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11-周新城:“共產黨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論概括為一句話:消滅私有制”——紀念《共產黨宣言》發表170周年

周新城:“共產黨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論概括為一句話:消滅私有制”——紀念《共產黨宣言》發表170周年
2018-01-11 15:41

來源:察網
作者:周新城

有一些號稱“共產黨員”的人,卻竭力批判消滅私有制的思想,主張私有化。改革開放以來,總有一些“著名經濟學家”主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需要國有經濟。說法不大一樣,矛頭指向卻非常一致:改革必須消滅國有企業。鼓吹社會主義不需要國有企業,最堅決、最激進的,也許要算吳敬璉了。他從新自由主義出發,怎麼看國有企業都不順眼,非要徹底消滅不可。


【本文為作者向察網的獨家投稿,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轉載請注明來自察網(www.cwzg.cn),微信公眾號轉載請與我們聯繫。】


周新城:“共產黨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論概括為一句話:消滅私有制”——紀念《共產黨宣言》發表170周年


共產主義就是要消滅私有制

170年前,馬克思恩格斯在全世界共產黨人的共同綱領《共產黨宣言》裡,莊嚴地宣佈:“共產黨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論概括為一句話:消滅私有制。”[1]共產黨的最終目標是實現共產主義,這個“產”是指生產資料,這個“共”是指共同佔有。共產主義就是指生產資料公有。實現生產資料共同佔有,必然要消滅私有制,這是同一件事情。消滅私有制,建立公有制,這是共產黨人不能忘記的初心,也是共產黨人必須牢記的使命。忘記這一條,就意味著背叛,不能稱之為共產黨員。

然而改革開放以來,有一些號稱“共產黨員”的人,卻竭力批判消滅私有制的思想,主張私有化。他們從西方經濟學的“經濟人假設”出發,認為人的本性是自私的,公有制違背了人的本性,註定是要失敗的,同自私的本性相適應的是私有制,因而私有制是永恆的,不可能消滅。於是他們喊出了“私有制萬歲”的口號。他們認為,“人間正道私有化”,改革就是推行私有化。這種思想是那麼“深入人心”,以致當赤裸裸地反黨反社會主義的新自由主義分子張五常在一個經濟管理部門召開的幹部會上介紹“改革經驗”時,狂妄地叫嚷“我一句話就可以把共產主義駁倒:人的本性是自私的”,“大陸的共產經驗一敗塗地”,“唯一的出路是私有化”,在座的身為領導幹部的共產黨員不僅不予以反駁,相反,卻把張五常的講話結集公開出版。這在共產黨領導下的社會主義中國,豈不是咄咄怪事!真不知道這些身為領導幹部的共產黨員入黨時宣誓“為共產主義奮鬥終生”是真心還是假意!

有人在翻譯問題上做文章,說翻譯翻錯了,不應該譯為“消滅私有制”,應該譯為“揚棄私有制”,意思是私有制是消滅不了的,必需吸收其精華,拋棄不合理的東西。為什麼不能消滅私有制?他們語焉不詳了,大體上還是人的本性是自私的、私有制符合人的自私本性那一套。不過由於打著學術的旗號,還頗能唬人。對此,我國著名翻譯家、理論家、原中央編譯局副局長顧錦屏同志專門撰文予以批駁。他從多方面論證,譯為“消滅私有制”是符合原意的,完全正確的。這些人想為私有制辯護,就說自己的思想。把自己的思想強加到馬克思、恩格斯頭上,拉大旗當虎皮,這種做法實在是令人不齒。


