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03-德國之聲中文網:憶六四,義工回顧29年漫漫長路

德國之聲中文網:憶六四,義工回顧29年漫漫長路
20180603


每年一進五月下旬,不少香港人的心里就開始泛起陣陣漣漪。今年距離1989年6月,足足29個年頭。那一年,百萬香港人上街游行集會、聲援國內民運,這成了一代港人的集體回憶。

張賢登29年來不間斷地參加六四紀念活動

(德國之聲中文網)29年,支聯會六四悼念活動從無間斷。當天的百萬參與者,今天卻因為不同的原因,走上不同的軌道,對六四悼念換上不同的態度及響應;一部人已經換了政治航道,對六四悼念慬慎回避;更多的人,心里沒有忘記,卻在不一定參予的狀態下,渡過酷熱的五六月天。


29年風兩不改

對支聯會的義工們來說,每年5月下旬,雙腳便自動歸位。29年來,從沒間斷,風雨不改。張賢登是義工糾察,除了89后頭几年沒有參加晚上集會外,其余時間,每一年支聯會的游行及晚會,都一定有他的蹤影。

張賢登是六十后土生土長的香港人。他本是一名小學敎師,教了十多年書,現在從事雇員培訓的工作。一九八八年就讀師范學院時,正值學運低潮,他當上了學聯主席。八九年遇上北京學生運動,也正式擠進政治漩渦,從此生命與六四事件緊扣在一起。張賢登說,89年他學懂了唱《義勇軍進行曲》、《血染的風釆》及《國際歌》。89年4月,胡耀邦逝世,他和同學們罷課,又在新華社門外絕食几天,教他感動的是老師們都跑來支持及慰問他們,又協助他們順利畢業。期后,百萬香港人上街游行集會,"香港人與內地同一脈搏,是真真正正的血濃於水!"張說,89民運也是香港市民最團結的時候,令他十分懷念。


血濃於水薪火相傳

6月4日那一個晚上,張賢登留守在學聯辦公室,以僅有的通訊設備--傳真機發送國內示威學生的最新消息,突破新聞封鎖。那一幕,盡管已隔了29年的時空,卻仍然是這般的真實及深刻,"那一個晚上我沒有時間哭,我把悲傷化成力量,通宵達旦地發送訊息。"

當年的熱血青年,今天已是年過50的中年人。然而,訪問一刻,一觸及天安門母親,六四29年未平反的時候,張賢登雙目通紅,努力地壓抑着情緒,良久不能說話。也就是這一顆單純的信念,驅使他29年、風雨不改的參予六四悼念活動。張賢登強調,每年平均有十多萬人走出來參加悼念活動,對中國六四家屬、維權人士是一個不離不棄、振奮的支持。敎他感動的,是許多義工像他一様,29年風雨不改,從不缺席,有些更是八十多歲的長者。

張賢登有一對十多歲的子女,近年支聯會六四悼念活動,他都帶他們來擔任大會糾察,讓他們親身體驗,又鼓勵他們自己上網,尋找六四曆史真相。"我希望是,有一天自己老了走不動了,他們自己也要來。"張賢登盼望這一顆堅持能夠薪火相傳。

89民運那一年,盧偉明才十四歲,是一名中學生,跟着老師參加六四游行及集會。這是他第一年參加社會運動,從此,他便與支聯會及六四悼念活動結下不解之緣。那一場運動,他一直思考着一個問題,"為什么政府要殺人?"這一個問題,29年后仍然找不到答案,他堅持政府殺了學生,如果不道歉,他就誓不罷休。這一份的執着與堅持,使他29年風雨不改,契而不舍的參予六四悼念活動。2011年,他還當上支聯會常委,委身籌辦及參與各項悼念六四的活動。

89民運那一年,盧偉明才十四歲,跟着老師參加六四集會。如今他是一名中學老師


解說曆史真相

當年年輕小伙子,今天是一名中學老師,教授通識科。課程內一部分觸及中國現代曆史,包括中國改革開放,也會涉及六四事件。作為通識科老師,盧偉明認為,要把曆史全面的真相,正反方向灌輸給同學們充份思考。因為,今天的中學生,全部都在八九后、二千年后出生,沒有經曆六四事件,對他們來說,六四遙不可及,如果不讓他們清楚明白,這一段重要曆史便會留白。當他解讀六四事件時,學生恍然明白,原來這一段曆史,是上一代的香港人,甚至包括他們的父母都曾經曆的事情。

盧偉明坦言,每年參加支聯會悼念活動的人數有高有低,然而,無論人數多寡,參予者那一股熱情、不變的堅持,常敎他感動不已,就像2012年,六四集會開始不久,便下起傾盆大雨,然而市民仍然堅持不肯離去,整個晚上,雨水與淚水交熾,場面感人。也因此,他承願,一生都會堅持參與六四悼念活動,直至六四平反為止。


德國之聲中文網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091213-陶傑:BNO、蠢老鼠

20180506-批判地理達人鄧永成,土地供應與公義的矛盾人,鄧永成寄語學生:當香港被規劃時……

20200129-楊天命:致習近平總書記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