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23-綠色生活:全民記錄,香港瀕危珊瑚魚
綠色生活:全民記錄,香港瀕危珊瑚魚
2019年6月23日星期日
(受訪者提供)
【明報專訊】「Just keep swimming!」動畫《海底奇兵》的藍吊魚Dory經常說着這口頭禪,以鼓勵小丑魚同伴Nemo提起精神,一起暢遊七彩大堡礁。雖然香港沒有大片珊瑚礁,但珊瑚魚種類卻不少。一班熱愛潛水的香港人過去5年做的珊瑚魚普查,發現香港有近400種珊瑚魚,佔全球6300種珊瑚魚的6%!
可惜的是,不少珊瑚魚曾常見於香港水域,但因過度捕撈等原因,現幾近絕迹,包括蘇眉、香港紅斑等。發起調查的海洋保育組織Bloom Association海洋生物研究員佘國豪(Stan)稱:「很多人問香港珊瑚魚多了還是少了?我答不到,因為根本沒有紀錄。」因此,組織將於26日(周三)推出網上珊瑚魚民間資料庫,以後有數據可比較。他們亦歡迎市民自行上載珊瑚魚資料,一起推動海洋保育。
1. 十大常見珊瑚魚 小丑魚上榜
根據漁農自然護理署定義,珊瑚魚是指那些一生或部分時間生活在礁岩一帶的魚類,在香港水域,珊瑚群體生長在沿岸的礁岩地區,並以東面水域的珊瑚群落特別茂盛,提供食物和棲所給各種珊瑚魚。漁護署指出,香港珊瑚魚的品種較夏威夷多,並與海南島相近。「最簡單的辨識方法是,餐廳最貴的魚就是珊瑚魚,例如石斑、蘇眉、龍躉就住在珊瑚區。」
組織2004年起發起「114°E香港珊瑚魚調查」,聯同逾100名潛水員、前漁民、攝影師等義工到香港東面水域潛水考察,累計在海底花了逾17萬分鐘(約2942小時),記錄珊瑚魚蹤影和生態。統計出本地十大常見珊瑚魚名單,首名是俗稱黃尾石剎(學名斑刻新雀鯛),遇見機率達八成,而港人熟知的泥鯭和小丑魚亦榜上有名。
「香港有趣之處是由於海水能見度低,但珊瑚偏偏要靠陽光,因此很淺水亦能看見珊瑚,甚至有些會外露,浮潛基本上已可見到珊瑚魚,不像菲律賓深至30米才看見。」他續指出,香港有冬天和夏天,而且水域分為東西兩面,東面海水較清有珊瑚;西面是鹹淡水交界,加上香港有200個島,令香港的珊瑚魚物種極多元化。
2. 龍躉蘇眉愈來愈少
Stan修畢香港大學生態學及生物多樣性學碩士課程,他憶述讀書時總會聽到香港常見海魚品種,「我會潛水做研究,既然這些是香港常見海魚品種,但我又不常見到。究竟是我潛水潛得少?還是找不到牠們呢」?他翻查文獻,驚覺本地甚少海洋研究,關於本地珊瑚魚的學術研究只有3份,「我們如此靠海,漁業曾是香港經濟命脈,因此1940、1950年代本已有很多關於漁業的研究。但後來漁業式微,不再是研究重點,加上昔日潛水成本高昂,所以港人對珊瑚魚認識甚少。有人曾說我們對宇宙的認識多於海洋」。
他發現1960年代以前香港一些常見珊瑚魚,例如各種石斑與笛鯛魚,現已近乎絕迹。「香港紅斑因香港曾經有很多而命名,但現在已經見不到,因為以前沒有限制捕獲的尺寸,亦沒有教育漁民保育。」Bloom海洋項目管理人何嘉欣(Kathleen)補充,潛水多年她見過蘇眉僅一次,「本身很喜歡蘇眉,覺得牠的樣子很靚,可以長到很大條,亦知道其售價昂貴。後來聽到有人說,再之前在香港水域見到蘇眉已是10年前」。據網上資料,70年代香港漁民開發香港東南170公里的東沙,蘇眉是東沙海域常見的魚種。但由於多年來被過度捕撈,蘇眉現已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列為瀕危物種。世界自然基金會製作了一張環保海鮮清單,以紅黃綠色分類常見海鮮食用建議,建議港人避免進食紅色名單,即芝麻斑、龍躉等。
3. 如何確定新品種?
