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06-郭梓祺:貓與糖果--憶黃愛玲
郭梓祺:貓與糖果--憶黃愛玲
23:21 6/1/2018
周四早上得悉黃愛玲女士過身的消息,心中惘然。人如其文,愛玲優雅溫厚,但如要用一個詞語形容她,我會用可愛。她的《戲緣》一首一尾都富深意,以伊力盧馬的影評開始,形容盧馬電影看來不夠前衛,過了好些時日卻仍然年輕。這本身就是愛玲文章予人的感覺,沒時髦術語,看來閒話家常,近於隨筆,一轉彎卻是警世的提醒:「而我們,我們習慣了銷金窩裡的舒適溫暖,大概很難明白有時候匱乏也可以是豐盛的。我們放假就往商場裡擠,在熙來攘往的人潮裡尋覓安全感。在資訊發達的年代我們以為知識文化就是這麼一回事,不需要的時侯寄存在電腦裡」......《戲緣》以愛玲對家人的感謝收結:「是你們讓我看到了人間情愛的複雜與力量。我心醉魂迷的電影大多與此分離不了。我愛你們。」
愛玲在文章和訪問都曾提到,二哥中二那年跳樓自殺,從此沒人再提起他,連他的照片都藏了起來,對她影響深遠。電影成了出路,留學法國讀電影時找到她的紅氣球,卻沒跟著氣球飛天遠去,文化和生活的根太深了,一手寫法國新浪潮,另一手回首三十年代中國電影的畫面,阮玲玉、費穆、朱石麟常在左右。談盧馬的《女侯爵》和高克多《美女與野獸》,都出奇地由《牡丹亭》入手,在歐洲電影裡,看到中國古典藝術的感性,悶無端,或夢與情深的可貴。不是「兩腳踏東西文化」般堂皇,只是默默的浸淫醞釀,再在文字流露:「看盧馬的電影,若飲醇醪,不覺自醉,那裡面有時間不留痕跡的芬芳。」她看塔可夫斯基《鏡子》母親洗頭那經典一幕,也在記憶裡搜尋逝去親人的影子:「而哥哥卻拒絕回來,他連我的夢境也沒有踏過進來。」愛玲喜歡的《牡丹亭》和《紅樓夢》是夢,自言看電影是做夢,也特別鍾情如夢如幻的電影,若《幻之光》,若《戲夢人生》,《戲緣》後的結集叫《夢餘說夢》,恰如其份。
但哪裡可愛?且看她如何在《戲緣》說,成書多得旁人催迫,否則「我是會和家中貓貓一樣,伸伸懶腰,換個姿勢,又重投睡鄉的。」她在文章中偶然也提到自己的懶,我最喜愛她將這特質跟盧馬扣連,寫《女收藏家》時,便謂盧馬戲中人物之美,除在臉容,也在風度,難怪常常游手好閒:「大概只有在這種無所事事的被動狀態下,人才會有空閒去感覺美之種種」。彷彿在說《世說新語》的名士,痛飲酒,熟讀《離騷》,最重要還是常得無事。是為好食懶飛說項嗎?她說:「倒也是,懶人特別愛看盧馬的電影」。理直氣壯,很像盧馬電影中的女子。至於她家中的貓,確有貓之為貓的慵懶,記得初次見面就是給擱著腋窩出來應客,一臉無奈。跟愛玲和雷競璇先生兩前輩相識不過數年,因兩次飯敍都給厚待,印象很深。
五年前的萬聖節。西貢車多,雷生還在找地方泊車,愛玲先把我帶到她喜歡的餐廳,說有法國小餐館格局。店內只兩張小桌,已滿座,我們便坐到店外。 “Cafe Bonbon De Paris”,她用法文在電話告訴雷生,那幾個聲節動聽,且她笑笑解釋Bonbon是糖果,便一直記住了名字。後來他們談到往昔在法國的生活,現實不如電影浪漫,初期租屋就很狼狽,要跟看不起亞洲人的人打官司,後來重讀她文章見她曾提到那業主,「我想,他是一定不會去看高達的《中國女孩》的那一類法國人」,會心微笑。吃飯時,果然有小孩提著塑膠南瓜問人拿糖果,是怎樣打發小孩的呢?是愛玲到旁邊的便利店買糖果嗎?都忘了。只記得在街頭過了一個甜美的晚上,管他巴黎不巴黎。