消滅私有制是社會發展的客觀必然趨勢

空想社會主義者曾經提出過消滅私有制的主張。身處在封建主義制度開始瓦解、資本主義制度初現端倪的歷史時代的湯瑪斯.莫爾,對資本原始積累的野蠻手段和殘暴行徑深惡痛絕,對橫遭圈地之禍而顛沛流離的勞動人民深表同情。他認為,私有制是萬惡之源。在對人類社會向何處去的探索中,他構思了一個以公有制為基礎,人人勞動,共同生產,共同佔有,沒有壓迫、沒有剝削,豐衣足食,道德高尚,人人無憂無慮的理想王國。他在《烏托邦》一書中詳細描述了這個理想王國。這本書開創了空想社會主義的先河,啟迪了整整一代空想社會主義者。後來聖西門、歐文、傅立葉等進一步發展了莫爾的思想,形成了影響深遠的空想社會主義思想體系。馬克思高度評價了空想社會主義的歷史功績,對它在資本主義初期就洞察這個制度的弊病,預見公有制取代私有制的歷史趨勢,天才地猜測未來理想社會制度的基本特徵,予以充分肯定。空想社會主義是馬克思主義形成的一個重要思想來源。但馬克思恩格斯也指出空想社會主義是在資本主義發展初期,剛剛登上政治舞臺的、不成熟的工人階級的思想。他們是從人的理性出發,抨擊資本主義社會的全部基礎,提出未來社會的積極主張,描繪對未來社會的幻想的。這些主張不是建立在分析現實的物質生產關係的基礎上的,而是訴諸人的倫理道德觀念,因而是不科學的、歷史唯心主義的。同時他們找不到實現理想的力量,拒絕一切政治行動,他們總是向整個社會呼籲,主要是向統治階級呼籲,認為只要人們理解他們的思想體系,就可以建立新社會。他們的社會主義是一種空想,不可能實現的。馬克思恩格斯指出,空想社會主義的意義,“是同歷史的發展成反比的,階級鬥爭越發展和越具有確定的形式,這種超乎階級鬥爭的幻想,這種反對階級鬥爭的幻想,就越失去任何實踐意義和任何理論依據。”[2]

馬克思恩格斯運用他們發現的歷史唯物主義和剩餘價值學說,吸收空想社會主義的積極內容,創立了科學社會主義,論證了消滅私有制、建立公有制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是歷史的必然趨勢。他們不是從人的善良願望出發來批評資本主義的罪惡,設計新社會的方案的。他們認為,“道義上的憤怒,無論多麼入情入理......總不能把它看作證據,而只能㸔作象徵。”[3]“共產主義是從資本主義中產生出來的,它是歷史地從資本主義中發展出來的,它是資本主義所產生的那種社會力量發生作用的結果。”[4]他們是從分析資本主義實際存在的物質生產關係出發,得出消滅私有制的結論的。

他們的理論邏輯是這樣的: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社會分工的加深、經濟聯繫的密切化,使得生產越來越具有社會的性質。每一件產品都不是單個工人個人的產物,而是由一群工人共同生產出來的,生產出來的產品供社會消費,生產上需要的物資由社會提供,各個生產單位密切聯繫在一起,整個國民經濟融合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生產力的這種性質,客觀上要求由社會佔有生產資料,並按照社會的需要調節整個國民經濟的運行。但是,在資本主義條件下,生產資料是由資本家私人佔有的,生產的目的是追逐剩餘價值。資產階級私有制妨礙了具有社會性質的生產力的這種客觀要求的實現,生產方式同佔有方式發生了矛盾,生產方式起來反抗佔有方式。生產社會性與私人資本主義佔有之間的矛盾就成為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這個矛盾是資本主義社會一切弊病的總根子。為了解決這個矛盾,必須用生產資料公有制取代資本家的私有制。恩格斯對此有過精闢的分析,他說:“現在,由於大工業的發展,第一,產生了空前大規模的資本和生產力,並且具備了能在短時間內無限制提高這些生產力的手段;第二,生產力集中在少數資產者手裡,而廣大人民群眾越來越變成無產者,資產者的財富越增加,無產者的境遇就悲慘和難以忍受;第三,這種強大的,容易增長的生產力,已經發展到私有制和資產者遠遠不能駕馭的程度,以致經常引起極其劇烈的震盪。只有這時廢除私有制才不僅可能,甚至完全必要。”[5]馬克思也形象地表達了這一思想,他說:“資本的壟斷成了與這種壟斷一起並在這種壟斷之下繁盛起來的生產方式的桎梏。生產資料的集中和勞動的社會化,達到了同它的資本主義外殼不能相容的地步。這個外殼就要炸毀了。資本主義私有制的喪鐘就要響了。剝奪者就要被剝奪了。”[6]

