妥善回答的,他們自己抨擊和理非路線的邏輯把自己推進了死角。為了論證和理非策略失敗無用,他們說:「甘地、曼德拉和馬丁路德金可以走和理非之路,是因為他們的對手是白人民選政府,我們面對的是中共獨裁政權,和理非是絕對無用的。」套用同一邏輯,北京政權會因為本土青年掟磚縱火,就答應讓香港搞城邦自治、全民制憲、命運自決嗎?如果向香港讓步,新疆和西藏怎麼辦?就算中共倒台,另一批統治者上場,難道就會答應?本土青年慣常說法是「未試過怎知道得唔得?」看看俄羅斯、埃及、土耳其,再看看西藏的自焚僧侶,答案已昭然若揭。

(二)除了勇武抗爭,真的沒有別的路可行?和理非之路真的已走到盡頭?

和平理性非暴力之路雖然未能達成2017年普選行政長官,遭到挫敗,但並非一事無成,回歸後香港維持了法治、人權、自由,發展了「半桶水民主」。展望未來,和理非之路仍有可為,主要原因是人口變化,香港每年有6萬個新增的達到18歲可登記為選民的雨傘新世代,同時每年有逾4萬老人離世,此消彼長,十年內年青一代將成香港登記選民的主體,沒有政黨可以漠視年青一代的訴求。香港選民總數不過三百多萬,實際投票的人只得一半,即百多萬人就決定了全港所有立法會及區議會直選議席如何分配。

論人數,雨傘新世代的優勢會不斷擴大,論時間,他們穩佔上風,因為他們比對手長命。只要年青人的集體訴求能清晰地聚焦和反映,民主派固然要採納,建制派也不得不回應。地鐵禁止帶大型樂器上車,年青人在網上發聲,地鐵公司就要改政策。版權修訂條例醞釀多年,年青網民群起反對,修例無疾而終。當然,失敗的個案仍很多,高鐵追加撥款被粗暴通過了,但隨著年青選民人數進一步增加,當他們清晰地反對地產霸權,反對功能團體,反對大白象工程,走直選路線的建制派政黨能不回應嗎?

除了人口變化,科技發展也對年青人參選有利。過去競選講求經濟及人力資源,如今網絡傳播令新人可以迅速爆紅。2015年的區議會選舉顯示,完全沒有參政經驗兼沒有政黨資源的「政治素人」,單靠網絡傳播也有可能打敗在地區上經營多年兼有龐大輔選機器的現任議員。年青人掌握網上傳播竅門,這就是他們最犀利的武器。

與此同時,世代變化也對年青人上位有利。過去在政界商界叱咤風雲的戰後嬰兒潮一代(1945年至1965年出生),如今已步入退休階段,未來十年將陸續消失,世代交班,新老交替,已是大勢所趨。政壇是社會的縮影,展望2016年立法會選舉,將有大批從政數十年的資深議員不再參選,泛民和建制陣營皆是如此,有勇有謀的新人享有的參政空間遠較過去寬闊,本土派的梁天琦空降新界東補選一舉拿下六萬多票,就是最佳證明。

不過,俗語說:「針沒兩頭利」,本土派青年人應該看到,參選議會革新制度之路與走上街頭暴力抗爭之路,本質上是不相容的。街頭抗爭可以戴頭盔戴口罩,參選人和助選團卻不可以蒙著面去選舉論壇。純勇武抗爭者可以高談成王敗冦損傷難免,走選舉路線的人卻要當眾回答打記者對不對,不能以沙沙石石來含混過關,否則會流失選票。新東補選後,選民回應傳媒提問或致電電台指出,投給梁天琦是同情年青人,不是支持暴力。

有人以為,北愛爾蘭的新芬黨和愛爾蘭共和軍不就是同一伙人,部分走議會參政之路,部分搞恐怖襲擊,結果不是迫使英國政府和談嗎?北愛的流血衝突長達30年,前面一段確是抗爭者兩條路線並行,但當英國政府流露談判意向,新芬黨和共和軍就被迫分裂了,共和軍堅持全面獨立或與愛爾蘭統一,新芬黨知道英國的底線只是高度自治,全民投票也不夠反獨立的人多,最終各走各路,每次和談取得進展,共和軍就去倫敦放炸彈,破壞談判進程。北愛的歷史說明,既要暴力抗爭又要議會政治和平改革,現實上是做不到的,因為兩條路的基本邏輯和運作規律是對立的,只能二擇其一。

(三)為了勇武抗爭而活在仇恨中,值得嗎?

本土派青年傾向認同暴力路線之初,內心沒有太多仇恨,主要是憤怒,對當權者不滿,覺得現有的政治、經濟及社會秩序不公義,投身政治運動是出於年青人的理想與熱情,渴望打破現狀,掌握自己的命運,打造自己的未來。然而,隨著運動開展,一次又一次與執法者對峙、碰撞,衝擊,仇恨的情緒自然而然地滋長,並且成為戰友之間最主要的共同感情,成為動員他人勇武衝擊的最主要動力。自覺或不自覺地,勇武者活在仇恨的枷鎖中,放棄了愛與寬恕的自由。這樣生活,值得嗎?連累無辜,傷及旁人,真的無所謂嗎?讓最愛自己的人活在擔憂惶恐中,不心痛嗎?

如果勇武者想過了以上的問題,誠實地再三問自己,最終仍選擇繼續勇武,我無話可說,只能默默禱告,願上帝祝福這位走上征途的勇武者。沒有咒詛,只有祝福。



Photo credit: 美聯社

劉進圖
世華網路營運總裁,«明報»前總編輯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091213-陶傑:BNO、蠢老鼠

20180506-批判地理達人鄧永成,土地供應與公義的矛盾人,鄧永成寄語學生:當香港被規劃時……

20200129-楊天命:致習近平總書記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