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02-明報:【一路向東】黃耀明.廿八年後.在新宿Loft,未完的東京夢

明報:【一路向東】黃耀明.廿八年後.在新宿Loft,未完的東京夢
撰文: 關震海
攝影: 周耀恩
02 Oct 2018


松板屋中 那東京夢
聖子變作了 舊時路標
……

幾多信仰 今天已不再絕對
幾多個偶像 熱潮未減退
好比過客 騷擾你的恬睡 你又老了幾歲

──《下落不明》

shin01黃耀明(下稱:明哥)2011 年推出的 《下落不明》,由黃偉文填詞。填上了香江八、九十年代年輕人對外國的文化想像,當中標示的東京夢,也是香港樂壇未完的東京夢。隨黃家駒 1993 年 6 月在日本的舞台意外墮下身亡,在日本的香港歌聲、回歸後的文化想像,恰似「明哥」的歌名一樣──下落不明。

今年 10 月,黃耀明再踏上東京舞台開演唱會,回首上次踏上日本舞台,已是廿八年前在東京舉辦的《亞洲音樂節》。當年很多歌手都憧憬進入亞洲 Band 壇龍頭的日本市場,明哥回想當日演唱英文版《天問》,心情雀躍又緊張,因為「當年達明一派真的有一刻,想打入日本市場」。

1991 年輪到 Beyond 應邀參與《亞洲音樂節》,1992、93 年連續發行《This is Love》、《超越》兩隻專輯,令日本樂迷見識香港 Band Sound。可惜後無來者,明哥今年再到東京,他說不是想去日本「發展」,原因純粹:「如果說大陸是香港樂壇最大的 market,去不到(內地)才去其他地方,這是消極的,其實從來都應該要 explore 不同地方,從來都應該要試。」

明哥對當年赴東京演唱的記憶模糊,他說寫真集《四百擊》可能是1990年在東京留影。
今次在東京演唱,明哥沒有作任何宣傳。


世界互聯 主動東遊

東京曾是亞洲歌手夢寐發展的地方,七十年代鄧麗君、歐陽菲菲,都是日本樂壇站住腳的大姐。今日日本樂壇大門開放,Pop music 多了韓流,東方神起可以進入紅白。

明哥說今次試的不只是「東京」這個地方,也不是「試金」,試的是香港音樂的文化領域。「以前我們做歌手,只能不斷等待,被動的。張國榮有陳淑芬;王菲有陳家瑛搭通天地線,我們沒有呀。現在錄音與發行科技進步了,我們可以主動一些。」

明哥創辦的「文藝復興」,帶領新進獨立樂隊到外國演唱,年輕歌手身兼經理人,主動找機會,自行聯絡日本與台灣不同音樂人,爭取在當地做 Live。這種主動性反而啟發了明哥「其實這些機會,今日網上已經找到了,我為何不行?」

wong01明哥享受音樂,他認為音樂不應該有國界,香港的音樂可以走多遠便多遠。


從頭開始 觸不到的「紅線」

今日內地「紅線」愈來愈多,連內地的本地樂隊也處處受到掣肘。「最近大陸有隊樂隊,叫『反骨』樂隊,上面話名字不行,現在改為『正骨』樂隊。」明哥苦笑道。他 2011 年有首歌叫《下流》,內地當局硬巴巴將之改為《逆流》。以前的音樂在內地腳踏鋼線地發展,雨傘之後北方乾脆向某些音樂人封門,此路不通,明哥依然鼓勵樂隊要繼續北上。「由頭到尾,我不能回內地,我都覺得是他們的損失。但是,我認為對民主有冀望的音樂人都應該回去。有文化交流,才可以薰陶內地。我無後悔我所做的,因為選擇行這一步,我覺得較重要的。」

今日獨當一面的樂隊與歌手往外跑,雞蛋蒸肉餅去冰島;觸執毛去濟州;何韻詩去英國演唱,明哥說今日音樂人往外去,歌聲不局限於滿足當地的「唐人」,而是去本地 Live House,唱給當地人,印證音樂其實可以走得很遠。

