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14-安裕:一意孤行,無視民意

安裕:一意孤行,無視民意
2019年06月14日
東西南北


103萬男女老幼冒着烈日從銅鑼灣維多利亞公園走到金鐘的翌日,林鄭月娥仍然堅拒不撤不緩《逃犯條例》修訂;三天之後,金鐘一帶爆發警民激烈衝突,警察開槍催淚彈橫飛鎮壓,多人頭部中彈受傷。這樣之下,若稱社會還接受「大和解」之說、仍認為特區政府會聆聽民眾聲音,那就未免太過不明當下的香港。修訂《逃犯條例》之後,經此一役的香港,將是難以回到從前。

林鄭月娥強推《逃犯條例》修訂觸動百萬人上街的意義,不單是數字上,更是這103萬人代表的多階層和跨世代態度。從天后到維園,怡和街至天樂里,最後是修頓到金鐘,漫漫長路萬千足印,摩肩接踵人海裏的對話,凸顯從80年代《中英聯合聲明》迄至今天的香港感受。遊行人群年齡層兩極突出,滿頭銀髮的默默向前走,他們的生命曾經歷過「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承諾,歷史在他們的人生裏,不是道聽途說而是親眼目睹。6月9日,夏令艷陽當頭汗流浹背,老人以自己身體向《逃犯條例》修訂提出最強烈抗議。


母子比喻盡顯傲慢

年齡層的另一端是年輕一代。有坐在嬰兒車的兒童,有與大人牽手同行的小學生,也有上了中學的同校好友。1984年簽署的《中英聯合聲明》對他們來說猶如上古史,1997回歸是出生前的遙遠舊事,然而他們都因為反對《逃犯條例》修訂,走上這一條香港民主大路。這一課公民教育,也許不在考試範圍,或者只是課堂上一掀而過的某一頁,但就在七小時的步程當中,前頭傳來的口號響如雷鳴,遊行人士的怒氣之言一一入耳。這一課不必工作紙也毋須做習作交功課,卻是深深印在他們對我城前世今生的認知當中,直至永遠。

事態發展到6.12事件,林鄭月娥更是責無旁貸,是《逃犯條例》修訂把香港推到火山口邊緣。面對22年來最深重的政治危機,特區政府沒有稍歇腳步,停一停想一想緣何七名前局長等高官聯署要求及早撤回《逃犯條例》修訂,為何宗教領袖促請林鄭月娥以和諧為重。可是,這些訴求在過去幾天有如泥牛入海,杳無蹤影。聲聲追求社會和諧,卻始終不肯走出達致真正和諧的第一步,未來特區的管治怎樣改善,答案林鄭月娥應該心知肚明。從6.12當晚的電視講話可見,林鄭月娥未因民意民情改變立場,社會累積的怨氣無以消解,她這一任餘下三年任期將是如何情狀,此刻已是可思過半。

特區政府這種思考模式確實令人詫異。6月9日到6月12日,短短四天96小時之間,先是103萬人上街示威,由烈日當空走到夜色深沉,反送中聲音響徹雲霄;其後是「六一二」金鐘鎮壓示威,鬧巿變戰場,一切全因強推《逃犯條例》修訂。可是,林鄭月娥「六一二」當晚的解說,以母子關係比喻,「如果我的兒子都這樣,我每次都只是遷就他,短時間內母子關係好好。但當小朋友成長,因為我縱容他這些任性行為,他有後悔,為何當時媽媽不提醒我?」如此回答,盡顯傲慢心態,與之前的回應一脈相承,只會令民眾更為憤怒。


管治威信無從說起

《逃犯條例》修訂引起對特區政府合法性的質疑,103萬人上街,是回歸後最多的示威人數,佔香港總人口約七分之一,成為當日國際大事,各國傳媒紛以大篇幅報道。事件燃燒下去,不僅香港巿民,在港外國僑民對個人安全的擔憂、在港外資企業對投資前景的憂慮,這都不是「母子論」或指稱他人「不理解」就能紓解。從美國國會眾議院議長佩洛西的聲明可見,美國最大的關切是8.5萬在港僑民的安全,以及在港美國企業會否因而受影響。美國白宮顧問康韋則說,特朗普在月底的大阪G20𥧌會,可能向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香港問題,顯示《逃犯條例》修訂或會成為中美貿易戰議題,這亦是民主共和兩黨的共同關切。除了美國,中國另一主要貿易與外交夥伴歐盟也有類似憂慮;回答橫跨大西洋兩岸的質疑,毫無疑問,責任是在林鄭月娥身上。

從103萬人上街到金鐘衝突警察鎮壓,以至外國陸續表態嚴重關注,《逃犯條例》修訂成為香港內部、中國與歐美、香港與歐美三者的炸彈。儘管有稱北京態度強硬,即使如此,林鄭月娥作為特區之首,必須負起全部責任,拆除這一炸彈。否則的話,外資信心雙雙流失,內部管治災難頻生;必須指出的是,103萬人上街的政治能量絕不可低估,年輕一代的反對力量更是不容小覷。若是特區政府一意孤行,無視民意,堅拒撤回《逃犯條例》修訂,越來越多衝突與對抗難以避免,如此之下,所謂管治威信,更是不知從何說起。


安裕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091213-陶傑:BNO、蠢老鼠

20180506-批判地理達人鄧永成,土地供應與公義的矛盾人,鄧永成寄語學生:當香港被規劃時……

20200129-楊天命:致習近平總書記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