可見,馬克思恩格斯認為,消滅私有制、建立公有制,是生產力的社會性質及其發展的客觀要求,是社會發展的規律,是歷史的必然趨勢。


所有制問題是共產主義運動的基本問題

《共產黨宣言》旗幟鮮明地提出:共產主義運動的基本問題是所有制問題。馬克思恩格斯是十分重視所有制問題的,所以他們把自己的理論概括為一句話:消滅私有制。

改革開放以來一度出現一種傾向,即竭力淡化以至否定生產資料所有制的意義。一時間“不問所有,只問所用”的論調頗為流行。仿佛什麼公有制、私有制都是無所謂的,無關緊要,只要能夠發展經濟就行了。有人主張:“主義不能當飯吃,公有制又不能打糧食”,那都是虛的,不管用,把經濟搞上去,才是實的。不要問姓“公”姓“私”,導致不要問姓“社”姓“資”,也就是不要問社會制度性質這樣的政治問題,同時也導致經濟學研究中一系列問題的失誤,例如,對分配領域的問題,總的傾向是不從生產資料所有制出發進行研究,僅僅圍繞具體分配政策做文章,這就是馬克思批評過的“庸俗社會主義”傾向。然而公有制有公有制的分配方式,私有制有私有制的分配方式,離開所有制,怎麼能夠說得清楚分配問題呢?淡化甚至不問所有制問題,這種看法政治上是錯誤的,學術上是說不通的。

生產資料所有制是馬克思主義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淡化不得。

人類要生存和發展,必須進行物質生產。在生產過程中,人們不僅和自然界發生關係,而且人們相互之間也結成一定的社會關係即生產關係。不同其他人發生社會關係的孤立的個人是無法生存的。任何生產都是在一定生產關係中進行的。離開生產關係,就不會有物質生產。生產關係的總和就是決定社會上層建築的經濟基礎。

在物質生產過程中人與人之間發生的經濟關係是多種多樣的,生產關係是一個具有多層次內容的複雜的系統。在這個系統中,生產資料所有制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它是整個生產關係的基礎。在有人佔有生產資料、有人喪失生產資料的社會裡,誰佔有生產資料,他在生產過程中就佔有優勢,他可以利用佔有的生產資料,無償地佔有喪失生產資料的人剩餘勞動創造的產品。這就是剝削。在勞動者共同佔有生產資料的社會裡,人人在生產資料面前是平等的,誰都不能憑藉生產資料獲得收入,這就為消滅剝削奠定了基礎。生產是為佔有生產資料的人服務的,生產資料所有制決定了生產的目的,也決定了勞動過程中和分配過程中人與人之間經濟關係的性質。一個社會的性質,從經濟上說,正是取決於生產資料所有制的形式。離開所有制,就無法認識經濟關係的本質,也就無法判斷社會的性質。

恩格斯總結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指出社會革命雖然是政治行動,但歸根到底是為了改變生產資料所有制。他說:“迄今的一切革命,都是為了保護一種所有制以反對另一種所有制的革命。它們如果不侵犯另一種所有制,便不能保護這一種所有制。在法國大革命時期,是犧牲封建的所有制以拯救資產階級的所有制”。“的確,一切所謂政治革命,從頭一個起到末一個止,都是為了保護一種財產而實行的,都是通過沒收(或者也叫作盜竊)另一種財產而進行的。”[7]這段話,確切地闡明了生產資料所有制在人類社會發展中的決定性作用。

所以,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提出,“共產主義革命就是要同傳統的所有制關係實行最徹底的決裂。”[8]列寧也強調這一點,他說:“工人階級要獲得真正的解放,必須進行由於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全部發展而必然要產生的社會革命,即消滅生產資料私有制,把它們變為公有財產。”[9]他們總是強調所有制問題,強調要消滅私有制。淡化所有制,是違反馬克思主義的。

