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07-明報:黃愛玲的最後演講——記費穆費明儀

明報:黃愛玲的最後演講——記費穆費明儀
2018年1月7日


黃愛玲1月2日主講「從父親到女兒──文化修養的傳承」;當天出席「《歌者與歌》──費明儀老師逝世一周年紀念講座」的嘉賓與明儀合唱團成員合照,左起:許德之(費明儀小兒子)、李安、周光蓁、陳達文、黃愛玲。(主辦單位提供)


【明報專訊】2018年1月2日,明儀合唱團在中央圖書館舉辦了「《歌者與歌》──費明儀老師逝世一周年紀念講座」。黃愛玲抱恙出席,主講「從父親到女兒──文化修養的傳承」。未料僅一天之隔,她竟猝然而逝,令人震驚、哀痛不已!現刊出其最後公開講話,以作悼念。


各位好,其實我只是一個聽音樂的人,也很喜歡,但跟在座的多位專家完全是兩回事。我認識費明儀老師,主要是因為她父親費穆導演,相識已經很久,有二十多年。我記得初初認識她的時候,已忘記是什麼場合,應該是個偶然的機會,當時我在電影節裏工作。因為八九十年代過來的香港電影文化界人,其實都非常着迷於費穆先生的作品,特別是他的《小城之春》。在那偶然的場合裏,我認識了費明儀女士。原來她是費穆導演的女兒,本身也是一個音樂工作者、藝術家,我們非常投緣。之後的時間,大家都會不時見面,我當時一直想做一本關於費穆導演的書,可是一來工作忙,二來疏懶,三來真的有點「老鼠拉龜」,不知道從何着手。


著書前後

有一次費明儀老師帶了一疊影印稿件給我看,原來她一早已找了很多她父親的合作朋友和同輩,寫了很多紀念文章,她一直想出一本關於她父親的書。但是可能因為工作繁忙,也可能覺得文章需要再處理。她拿給我看,我非常開心,因為看到那些文章——當然像很多這種紀念文章,可能多數文字都不夠實質,但裏面也包含了很多非常珍貴的,很實實在在的資料性文字。我跟費老師說,這實在太好了,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是一個非常好的基礎。

裏面有什麼文章呢?譬如當年和費穆先生一齊做《孔夫子》音樂的秦鵬章先生,寫了一篇非常紮實,關於他們在影片裏的合作,怎麼處理電影音樂的文字資料紀錄。這些資料在別處都找不到。或者是和他合作過的演員,特別是舞台劇裏合作過的人們,我們研究電影的都不是那麼容易找到他們。裏面很多細節都非常非常珍貴。

當時我問費老師,是不是可以自由地處理這一批文章。她的胸襟非常寬廣,她說這批稿子交給你,就由你自己去處理。有了費老師這句話,我們就可以大膽地去做:各方面的編輯、刪剪、補充新材料等。我1998年離開電影節之後,出了《詩人導演—費穆》這本書。這本書可以出版,完全是靠費老師的。所以我在這裏要再向費老師說聲謝謝。

我記得這本書(1975年版費明儀著的《歌者與歌》)不是她送給的我那本,當年她送了一本給我,我非常開心,但因為我最近搬家,那些書就全入了箱子,自己那本不知道在哪兒了。我這本是在中文大學圖書館借的,再看我覺得很有趣,因為頭幾篇文章她都是在講她和她父親之間的關係。當然平時和她聊天,她也常說起她父親怎麼鼓勵她從事音樂的藝術工作。和她聊天,讓我們有一種感覺:費穆先生作為一位電影藝術家,他傳承給女兒是藝術家的情操和執着。這是費老師講過很多次。

這次我再看,覺得不止是這麼簡單。特別是看到一篇文章〈學戲記〉。為何她會學唱歌呢?因為老師讚她唱歌唱得好,她爸爸就說「你也可以去學唱歌。」然後她就真的去了學唱歌。但有一次她學唱歌的時候,她爸爸就說:「好糟糕。怎麼可以見人呢?不唱也罷。」他這句話不是要去打擊她,而是用另外一個方法。她說她爸爸費穆其實對京崑藝術非常精通,小時候他經常帶費明儀老師去看戲。家裏的叔叔和祖母都很喜歡戲曲。他就問:「為什麼你不去學京崑呢?」我想跟很多年輕人一樣,看到戲曲就會嘀嘀咕咕,覺得很長,覺得跟現代人的節奏很不一致。但結果費老師還是去了學,學了一段時間。因為她爸爸跟她說:「雖然京崑藝術和西方藝術歌曲的唱法很不同,但是吐字一樣需要講究,字正腔圓。很多方面是可以參考的。」於是費老師真的去學了一段時間,就覺得對她吐字等各方面有幫助,但發音等整個系統和背後理念還是不同,所以學了一陣子就沒有學了。可是我相信這一切已經潛移默化在費老師的藝術因子裏面。

最有趣我覺得近年,費老師離開我們之前的兩三年,她有去跟我們一位共同的好朋友古兆申先生,即是古蒼梧先生學唱崑。他們一起研究怎樣發聲吐字。我覺得很有趣。費老師經過一生從事那麼久歌唱的音樂工作,而在這個階段她回到她爸爸當年鼓勵她去學習和借鑑的藝術。近年費老師也有說,雖然兩者的唱法是非常不同,但其實有些方面還是相通的。在這篇早期寫的文章她也有提到兩種歌唱藝術,它們的同與不同之間的關係。


