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06-陳韻文:放下困惑
陳韻文:放下困惑
23:24 6/1/2018
(續上篇)我管自發話,女士困惑的瞧着我緊抓風衣,而我問:那傢伙怎扯到編劇的掩眼法。
「你在《瘋劫》放映後,說《血光鬼影奪命刀》(Don't Look Now)引發靈感,說老外影評要看那電影兩次。在他的《瘋劫》講座,我問,你是否也刻意要我們看兩次。他說你玩掩眼法。」
「什麼。」
「說叔嬸不可能錯認死者是趙雅芝。他教電影又教我們看電影,卻不見阿嬸臨認屍別轉頭,阿叔聞得找到一封利是,已認定死者是趙雅芝。祖母想摸她肚皮也被按住。他又扯到電影和香港警探辦案不認真。哪真要問究竟是你馬虎,抑或你寫警探不中用。開棺驗屍不算認真麼。」
我忍不住打岔:「寫《瘋劫》前幾年,我因為寫CID、ICAC,經常捉着辦案的問長問短,曉得從犯罪心理學着眼,能摸出案情脈絡。那年去香港藝術中心講編劇,不巧因母病要遠行。正好友人途經香港,是犯罪學碩士。我慌忙拉他代堂。
那傢伙若來上一課,今日他邏輯思維清楚一點,不指鹿為馬混淆視聽。你我耳根清淨。」
「他說今日編劇越來越難,你那年代容易瞞天過海。《瘋劫》多錯漏,也風平浪靜。」
「那年代的政府部門銀行工廠沒今天的透明度。78年寫《瘋劫》須翻70年舊報紙。要看顯微菲林、揭塵封檔案、摷倉底紙張、兼請人喝茶問要資料。香港九龍新界離島澳門癲婆尋仔的通街跑。早上六七時出門直踩至半夜才坐下動筆。今日方便,坐在馬桶上也可以從互聯網挖料。當被問到龍虎山雙屍案真相。他說上網可尋。易嗎?他閃避不答。因前後矛盾。因深知以創作之難易衡量劇本好壞。是錯誤判斷。是低端行為。
話音未落,一青年冒身搶問:「那些笑位是指定動作嗎?」
什麼笑位?是誰指定?
「盧國雄和林子祥那兩場戲對劇情交代真個毫無意義?真如他所說剪掉好?」
「對沒看過這電影的人不可能三言兩語分析。那好比畫餅充饑。你們看過的,要問就問真有學問又真有誠意研究的人。千萬別跟錯師,別讓他將反映人性涼薄的細節,說成是笑位。他應請作曲教授講解對位法。依我看,說冗長卻又說剪掉幾秒剪得好。說來說去。這傢伙學過掩眼法。」
「他說善良的趙雅芝不可能兇狠,沒必要回家找驗孕卡。」
前面的人提問,背後又聞竊語:「多年前把許鞍華講的很差。這次卻捧她。一開腔講電影作者論,講不了兩句只顧抨擊劇本。把陳韻文當做作者了。」
我不由得勾起當年寫的一場戲:張艾嘉拿驗孕卡問護士要報告。那當下的難堪際遇,令她聯想趙雅芝可能面對的處境,更感趙悲涼。許鞍華讀兩遍,沒多想就撕掉。後來可又說撕掉的比較好。
至今,我念念不忘被扔掉的另一場戲。趙偷偷去齋堂探望祖母,被暗候她自投羅網的密探發現。趙畏懼,怯匿井邊,四五個尼姑急欲為她解困,紛紛撲赴老井,前前後後如蝙蝠張翼,趙惶恐驚悸,失足墮井。霍霍的袈裟習習掠過祖母陋房外那牆那窗;失明的祖母有所聞,危坐牀沿,孤蝶黯伏肩頭,無依無靠無可托附的祖母,僅僅抓住慘白的蚊帳。
米已成炊的電影改無可改,因檢錯漏而得靈感,而順藤接枝,而蔓生茂葉,若加上記憶中那被遺棄的最後一場,可綴合為不任人恣意剪折的小說,可依我意願記下自己感情影像,毋用因別人錯造的紕漏背負罵名。幾十年前曾與許鞍華提起。鞍搶白:乜你覺得《瘋劫》好咩,值得寫小說咩。我這才知道她可能見我所見──《瘋劫》的缺陷。
近日紛擾再加年來講座中引起的感觸,更令我見重山相隔的迥異。在公在私,新知舊雨似在咫尺,恍眼又遙距天涯。花非花,霧非霧,難覓絕對吻合的波段。
我且以南宋詞人朱敦儒兩句詞開解自己:「不須計較與安排,領取而今現在。」
(編按:本文是作者於2015年4月出席香港電影資料館「歸去來.陳韻文」座談會的答問補遺,原訂刊登於香港電影資料館通訊,惟因人手問題未能刊登。)
(隔星期六刊登)
陳韻文
電郵 :mcwriter@appledaily.com