對於今日的歌手,發行一首歌或唱片,已經保障不了他們的收入,而且在主流媒體已找不到舞台,辦演唱會成為主要收入之一。明哥對此,坦言有危便有機,今日歌手與創作人的網上收益已經「令人不明白歌手可以收到幾多錢」,演唱會成為了最直接與歌手溝通的機會,也可以保障樂隊的收入,起碼知道收多少。

「由頭再來,係好好玩。Nothing to lose,這條路,不嘗試,不會有。」面帶倦容的明哥笑言,人生走到這段路,仍可以用「重新出發」的心情。今次由明哥出動叩門,聯絡當年日本相熟的音樂朋友,成事便決定只有他與音樂人蔡德才赴新宿 Loft,減低成本,期間亦沒有接受任何訪問。明哥說,一切從「輕」,只希望往後每一年在日本可以演唱一次,做個示範,令其他音樂人都知道,香港音樂可以有其他想像。

今次舉辦場地是有四十二年歷史的新宿 Loft,該處孕育地下樂隊無數,至今仍是日本 Rock 壇朝聖之地,會場可容納三百名觀眾。明哥說演唱會人數不論「大」與「小」,縱使不知觀眾是華人,還是日本人,從心演出,便是享受。廿八年前,明哥戰戰兢兢的演唱英文版《天問》,今次 Full Show 90 分鐘,可能只唱一首日文歌《風雨同路》。


新宿Loft日本搖滾搖藍

新宿 Loft 是地下樂隊的發源地,至今仍是 Band 壇朝聖之地。
Loft 被喻為 Live House 老舖,不少七十年代在 Loft 發迹的歌手都喜歡回到 Loft 獻唱。八十、九十年代包攬廣告名曲的山下達郎,兩年前趁新宿 Loft 四十周年回到場館開演唱會。大會將原本三百座位,加至五百位,最後有六萬人爭票,反應空前熱烈。

Loft Live House 成為搖滾樂追捧的場地,一切追溯至七十年代。七十年代初,日本歌迷普遍不接受日文歌,日本的搖滾樂隊與歌謠歌手流行翻唱英文樂隊的名曲。1979 年西田秀樹一首改遍自《YMCA》的《YOUNG MAN》取得空前的成功,樂壇這股日文本土風,早在七十年代初靠 Loft Live House 奠定基礎。

1971 年 3 月, Loft 為了推動本地音樂,東京都先開辦「烏山 Loft」,接受本地樂隊唱日文歌;繼而有「西荻窪 Loft」、「下北沢 Loft」。1976 年 10月,Loft Live House 擴展到西新宿,成為Rock壇的基地,承接七十年代日本年輕搖滾樂隊的風潮。 西新宿作出了很多新嘗試,破天荒現場直播,定期舉辦新 Band 表演,七十年代標誌性的創作人如細野晴臣、大瀧詠一、松本隆與鈴木茂等努力創作,提升搖滾歌曲的質素,燃點Loft Live House的熱潮。

至 1999 年,西新宿 Loft 移至歌舞伎町現址,日本搖滾樂同時去到 BOOWY 的高峰,受到網絡的影響,樂迷對 Live House 的熱情已不再,但新宿Loft至今仍是日本歌手朝聖之地。

【一路向東 文化想像】專題文章
1.動作片以外的觸動 《29+1》女人關口 日本全國通行

2. 港產小說家連登推理榜首 日本讀者好奇: 誰是陳浩基

3.《實驗品家庭》動畫化 90後成名作登陸東京電視台


final-version

Hashtag:黃耀明/Live House/一路向東/文藝復興基金會/新宿/日本/音樂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091213-陶傑:BNO、蠢老鼠

20180506-批判地理達人鄧永成,土地供應與公義的矛盾人,鄧永成寄語學生:當香港被規劃時……

20200129-楊天命:致習近平總書記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