毫無疑問,消滅私有制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隨著條件的成熟逐步實現。恩格斯在回答“能不能一下子就把私有制廢除”這一問題時指出,不能一下子就完全消滅私有制,“正像不能一下子就把現有的生產力擴大到實行財產公有所必要的程度一樣。”“只有創造了所必需的大量生產資料之後,才能廢除私有制。”[10]一般講,在經濟文化落後的國家裡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由於生產力水準比較低下,發展又很不平衡,決定了私有制經濟在一定範圍內對國民經濟的發展還具有積極作用。在實際生活中,就不能完全消滅私有制,不能實行單一的公有制。例如我國正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生產力的性質和水準決定了我們只能實行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對私有制經濟還要實行鼓勵、支持和引導的政策。但是,應該指出,第一,私有制的存在和發展,絕不是因為私有制是“符合人性”的先進的生產關係,而是由生產力落後這種狀況所決定的;第二,將來隨著生產力的發展,我們是要徹底消滅私有制的,這一目標無需隱瞞。利用私有制,發展經濟,為最終消滅私有制創造條件,這是歷史的辯證法。忘記了最終目標,就不是合格的共產黨員。

當前,圍繞要不要堅持和發展公有制、逐步消滅私有制的鬥爭,集中表現在如何對待國有經濟的問題上
改革開放以來,圍繞著是堅持和發展公有制還是削弱公有制、推行私有化,理論界和實際工作中都存在著激烈的爭論。爭論的焦點是如何對待國有經濟。這是好理解的,因為在社會主義條件下,國有經濟是公有制的主要形式。

習近平總書記2016年10月10日在全國國有企業党的建設工作會議上,有一個重要講話。這一講話一開頭就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國有企業還要不要?”他說:

“我提出這個問題,不是無的放矢,也不是危言聳聽,而是我們必須面對的一個很現實的問題。”

事實確實是這樣的。

他接著說:

“在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下,國有企業和國有經濟必須不斷發展壯大,這個問題應該是毋庸置疑的。然而,一段時間以來,社會上一些人製造了不少針對國有企業的奇談怪論,大談‘國有企業壟斷論’,宣揚‘國有企業與民爭利’,‘國企是不堪的存在’,鼓吹‘私有化’、‘去國有化’、‘去主導化’,操弄所謂‘國進民退’、‘民進國退’的話題。特別是各種敵對勢力和一些別有用心的人重點拿國有企業說事,惡意攻擊、抹黑國有企業,宣揚‘國企不破,中國不立’,聲稱‘肢解’是國有企業改革的最佳方式。醉翁之意不在酒!這些人很清楚國有企業對我們黨執政、對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重要性,想搞亂人心、釜底抽薪。而我們有的同志業對這個問題看不清楚、想不明白,接受了一些模糊的、似是而非的甚至錯誤的觀念。我們要善於從政治上看問題,決不能認為這只是一個簡單的所有制問題,或者只是一個純粹的經濟問題,那就太天真了!”
我們要從政治上看待有關國有企業問題的爭論。國有企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頂樑柱,沒有國有企業,整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廈是要垮塌旳。

改革開放以來,總有一些“著名經濟學家”主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需要國有經濟。說法不大一樣,矛頭指向卻非常一致:改革必須消滅國有企業。各種妖魔化國有企業的言論,幾乎成為輿論的主流,於是一段時間裡,刮起了一股出賣國有企業的歪風,導致國有資產大量流失。

鼓吹社會主義不需要國有企業,最堅決、最激進的,也許要算吳敬璉了。他從新自由主義出發,怎麼看國有企業都不順眼,非要徹底消滅不可。十八屆三中全會前夕,他評價我國的改革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怎麼說是最壞的時代?他說,搞了30多年的改革,結果形成了“半統制、半市場”的混合體制。[11]為什麼會形成這樣的體制?除了沒有實現徹底市場化之外,就是還保留了一些國有企業。他說,要徹底地改革,必須取消公有制的主要形式——國有經濟。最可惡的是他製造了鄧小平主張社會主義不需要有國有經濟的謠言。吳敬璉在2013年10月16日接受鳳凰網記者採訪時說,“社會主義與否跟國有不國有沒什麼關係。為此我去查過《鄧小平文選》,《鄧小平文選》裡就沒有這個國有這個詞。”[12]造謠、撒謊,連眼睛都不貶一下,這就是他的本事。我們隨便翻一下《鄧小平文選》,就可以看到他是在信口開河。1985年8月,在談到改革必須堅持社會主義方向時,鄧小平指出:“社會主義有兩個非常重要的方面:一是以公有制為主體,二是不搞兩極分化。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體所有制,現在占整個經濟的百分之九十以上。”[13]這裡他雖然沒有直接講國有經濟,但誰都知道全民所有制經濟就是國有經濟。《憲法》第7條載明:“國有經濟,即社會主義全民所有制經濟”。另外據《鄧小平年譜》記載,1992年7月23、24日,鄧小平在審閱中共十四大報告時指出:“社會主義經濟以公有制為主體”,“公有制不僅有國有企業那樣的全民所有制,農村集體所有制也屬於公有制範疇。”[14]你不贊成國有經濟,就說是你不贊成,把謠言造到鄧小平身上,其人格之卑劣,可見一斑。