組織在2016年和2018年,分別發現並發表了4個和15個在香港水域未有紀錄的珊瑚魚品種,周三發布會將公布至少3個新珊瑚魚品種。「如何確定是否新品種,首先要參考附近海域,台灣海域在香港上方,中國在香港下方,如果台灣和中國都有紀錄過類似品種,就有機會到來香港。」Stan說。不過,就算新發現的魚,亦有機會是被人放生,不應該存在於太平洋水域,故不會列作香港新魚類別,「好像我在香港見過《海底奇兵》的擬刺尾鯛(俗稱藍吊)Dory,香港並不屬於藍吊的天然分佈區域,所以牠不可以列作香港新品種,將資料交給香港大學的專家小組詳細研究」。
4. 放生擾生態 人工品種不怕人
Stan提及發現人工繁殖的沙巴龍躉,「由花尾龍躉和老虎斑人工混種而成,可說是一條人工怪物,人工繁殖的品種問題在於牠在野生繁殖不到,但放牠在野外,又會和本地魚爭東西吃,導致生態不平衡」。他說潛水時見到的本地魚特別機警,見人就走,怕被捉。「但人工品種有時反而會走近人,覺得會有東西吃,不怕人,所以看牠們的行為亦是另一種方法,來判斷新物種。」
Stan又分享一些有趣的調查發現,例如竟然在香港水域發現吞拿魚;而有些魚幼年時樣貌跟長大後很不同,「例如黃色火燒腰(學名雙帶黃鱸),成長得愈大,背鰭的幼絲就愈縮愈短」。何嘉欣補充:「黑麻麻的烏絲斑是香港常見的魚之一,但牠的幼魚卻是半黃半紫,很難相信是同一種魚。在海底影了這條黃紫色的魚很久,並問其他專家,才知道原來黃紫魚就是烏絲斑的幼魚。」為何珊瑚魚的模樣經常改變?Stan指出一些科學家理解,可能是大自然界保護幼魚的法則,「我們吃烏絲斑,捉魚時亦追逐這種黑麻麻的魚,但捉到黃紫色的魚,會猶豫,吃不吃得呢?」
5. 設海洋保護區禁捕
是次調查目的有三:一、更新香港珊瑚魚種類,讓日後有數據可比較。「即使是大如國際權威魚類資料庫FishBase網站,對南中國海魚類的資料和照片都甚為缺乏,很多相不是死魚就是乾涸。」Stan解釋。二、供香港政府環境評估時作為基線參考,改變現在有工程才做生態調查的方式,例如他們在果洲、牛尾洲等地各自找到200個珊瑚魚品種。三、期望標示香港不同海域的珊瑚魚分佈,讓政府設立海洋保護區作參考。他說,香港最特別的『海洋常客』其實是垃圾,「見到一系列蘋果產品,近來見到無人機,其實是要咩垃圾有咩垃圾,大如冷氣機、馬桶,我總是想不明白這些如何丟落海?」珊瑚魚如何在夾縫中求存?「陸地有40%郊野公園受保護,海洋保護區則小於5%。大海與陸地不同,不能夠關門設界,因此設立海洋保護區禁止捕魚是最有效的保育方法。」
文 // 彭麗芳
圖 // 受訪者提供
編輯 // 蔡曉彤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2019年6月23日星期日
(受訪者提供)
【明報專訊】「Just keep swimming!」動畫《海底奇兵》的藍吊魚Dory經常說着這口頭禪,以鼓勵小丑魚同伴Nemo提起精神,一起暢遊七彩大堡礁。雖然香港沒有大片珊瑚礁,但珊瑚魚種類卻不少。一班熱愛潛水的香港人過去5年做的珊瑚魚普查,發現香港有近400種珊瑚魚,佔全球6300種珊瑚魚的6%!
可惜的是,不少珊瑚魚曾常見於香港水域,但因過度捕撈等原因,現幾近絕迹,包括蘇眉、香港紅斑等。發起調查的海洋保育組織Bloom Association海洋生物研究員佘國豪(Stan)稱:「很多人問香港珊瑚魚多了還是少了?我答不到,因為根本沒有紀錄。」因此,組織將於26日(周三)推出網上珊瑚魚民間資料庫,以後有數據可比較。他們亦歡迎市民自行上載珊瑚魚資料,一起推動海洋保育。
1. 十大常見珊瑚魚 小丑魚上榜
根據漁農自然護理署定義,珊瑚魚是指那些一生或部分時間生活在礁岩一帶的魚類,在香港水域,珊瑚群體生長在沿岸的礁岩地區,並以東面水域的珊瑚群落特別茂盛,提供食物和棲所給各種珊瑚魚。漁護署指出,香港珊瑚魚的品種較夏威夷多,並與海南島相近。「最簡單的辨識方法是,餐廳最貴的魚就是珊瑚魚,例如石斑、蘇眉、龍躉就住在珊瑚區。」
組織2004年起發起「114°E香港珊瑚魚調查」,聯同逾100名潛水員、前漁民、攝影師等義工到香港東面水域潛水考察,累計在海底花了逾17萬分鐘(約2942小時),記錄珊瑚魚蹤影和生態。統計出本地十大常見珊瑚魚名單,首名是俗稱黃尾石剎(學名斑刻新雀鯛),遇見機率達八成,而港人熟知的泥鯭和小丑魚亦榜上有名。
