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01-60歲邰肇玫:每個人,都需要一個懂自己的「同路人」

60歲邰肇玫:每個人,都需要一個懂自己的「同路人」
十月 01,2018
https://50plus.cwgv.com.tw/articles/index/12870/1


能被別人需要,生命更有價值。

文/蘇惠昭 攝影/日日寫真工作室 圖片來源/財團法人癌症希望基金會提供

「如果你是朝露,我願是那小草。如果你是那片雲,我願是那小雨。終日與你相偎依,於是我將知道,當我伴著你,守著你時,會是多麼綺麗。」

四五年級生的青春回憶,必然有這首施碧梧作詞,邰肇玫作曲的「如果」,那年她們十九歲,帶著這首歌參加第一屆金韻獎創作組比賽,開啟民歌的黃金時代。而被封為「民歌才女」的邰肇玫,十分鐘就可以寫完一首歌,陸續出版過九張個人專輯,創作200多首歌,蘇芮名曲「心痛的感覺」亦是其中之一。

然而,施碧梧之後卻因鼻咽癌逝世於紐西蘭,當時才52歲。得到消息那天,邰肇玫大吼「施碧梧,這麼早,妳不要把我帶走,妳自己在那邊混著!」

可無論如何都想不到,回到台灣的第三年,老天賜給邰肇玫的56歲大禮,也是癌症,以及隨之大翻轉的志工人生。


從志工變成病友,不再旁觀他人之痛苦

邰肇玫2011年時從美國回台灣定居,隔年就加入癌症基金會的志工行列,歲末到醫院做病房關懷,唱歌給病人聽。她愛唱歌,相信歌聲帶走一切煩憂,但是擔任志工面對癌症病人時,心內裡就是有個問號飄來飄去,「幾十分鐘,讓病人輕鬆一下,看一下明星,這樣有用嗎?」

更讓她難受的是,每一句話都必須說得小心翼翼,譬如健康的人常會對病人說:「祝你早日康復!」這句原以為是善意,在病人耳中卻可能聽得刺耳,產生「妳又沒生病,說得輕鬆」,缺乏同理心。


醫院許多病友戴著口罩、打著點滴,都前來聽邰肇玫的歌聲與分享。

一個身體健康的志工應該如何和癌症病人說話,如何旁觀他人之痛苦,邰肇玫一直沒有學會。

直至2014年,她下體經常出血,以為是更年期現象,拖了四個月,最後掉出手掌大的血塊,檢查結果是子宮內膜癌二期,紅血球數低到可能休克,癌症希望基金會的志工自己成了病友,說好的個人演唱會嘎然中止。


把自己最醜的樣子公諸於世卻給予他人勇氣

然而,「為什麼罹癌?為什麼是我?」這類問題邰肇玫從來沒有問過,也不曾害怕,她務實堅強以對。「不過就是生病嘛,就好好治療,把自己交給醫生」。

她開了九小時刀,裝上了人口血管,然後開始進行化療。如果這場病是有意義的,她想,也許就是讓人看到自己如何面對以及如何好起來。

因此,當得知癌症希望基金會需要拍一支紀錄片,記錄病友的心路歷程, 她便主動請纓,告知基金會可以接受拍攝,這就是紀錄她365天抗癌身影的公益微電影「藍色肩膀:病中日記」。

「其實我想不言不語,像貝殼一樣封閉自己。沒有人知道我的心情,不讓人輕易將我靠近……」影片一開始,邰肇玫彈著吉他唱出她病中的創作「藍色肩膀」,透露著曾經痛苦的心情。

其實,要把自己並不那麼好看,甚至可以算醜的一面,如睡覺、化療等公諸於眾,對於愛漂亮的邰肇玫來說,需要非常的勇氣。然而,她為什麼還是願意拍攝?拍紀錄片之於她有三重意義,一,公眾人物的抗病成功具有鼓舞作用。二,拍了紀錄片後,因為要公諸於眾,她可以逼自己當一個模範病人,讓自己吸收許多相關知識。第三點,出於自己的經驗,她想提醒婦女同胞不要拖延,有異樣必須馬上就醫。