三年前某黄昏。她家門外有牛在散步,待了一會,聽到裡頭有貓叫。一開門,愛玲已捧著請請般拱著手垂直身子的貓來接門,剛才應是特意捉貓讓牠結識新朋友。當然失敗。貓一給放下,喵,就飛奔暗角去。談起讀書寫作,雷生說最忌泛泛而論,曾見人在文章亂用外語,不以為然,愛玲即補一句:「錯左仲要唔認。」這微微的忿懣在她文章其實是有的,如她批評深作欣二在《大逃殺》把電影當成電腦遊戲的淺薄,或密譚(Julio Medem)電影的花俏矯飾,只是不常見,寧願把心神放在好東西。但她這為學為文的態度,也是一直的自我要求吧,正如盧馬的電影,看似隨意,想想就知絕不可能,適合的季節過了會等待一年才拍,甘心讓自己緩慢些,落後些。那時在讀張愛玲的《異鄉記》,飯間問愛玲讀過沒有,她不肯定。我說那時張愛玲到了溫州找胡蘭成,她忽說:「我就係溫州人」。書她讀過,便談起溫州記憶,像桃花源。愛玲也喜歡沈從文,雷生亦愛其溫厚,難怪牆上掛著沈從文的一幅立軸。我讀沈從文感受倒不大,他倆懷疑我沒有在鄉下生活的經歷,故少了共鳴。但正因二人在燈下閒話這畫面,我翌日放工即去找書,終在「學津」找到《從文散文選》,翻了翻,在「刧後餘稿」最後一篇,見日期下寫著「這故事想已無希望完成」,有那代人時不與我的黯然。後來重讀《戲緣》見愛玲說:「一次侯孝賢訪港,我問他何以不拍沈從文的作品,他說,已找不到沈從文筆下的那些面孔了。」都是一去不返的時代,而愛玲對那舊中國的人物和文藝,總是一往情深,為中國電影研究編過許多著作,對費穆和唐書璇等前輩尤其敬重。誰知過了幾天,愛玲還補了一個電郵:「飯敘的那個晚上,你問看過張愛玲的《異鄉記》嗎?我腦子裡空洞洞的,沒有沒有。但一說起溫州之旅,一切就都回來了,張愛玲所說的『冷門』,其實都來自尋常百姓人家的柴米油鹽,一放下就輕易拋到九霄雲外,但經過她那『大驚小怪』的獨特視角和處理,那股氣味卻會永遠黏在皮膚上。」連電郵都寫得那麼好,敏感細心,幾句就點出另一個愛玲的好處。
一直想跟愛玲做訪問談她的電影路,沒緣由好像太唐突,總想待她再出書之類,便可找個理由。但世界有時是沒理由的。她在〈人生裡的方糖〉談郭利斯馬基的《流雲》,故事調子灰沉,只在末尾留下有一絲光彩,引錢鍾書謂「快樂在人生裡好比引誘孩子吃藥的方糖」。她最後說:「大抵電影裡的happy ending就是那塊方糖」。去年路經西貢,發現Cafe Bonbon De Paris已結業。我始終難忘愛玲抱貓而出的樣子,懷念她口中的bonbon。
郭梓祺
二零一八年一月六日
23:21 6/1/2018
周四早上得悉黃愛玲女士過身的消息,心中惘然。人如其文,愛玲優雅溫厚,但如要用一個詞語形容她,我會用可愛。她的《戲緣》一首一尾都富深意,以伊力盧馬的影評開始,形容盧馬電影看來不夠前衛,過了好些時日卻仍然年輕。這本身就是愛玲文章予人的感覺,沒時髦術語,看來閒話家常,近於隨筆,一轉彎卻是警世的提醒:「而我們,我們習慣了銷金窩裡的舒適溫暖,大概很難明白有時候匱乏也可以是豐盛的。我們放假就往商場裡擠,在熙來攘往的人潮裡尋覓安全感。在資訊發達的年代我們以為知識文化就是這麼一回事,不需要的時侯寄存在電腦裡」......《戲緣》以愛玲對家人的感謝收結:「是你們讓我看到了人間情愛的複雜與力量。我心醉魂迷的電影大多與此分離不了。我愛你們。」
愛玲在文章和訪問都曾提到,二哥中二那年跳樓自殺,從此沒人再提起他,連他的照片都藏了起來,對她影響深遠。電影成了出路,留學法國讀電影時找到她的紅氣球,卻沒跟著氣球飛天遠去,文化和生活的根太深了,一手寫法國新浪潮,另一手回首三十年代中國電影的畫面,阮玲玉、費穆、朱石麟常在左右。談盧馬的《女侯爵》和高克多《美女與野獸》,都出奇地由《牡丹亭》入手,在歐洲電影裡,看到中國古典藝術的感性,悶無端,或夢與情深的可貴。不是「兩腳踏東西文化」般堂皇,只是默默的浸淫醞釀,再在文字流露:「看盧馬的電影,若飲醇醪,不覺自醉,那裡面有時間不留痕跡的芬芳。」她看塔可夫斯基《鏡子》母親洗頭那經典一幕,也在記憶裡搜尋逝去親人的影子:「而哥哥卻拒絕回來,他連我的夢境也沒有踏過進來。」愛玲喜歡的《牡丹亭》和《紅樓夢》是夢,自言看電影是做夢,也特別鍾情如夢如幻的電影,若《幻之光》,若《戲夢人生》,《戲緣》後的結集叫《夢餘說夢》,恰如其份。