有一位省統計局副局長在解讀十八屆三中全會的《決定》時,公開說,國有企業確實是個“怪胎”,“官不官,民不民”,而且跟私營企業爭奪資源,改了那麼多年,問題不斷。經過多年的改革,好像國有企業減少了,但不斷派生出新的國有企業,而且原來的國有企業不斷做大。他認為,中國改革應該接受科斯的忠告,徹底消滅國有企業,讓私營企業自由競爭。這是“最重要的”。消滅國有企業的心情,溢於言表。而且是在中央堅決批判新自由主義的環境下,公然抬出新自由主義的老祖宗科斯來論證自己的主張。要按照新自由主義進行改革的頑固勁頭還真不小。

一位曾經擔任過國家經濟體制改革委員會副主任的“經濟學家”說,國有經濟並不是社會主義,恩格斯批評過,如果說國有經濟就是社會主義,那麼俾斯麥就是社會主義者了,因為俾斯麥主張煙草國營。他強調,說國有經濟是社會主義,那是“冒牌的社會主義”。他提出一個社會主義的新定義:“民有、民營、民享”,這新三民主義才是社會主義。他主張消滅國有經濟,實行私有化,也就是他們所說的“民營化”。這裡,他是在公然歪曲恩格斯的思想。恩格斯實際上要說的是,不是任何國有化都是社會主義,國有經濟的性質取決於國家的性質。這是有道理的。國有經濟,古已有之。封建社會的國有經濟,例如漢武帝的鹽鐵官營,那是為地主階級統治服務的,屬於封建主義性質;資本主義社會的國家是總資本家,資本主義的國有化並沒有改變資本的屬性,沒有改變雇用和剝削工人的關係,這種國有經濟是屬於資本主義性質的。在社會主義國家裡,無產階級專政的國家代表了全體勞動人民的利益,它掌握生產資料所有權,運用這些生產資料為人民謀福利,這時國家所有制就是全民所有制,就是社會主
義的。這位“經濟學家”通過歪曲恩格斯的原意,為消滅國有經濟、推行私有化製造輿論。其用心極其險惡。

社會主義社會必須由無產階級專政的國家來掌握生產資料,建立國有經濟,這是馬克思、恩格斯提出來的。

上面講過,馬克思恩格斯根據生產關係一定要適合生產力性質的規律,提出公有制取代私有制,即消滅私有制、建立公有制是一種客觀必然性。那麼,生產資料社會主義公有制採取什麼形式呢?在社會主義條件下,哪個組織能夠代表整個社會來佔有生產資料、調控整個國民經濟的運行呢?顯然只有無產階級專政的國家。這是因為,無產階級專政的國家代表了全體勞動人民的根本利益,它是工人階級和其他勞動人民以及一切擁護社會主義的階層的總代表。所以,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裡,宣佈無產階級取得政權以後,“將利用自己的政治統治,一步一步地奪取資產階級的全部資本,把一切生產工具集中在國家即組織成為統治階級的無產階級手裡”。[15]社會主義社會建立國家所有制是具有客觀必然性的。所有社會主義國家在革命勝利以後都把國家所有制確定為生產資料社會主義公有制的主要形式,其依據就在這裡。主張消滅國有企業,從理論上講,這是違反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也是違反社會發展規律的,是逆歷史潮流而動的思想和行為。

喧嚷消滅國有經濟的袞袞諸公,有的是聲名顯赫、社會影響頗大的“著名經濟學家”,有的是身居高位、掌握實權的領導幹部,他們絕大多數是共產黨員。真不知道他們讀到《共產黨宣言》裡消滅私有制、建立以國有經濟為主要形式的公有制經濟的論斷,是什麼心情?這不是直接打他們的臉嗎!