果然,紀錄片放映後,有好幾位女性民眾私訊至她臉書,提及自己有出血症狀,素不相識的邰肇玫勸她立刻就醫。或許,這樣就能讓一個生命有機會恢復健康。

拿下化療的頭巾 融化了憤怒年輕病友的心

擔任志工後,仍面臨不少挑戰。

有次她參與病房關懷時,走進病房,遇到病床上一位年輕男子一看到她就翻白眼。但年輕男子的父母立馬靠過來,越過一旁的醫生和護理師,卻抓起邰肇玫的手,「請妳救救我兒子!」走進病房前,邰肇玫聽見裡面傳出乒乒乓乓摔東西的聲音,知道自己要面對的是一個不甘心「為什麼是我?」的憤怒病人。


邰肇玫進行病房探望。

那時,邰肇玫才結束化療兩個月,,全身的浮腫尚未褪去,掉光的頭髮也還沒完全長出,癌症希望基金會幫她設計了一款漂亮的頭巾綁在頭上。。

剎那間一個念頭閃過,是沒有辦法中唯一的辦法了,她猝然扯掉頭巾,露出一圈深深的印痕和只有微微細毛的光頭,以溫暖的口氣對翻白眼的年輕人說:「底迪,你看,阿姨也是病友,我才做完化療,幾個月前阿姨也和你一樣躺在床上」

拿下頭巾那一瞬,基金會的志工都哭了出來。

年輕人的憤怒似乎得到了緩和,邰肇玫抓緊時機勸告底迪,不要讓父母擔心,好好的接受化療,「半年以後,說不定就是你來病房做志工鼓勵病友!」

以前,她覺得自己以健康之身,祝病人「早日康復」會給人壓力。現在,可以理直氣壯的對翻白眼的底迪說:「要趕快好起來,早日康復,就和我一樣!」

不當所謂愛心大使 只是病人的「同路人」

其實,志工人生與邰肇玫的性格,相距甚遠,互不相容。

邰肇玫清楚自己的內在有一大片「很野」,討厭受拘束,追求自由自在,喜歡和朋友瘋一瘋鬆一鬆,喜歡酒後的微醺。

她拒絕被定位成為一種制式散播希望散播愛的「愛心大使」形象,必須善良、正面、積極、善於鼓勵,或變成一本正經的教官。她笑著說,「萬一哪一天我頹廢了怎麼辦?不能原諒自己呵」

可是,即便如此,為何她還是願意繼續當志工?

一個輕鬆一個嚴肅,邰肇玫有兩個答案。

「如果不做志工,除了唱歌,我大概會天天躺在床上,廢人一個」這是輕鬆的那一個。

嚴肅的答案是,醫療之外,邰肇玫發現,病人還需要另一個病人,一個自己也經歷過的同路人。

她努力做好志工應該做的事。面對多數為婦癌患者的病友,她用自身的經驗努力傳播正確的治療程序,譬如說若有使用中藥一定要告知醫生,不可亂傳偏方,自己在過程中也得到許多知識。

她參加美麗守護班,這是基金會為服務化療而容貌改變的病友所設計的課程,邰肇玫上場教大家怎麼樣把帽子戴到最好看,如何搭配頭巾才有活力,老師學生笑聲不斷。

看似在助人,其實是被別人幫助

每一次的分享會,時常都在與病友擁抱中結束。當有人過來擁抱她,說「你是我的太陽」的那一刻,邰肇玫心中的快樂難以言喻,不是她做志工在幫人家,而是人家在幫她,給了她快樂。無論有病無病,人的生命都有限。如果能被人需要,此生豈不更有價值?

2014年至今,從北到南,癌症希望基金會幫邰肇玫舉辦多場分享會,剛開始連搭高鐵她都會想吐,現在已經正常,容光煥發,化療導致的水腫也消失了,實在看不出是個生過大病的人。在助人的動力中,自己的狀況也愈來愈好了。



生病了人總是會徬徨,但陪伴後就會不一樣。看見病友真實的笑容,邰肇玫也感染了這份快樂。
其實大多數時候,她根本忘了自己是志工,只是一個和大家一起找到「面對明天的勇氣」的人。明天會如何,沒有人有答案,但有一群一起面對明天的病友,邰肇玫非常幸福,「比生病以前的我更健康」。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091213-陶傑:BNO、蠢老鼠

20180506-批判地理達人鄧永成,土地供應與公義的矛盾人,鄧永成寄語學生:當香港被規劃時……

20200129-楊天命:致習近平總書記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