23:24 6/1/2018
(續上篇)我管自發話,女士困惑的瞧着我緊抓風衣,而我問:那傢伙怎扯到編劇的掩眼法。
「你在《瘋劫》放映後,說《血光鬼影奪命刀》(Don't Look Now)引發靈感,說老外影評要看那電影兩次。在他的《瘋劫》講座,我問,你是否也刻意要我們看兩次。他說你玩掩眼法。」
「什麼。」
「說叔嬸不可能錯認死者是趙雅芝。他教電影又教我們看電影,卻不見阿嬸臨認屍別轉頭,阿叔聞得找到一封利是,已認定死者是趙雅芝。祖母想摸她肚皮也被按住。他又扯到電影和香港警探辦案不認真。哪真要問究竟是你馬虎,抑或你寫警探不中用。開棺驗屍不算認真麼。」
我忍不住打岔:「寫《瘋劫》前幾年,我因為寫CID、ICAC,經常捉着辦案的問長問短,曉得從犯罪心理學着眼,能摸出案情脈絡。那年去香港藝術中心講編劇,不巧因母病要遠行。正好友人途經香港,是犯罪學碩士。我慌忙拉他代堂。
那傢伙若來上一課,今日他邏輯思維清楚一點,不指鹿為馬混淆視聽。你我耳根清淨。」
「他說今日編劇越來越難,你那年代容易瞞天過海。《瘋劫》多錯漏,也風平浪靜。」
「那年代的政府部門銀行工廠沒今天的透明度。78年寫《瘋劫》須翻70年舊報紙。要看顯微菲林、揭塵封檔案、摷倉底紙張、兼請人喝茶問要資料。香港九龍新界離島澳門癲婆尋仔的通街跑。早上六七時出門直踩至半夜才坐下動筆。今日方便,坐在馬桶上也可以從互聯網挖料。當被問到龍虎山雙屍案真相。他說上網可尋。易嗎?他閃避不答。因前後矛盾。因深知以創作之難易衡量劇本好壞。是錯誤判斷。是低端行為。
話音未落,一青年冒身搶問:「那些笑位是指定動作嗎?」
什麼笑位?是誰指定?
「盧國雄和林子祥那兩場戲對劇情交代真個毫無意義?真如他所說剪掉好?」
「對沒看過這電影的人不可能三言兩語分析。那好比畫餅充饑。你們看過的,要問就問真有學問又真有誠意研究的人。千萬別跟錯師,別讓他將反映人性涼薄的細節,說成是笑位。他應請作曲教授講解對位法。依我看,說冗長卻又說剪掉幾秒剪得好。說來說去。這傢伙學過掩眼法。」
「他說善良的趙雅芝不可能兇狠,沒必要回家找驗孕卡。」
前面的人提問,背後又聞竊語:「多年前把許鞍華講的很差。這次卻捧她。一開腔講電影作者論,講不了兩句只顧抨擊劇本。把陳韻文當做作者了。」
我不由得勾起當年寫的一場戲:張艾嘉拿驗孕卡問護士要報告。那當下的難堪際遇,令她聯想趙雅芝可能面對的處境,更感趙悲涼。許鞍華讀兩遍,沒多想就撕掉。後來可又說撕掉的比較好。
至今,我念念不忘被扔掉的另一場戲。趙偷偷去齋堂探望祖母,被暗候她自投羅網的密探發現。趙畏懼,怯匿井邊,四五個尼姑急欲為她解困,紛紛撲赴老井,前前後後如蝙蝠張翼,趙惶恐驚悸,失足墮井。霍霍的袈裟習習掠過祖母陋房外那牆那窗;失明的祖母有所聞,危坐牀沿,孤蝶黯伏肩頭,無依無靠無可托附的祖母,僅僅抓住慘白的蚊帳。
米已成炊的電影改無可改,因檢錯漏而得靈感,而順藤接枝,而蔓生茂葉,若加上記憶中那被遺棄的最後一場,可綴合為不任人恣意剪折的小說,可依我意願記下自己感情影像,毋用因別人錯造的紕漏背負罵名。幾十年前曾與許鞍華提起。鞍搶白:乜你覺得《瘋劫》好咩,值得寫小說咩。我這才知道她可能見我所見──《瘋劫》的缺陷。
近日紛擾再加年來講座中引起的感觸,更令我見重山相隔的迥異。在公在私,新知舊雨似在咫尺,恍眼又遙距天涯。花非花,霧非霧,難覓絕對吻合的波段。
我且以南宋詞人朱敦儒兩句詞開解自己:「不須計較與安排,領取而今現在。」
(編按:本文是作者於2015年4月出席香港電影資料館「歸去來.陳韻文」座談會的答問補遺,原訂刊登於香港電影資料館通訊,惟因人手問題未能刊登。)
(隔星期六刊登)
陳韻文
電郵 :mcwriter@appledaily.com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