傳承情操

關於費老師的音樂藝術,在座有很多專家,而且我也不懂怎麼說。反而我想說說,費穆作為一個爸爸,作為一個藝術工作者,他傳承了給他女兒對藝術的愛好與執著。費穆不單只是個電影人,從他的電影裏面我們可以看到他對音樂的處理,他對音樂是非常有見地。例如我們可以從他早期的作品講起,他第一部配樂的默片叫《天倫》(1935)。這是一部早年少有用國樂來做配樂的電影。我們可以看到費穆先生對中國音樂的看法。《天倫》的主題是講人倫之間的關係。他使用國樂是有他的道理。

一年之後,他拍一部所謂「國防電影」,已經是抗戰的時候,叫《狼山喋血記》(1936)。這是一部寓言般的故事,以狼來比喻日本人。整部電影是一個簡單的寓言。這已經是一部有聲電影,但是對白非常少。有趣的是,他用的音樂並非我們一般看國產片經常聽到的,或是文藝片的,或緊張鏡頭聽到的那些古典音樂。他用了當時1936年來說,都是非常前衛的Stravinsky(斯特拉文斯基)的《春之祭》。那電影本身,無論從構圖、剪接都是非常前衛的作品。而他又用了那麼前衛的音樂——無論從聲調、節奏、不調合(dissonance)——來配他這套同樣地視覺上非常前衛的電影作品。他用的一些片段都是monotone,一個樂器很簡單的。所以費穆先生不止是通國樂,他對西方音樂也是很熟悉,而且不止是一般大家熟悉的音樂。

從1937到1948年,他拍了幾部戲曲電影。從周信芳的《斬經堂》(1937),顧正秋很年輕時的《古中國之歌》(1941),到梅蘭芳、姜妙香的《生死恨》(1948)。相隔大概十年拍了三部的戲曲電影。我們從中可以看到費穆先生對戲曲,特別是京劇非常熟悉,非常熱愛,非常懂得。他不單用鏡頭記錄戲曲藝術,而且嘗試尋找一個方法:無論在節奏、調子上面用電影和戲曲兩者配合。這對之後的中國戲曲電影起了很大的影響,特別是1949年之後中國拍了很多戲曲電影,五六十年代中國也拍了很多,輾轉地也影響香港,我們五六十年代也拍了很多粵劇片。

這時候有兩套電影非常重要,一部是《孔夫子》。這是一部1940年代,孤島時代的作品。這部電影早幾年我們在香港找回來。最感動人是,孔夫子講究「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音樂,在中國文化裏面,無論政治文化裏面,是最高境界的一種表現。中國的古雅文化裏面,古琴是一個很重要的樂器。《孔夫子》裏面有費穆先生、秦鵬章先生及黃貽鈞先生一起去做這個電影音樂。用了非常古樸的古琴。

當年做這套電影時做了本特刊,請了兩位古琴的專家,謝俊仁老師和劉楚華老師。他們本身都有彈奏古琴。他們寫文章也提到一樣很重要的,我們在這部電影聽到的古琴,不是現在我們多數聽到的那種鋼絃古琴,而是絲絃古琴。絲絃古琴和現在的金屬絃彈奏出來感覺是完全不同。而我們在《孔夫子》裏,當時錄音很粗糙,但卻有古樸的味道,也為我們留下了非常珍貴的紀錄。在《孔夫子》裏,他不單用中國樂器古琴,也用到鈸,也用到大提琴。有一場「厄於陳蔡」的戲,都是用到大提琴加古琴。兩種樂器加起來完全不會覺得不自然,反而覺得相得益彰,有種非常蒼涼,而又可以將悲涼的氣氛提昇了。

詳細情况我就不多講,如果大家有興趣當然可以找資料和電影來看。我們看到費穆先生無論從音樂到電影,他都是一位心胸很廣闊的人。他既熱中於中國、我們民族的藝術,也很開放接受西方的藝術。這可能跟他自己的教育背景有關。我經常很羨慕那一代人,三四十年代那一代人,他們都很厲害。譬如費穆先生自己的國學修養非常好,但他中學時候就讀一間法文學校。他既能接納中國的深厚文化底蘊,也能夠以開放的胸襟接納西方事物。因為他有足夠的底蘊,所以在接受西方事物時,能夠將好的部分融入自己的藝術裏面,不論是電影或是其他方面。

後來的《小城之春》,幾首很簡單的歌,從民歌《在那遙遠的地方》,到《我送你一支玫瑰花》,幾首都是很簡單的歌。我相信費明儀老師她自己也有唱過這些歌。我們看到一些很簡單的歌,但是用在費導演的作品入面,就好像呼吸一樣。你不會覺得是刻意,很自然就出來了。

我講費穆導演的這一切,其實在費明儀老師的身上,她整個的藝術生涯裏,我們都可以看見那種開放性,那種包容性。她去法國學習西方聲樂,但她對於中國民族的音樂都非常了解,也很熱心去推廣。我們每年聽明儀合唱團的歌,各方面的歌都有採納,都有演唱。這種開放的精神,我覺得真是一代傳到下一代。在此我就不多說,留給其他朋友再說。我很高興今晚能夠來到這裏。謝謝。


文//黃穎祺整理(錄音鳴謝明儀合唱團)

編輯// 何敏慧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091213-陶傑:BNO、蠢老鼠

20180506-批判地理達人鄧永成,土地供應與公義的矛盾人,鄧永成寄語學生:當香港被規劃時……

20200129-楊天命:致習近平總書記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