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20-林榮基:寫在《定風波》公映前

林榮基:寫在《定風波》公映前
20.10.18


幾日前觀看,在現場談過一下,明晚港台電視「獅子山下」首播,還想補充幾句。大約三四月份,編導陳上城先生傳來初稿,着我提點意見,對於電影,我是門外漢,當然不敢班門弄斧,只能對某些人和事,談一點感受。我先舉些例子。幾年前習近平訪美,新聞報導出現片斷,有大陸人攔截車隊,試圖鳴冤吶喊,被警察抬離現場,那些人都舉着五星旗,我看着覺得難受。這種情境多次出現。印象中,前些時維權老兵上訪北京,同樣拉起橫額,表示支持中央,希望懲治貪官污吏。我想,不但看在外國人眼裏,即便多數海外華人,也覺得奇怪,如果對共產中國有多點了解,不難明白,剝奪、侵害人民權利的,正正是你們的政權,怎麼不譴責,反倒支持起來的?

我想說的就是這點。《定風波》裏的人物,都是受害者。倘若我們責備受害者,豈不都成了加害者?可以說,所有戲中人物,全是高牆下的雞蛋。儘管雞蛋常以為是高牆。想想在中國的大監獄裏,誰能有自由?那怕押解我回來的史先生和陳處長,他們有嗎?無疑,驟眼看來,他們都有黨給予的公權力,但也僅僅是國家名義,個人權利同樣被剝奪,只能聽黨的話,照黨的命令做,自身也喪失了人權,說到底,還是受害者。看看那個失蹤的國際刑警主席,以前的公安部副部長,曾擁有國家權力,風光一時,下場怎樣?現在好了,他過去以國家權力,戕害多少人家破人亡,現在輪到他自己。有人說過,以國家名義,可以合法殺人,我們等着看吧,幾時有人自食其果。


《定風波》劇照

第一次看初稿,引起我注意的,當然是戲名。幾次見面,都忘記提,首映那天,問編導,釋疑。對於蘇東坡的《定風波》,相信許多人讀過,短短幾句,不妨引錄: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却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情。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餘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詞。)
說來也巧合,我被關押時,好不易求得書來讀,當中一部詞選,有蘇東坡的,為了排遣孤寂,也藉此忘卻痛苦,不止《定風波》,還有一首《臨江仙•夜歸臨皋》:

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仗聽江聲。
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却營營。夜闌風靜縠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
我唸呀唸,日日夜夜,借口跟看守說,有些認罪台詞未熟,要紙筆,結果連白居易《琵琶行》都默背下來。我抄呀抄,日日夜夜,居然像悔過書和認罪書,滾瓜爛熟。


《定風波》劇照

我明白編導借詞寄意,見戲名,就曉得。但那時,當我沉醉在蘇詞的世界中,沒想等着我的,是更大的磨難和侮辱。兩個北京派來的專案組員,用文革式批鬥,輪番咒罵,直到我從惘然中驚醒,即使未吃過文革苦頭,從此卻深有體會。所謂一派打一派,無非就是以國家名義,互相殘殺,那怕鬥臭父母,也是一樣。幾十年過去了,有許多人反思文革,前不久,在《消失的檔案》六七暴動紀錄片,映後座談,有些朋友說了看法。總覺得諉過毛澤東,或歸咎於人性,實不足取,鮮有人觸及文化。想想我們的文化——我指的是傳統文化,早就成為國家學說,都幾千年了,只有「國家」與 「家國」觀念,沒有個體,蔑視人權;一個沒有人權的地方,文革只會遲早重現,也許換另一種方式。

我期望《定風波》引起關注的,不僅是一件事、幾個人的遭遇,還牴觸到甚麼紅線,都不夠,而是讓人更深入地思考,到底為甚麼會發生的?


林榮基 2018/10/20 晨

《獅子山下2018》逢星期日,9pm #港台電視31 / 31A播映


請加入成為眾新聞的月費訂戶,長期支持我們的工作。所有訂戶都可以收到我們的「每周時事」通訊 。

月費訂戶網址:hkcnews.com/aboutus/#subscribe

博客 | 林榮基
【林榮基・基叔帶你逛書店】香港書店說多不多,大大小小書店沒有一百,都有七八十家--包括那些二、三十年前已執笠,或快執笠的。除了帶大家去書店介紹書外,基叔有時會帶讀者逛書店舊址,講一些書店的掌故、趣聞。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091213-陶傑:BNO、蠢老鼠

20180506-批判地理達人鄧永成,土地供應與公義的矛盾人,鄧永成寄語學生:當香港被規劃時……

20200129-楊天命:致習近平總書記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