多種經濟成分共同發展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特殊現象,不能凝固化、永恆化
經常有人以我國存在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對私有制經濟的發展實行鼓勵、支持和引導的政策為根據,提出社會主義應該是多種所有制並存的社會,不應該消滅私有制。這種看法是錯誤的。

社會主義制度的經濟基礎是公有制,這是我國憲法上寫著的。中國現在實行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特有的現象。

我們讀一下做出我國尚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一論斷的十三大決議吧。決議指出,我國是在半封建半殖民地基礎上建立社會主義制度的,經濟文化比較落後,需要一個相當長歷史時期來實現別的國家在資本主義條件下已經實現了的工業化、社會化。我國還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生產力落後,發展又不平衡,生產資料公有制所需要的具有社會性質的生產力,在許多地區、部門還不具備。因此,我們不能實行單一公有制,還需要有非公有制經濟作為社會主義經濟的補充。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可見,私有制的存在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特點,並不是社會主義的一般特徵。社會主義是要消滅私有制的,不能把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特殊現象凝固化、永恆化。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特點是,在所有制結構上,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既有社會主義性質的公有制經濟,又有私有制經濟(其中主要的是資本主義性質的私營經濟、外資經濟);在分配領域,既有由公有制決定的按勞分配(這是主要的),又有由私有制決定的按要素分配(這是次要的),因而在一定範圍內還存在剝削、兩極分化現象;在生產目的方面,既有滿足人民需要的生產,又有追逐剩餘價值的生產;在經濟運行中,既有社會主義經濟規律在起作用,又有資本主義經濟規律在起作用。一句話,既有社會主義因素,又有資本主義因素,兩種因素並存,相互矛盾鬥爭著。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不是一種穩定的社會經濟形態,而是一個處於過渡狀態的社會。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發展有兩種方向、兩種前途。一個是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生產社會化程度的提高,不斷增大社會主義因素,逐步向社會主義較高階段發展,最終實現共產主義;另一種方向、前途,就是倒退到資本主義去。這裡決定性的問題兩種因素的力量的消長。關鍵是我們朝著哪個方向工作。如果聽任消滅國有經濟、推行私有化的主張氾濫,並付諸實踐,倒退到資本主義去的情景完全可能出現。這不是聳人聽聞,而是現實的危險,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中已經有這樣的先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不是凝固不變的,它總是要變化的,不可能萬歲。

在充滿矛盾和鬥爭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更加顯示出理想、信念的重要性。“革命理想高於天”,我們必須堅定馬克思主義信念,牢記共產主義理想。共產主義是遠大的理想,是未來的事,但也是現實的。應該把我們的現實綱領與最高綱領統一起來,我們根據實際情況採取的每一項措施,應該都是朝著共產主義邁進的一步。不忘實現共產主義的初心,牢記消滅私有制的使命,嚴格履行入黨宣誓的為共產主義奮鬥終生的誓言,踏踏實實地工作,《共產黨宣言》裡“消滅私有制”的莊嚴宣告,一定能夠實現。


[1]《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286頁,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參見《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304頁,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第492頁,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4]《列寧全集》,第31卷,第81頁,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5]《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238頁,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6]《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第269頁,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7]《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第113頁,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8]《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286、293頁,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9]《列寧文稿》第1卷第72頁。

[10]《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239頁,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1]吳敬璉、馬國川:《中國經濟改革二十講》,第3、4頁,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2年版。

[12]吳敬璉在2013年10月16日接受鳳凰網記者採訪的紀錄。

[13]《鄧小平文選》,第3卷。第138頁。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4]《鄧小平年譜(1975—1997)》(下),第1349頁。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4年版。

[15]《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286、293頁。


周新城
察網專欄學者,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社會主義經濟理論與實踐研究。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091213-陶傑:BNO、蠢老鼠

20180506-批判地理達人鄧永成,土地供應與公義的矛盾人,鄧永成寄語學生:當香港被規劃時……

20110508-劉若英:易副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