「香港有趣之處是由於海水能見度低,但珊瑚偏偏要靠陽光,因此很淺水亦能看見珊瑚,甚至有些會外露,浮潛基本上已可見到珊瑚魚,不像菲律賓深至30米才看見。」他續指出,香港有冬天和夏天,而且水域分為東西兩面,東面海水較清有珊瑚;西面是鹹淡水交界,加上香港有200個島,令香港的珊瑚魚物種極多元化。
2. 龍躉蘇眉愈來愈少
Stan修畢香港大學生態學及生物多樣性學碩士課程,他憶述讀書時總會聽到香港常見海魚品種,「我會潛水做研究,既然這些是香港常見海魚品種,但我又不常見到。究竟是我潛水潛得少?還是找不到牠們呢」?他翻查文獻,驚覺本地甚少海洋研究,關於本地珊瑚魚的學術研究只有3份,「我們如此靠海,漁業曾是香港經濟命脈,因此1940、1950年代本已有很多關於漁業的研究。但後來漁業式微,不再是研究重點,加上昔日潛水成本高昂,所以港人對珊瑚魚認識甚少。有人曾說我們對宇宙的認識多於海洋」。
他發現1960年代以前香港一些常見珊瑚魚,例如各種石斑與笛鯛魚,現已近乎絕迹。「香港紅斑因香港曾經有很多而命名,但現在已經見不到,因為以前沒有限制捕獲的尺寸,亦沒有教育漁民保育。」Bloom海洋項目管理人何嘉欣(Kathleen)補充,潛水多年她見過蘇眉僅一次,「本身很喜歡蘇眉,覺得牠的樣子很靚,可以長到很大條,亦知道其售價昂貴。後來聽到有人說,再之前在香港水域見到蘇眉已是10年前」。據網上資料,70年代香港漁民開發香港東南170公里的東沙,蘇眉是東沙海域常見的魚種。但由於多年來被過度捕撈,蘇眉現已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列為瀕危物種。世界自然基金會製作了一張環保海鮮清單,以紅黃綠色分類常見海鮮食用建議,建議港人避免進食紅色名單,即芝麻斑、龍躉等。
3. 如何確定新品種?
組織在2016年和2018年,分別發現並發表了4個和15個在香港水域未有紀錄的珊瑚魚品種,周三發布會將公布至少3個新珊瑚魚品種。「如何確定是否新品種,首先要參考附近海域,台灣海域在香港上方,中國在香港下方,如果台灣和中國都有紀錄過類似品種,就有機會到來香港。」Stan說。不過,就算新發現的魚,亦有機會是被人放生,不應該存在於太平洋水域,故不會列作香港新魚類別,「好像我在香港見過《海底奇兵》的擬刺尾鯛(俗稱藍吊)Dory,香港並不屬於藍吊的天然分佈區域,所以牠不可以列作香港新品種,將資料交給香港大學的專家小組詳細研究」。
4. 放生擾生態 人工品種不怕人
Stan提及發現人工繁殖的沙巴龍躉,「由花尾龍躉和老虎斑人工混種而成,可說是一條人工怪物,人工繁殖的品種問題在於牠在野生繁殖不到,但放牠在野外,又會和本地魚爭東西吃,導致生態不平衡」。他說潛水時見到的本地魚特別機警,見人就走,怕被捉。「但人工品種有時反而會走近人,覺得會有東西吃,不怕人,所以看牠們的行為亦是另一種方法,來判斷新物種。」
Stan又分享一些有趣的調查發現,例如竟然在香港水域發現吞拿魚;而有些魚幼年時樣貌跟長大後很不同,「例如黃色火燒腰(學名雙帶黃鱸),成長得愈大,背鰭的幼絲就愈縮愈短」。何嘉欣補充:「黑麻麻的烏絲斑是香港常見的魚之一,但牠的幼魚卻是半黃半紫,很難相信是同一種魚。在海底影了這條黃紫色的魚很久,並問其他專家,才知道原來黃紫魚就是烏絲斑的幼魚。」為何珊瑚魚的模樣經常改變?Stan指出一些科學家理解,可能是大自然界保護幼魚的法則,「我們吃烏絲斑,捉魚時亦追逐這種黑麻麻的魚,但捉到黃紫色的魚,會猶豫,吃不吃得呢?」
5. 設海洋保護區禁捕
是次調查目的有三:一、更新香港珊瑚魚種類,讓日後有數據可比較。「即使是大如國際權威魚類資料庫FishBase網站,對南中國海魚類的資料和照片都甚為缺乏,很多相不是死魚就是乾涸。」Stan解釋。二、供香港政府環境評估時作為基線參考,改變現在有工程才做生態調查的方式,例如他們在果洲、牛尾洲等地各自找到200個珊瑚魚品種。三、期望標示香港不同海域的珊瑚魚分佈,讓政府設立海洋保護區作參考。他說,香港最特別的『海洋常客』其實是垃圾,「見到一系列蘋果產品,近來見到無人機,其實是要咩垃圾有咩垃圾,大如冷氣機、馬桶,我總是想不明白這些如何丟落海?」珊瑚魚如何在夾縫中求存?「陸地有40%郊野公園受保護,海洋保護區則小於5%。大海與陸地不同,不能夠關門設界,因此設立海洋保護區禁止捕魚是最有效的保育方法。」
文 // 彭麗芳
圖 // 受訪者提供
編輯 // 蔡曉彤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