但哪裡可愛?且看她如何在《戲緣》說,成書多得旁人催迫,否則「我是會和家中貓貓一樣,伸伸懶腰,換個姿勢,又重投睡鄉的。」她在文章中偶然也提到自己的懶,我最喜愛她將這特質跟盧馬扣連,寫《女收藏家》時,便謂盧馬戲中人物之美,除在臉容,也在風度,難怪常常游手好閒:「大概只有在這種無所事事的被動狀態下,人才會有空閒去感覺美之種種」。彷彿在說《世說新語》的名士,痛飲酒,熟讀《離騷》,最重要還是常得無事。是為好食懶飛說項嗎?她說:「倒也是,懶人特別愛看盧馬的電影」。理直氣壯,很像盧馬電影中的女子。至於她家中的貓,確有貓之為貓的慵懶,記得初次見面就是給擱著腋窩出來應客,一臉無奈。跟愛玲和雷競璇先生兩前輩相識不過數年,因兩次飯敍都給厚待,印象很深。
五年前的萬聖節。西貢車多,雷生還在找地方泊車,愛玲先把我帶到她喜歡的餐廳,說有法國小餐館格局。店內只兩張小桌,已滿座,我們便坐到店外。 “Cafe Bonbon De Paris”,她用法文在電話告訴雷生,那幾個聲節動聽,且她笑笑解釋Bonbon是糖果,便一直記住了名字。後來他們談到往昔在法國的生活,現實不如電影浪漫,初期租屋就很狼狽,要跟看不起亞洲人的人打官司,後來重讀她文章見她曾提到那業主,「我想,他是一定不會去看高達的《中國女孩》的那一類法國人」,會心微笑。吃飯時,果然有小孩提著塑膠南瓜問人拿糖果,是怎樣打發小孩的呢?是愛玲到旁邊的便利店買糖果嗎?都忘了。只記得在街頭過了一個甜美的晚上,管他巴黎不巴黎。
三年前某黄昏。她家門外有牛在散步,待了一會,聽到裡頭有貓叫。一開門,愛玲已捧著請請般拱著手垂直身子的貓來接門,剛才應是特意捉貓讓牠結識新朋友。當然失敗。貓一給放下,喵,就飛奔暗角去。談起讀書寫作,雷生說最忌泛泛而論,曾見人在文章亂用外語,不以為然,愛玲即補一句:「錯左仲要唔認。」這微微的忿懣在她文章其實是有的,如她批評深作欣二在《大逃殺》把電影當成電腦遊戲的淺薄,或密譚(Julio Medem)電影的花俏矯飾,只是不常見,寧願把心神放在好東西。但她這為學為文的態度,也是一直的自我要求吧,正如盧馬的電影,看似隨意,想想就知絕不可能,適合的季節過了會等待一年才拍,甘心讓自己緩慢些,落後些。那時在讀張愛玲的《異鄉記》,飯間問愛玲讀過沒有,她不肯定。我說那時張愛玲到了溫州找胡蘭成,她忽說:「我就係溫州人」。書她讀過,便談起溫州記憶,像桃花源。愛玲也喜歡沈從文,雷生亦愛其溫厚,難怪牆上掛著沈從文的一幅立軸。我讀沈從文感受倒不大,他倆懷疑我沒有在鄉下生活的經歷,故少了共鳴。但正因二人在燈下閒話這畫面,我翌日放工即去找書,終在「學津」找到《從文散文選》,翻了翻,在「刧後餘稿」最後一篇,見日期下寫著「這故事想已無希望完成」,有那代人時不與我的黯然。後來重讀《戲緣》見愛玲說:「一次侯孝賢訪港,我問他何以不拍沈從文的作品,他說,已找不到沈從文筆下的那些面孔了。」都是一去不返的時代,而愛玲對那舊中國的人物和文藝,總是一往情深,為中國電影研究編過許多著作,對費穆和唐書璇等前輩尤其敬重。誰知過了幾天,愛玲還補了一個電郵:「飯敘的那個晚上,你問看過張愛玲的《異鄉記》嗎?我腦子裡空洞洞的,沒有沒有。但一說起溫州之旅,一切就都回來了,張愛玲所說的『冷門』,其實都來自尋常百姓人家的柴米油鹽,一放下就輕易拋到九霄雲外,但經過她那『大驚小怪』的獨特視角和處理,那股氣味卻會永遠黏在皮膚上。」連電郵都寫得那麼好,敏感細心,幾句就點出另一個愛玲的好處。
一直想跟愛玲做訪問談她的電影路,沒緣由好像太唐突,總想待她再出書之類,便可找個理由。但世界有時是沒理由的。她在〈人生裡的方糖〉談郭利斯馬基的《流雲》,故事調子灰沉,只在末尾留下有一絲光彩,引錢鍾書謂「快樂在人生裡好比引誘孩子吃藥的方糖」。她最後說:「大抵電影裡的happy ending就是那塊方糖」。去年路經西貢,發現Cafe Bonbon De Paris已結業。我始終難忘愛玲抱貓而出的樣子,懷念她口中的bonbon。
郭梓祺
二零一八年一月六日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