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28-周永新:政府須摒棄「金錢萬能」管治思維
周永新:政府須摒棄「金錢萬能」管治思維
2019年6月28日
今年4月26日,筆者在本欄提出政府施政不順暢的三大原因(〈遠離市民意願的施政怎能順暢?〉):一是自以為是,認為政府的決策是最好的;二是官員態度傲慢,別人的批評全是錯的;三是諮詢形同虛設,合己意則是有建設性,不合己意則是對問題有誤解。不幸,以上三大錯誤,在修訂《逃犯條例》上,政府都犯了;就是現在承認與市民溝通不足,但政府的管治作風,看來一時改不了。如此,莫說與民同行,與市民的距離也只會愈來愈遠。
管治作風不改 無法與民同行
政府現在要重振經濟和建設民生,但這樣可以彌補與市民的隔膜嗎?上篇筆者在本欄指出(2019年6月14日,〈民生福利政策——政府必須摒棄「小政府」思維〉),過往政府在構思政策時,常不自覺地犯了3個錯誤,窒礙了民生福利的發展。上次提到的第一個錯誤,是政府口中說的「適度有為」,實行起來卻未能跳出「大市場,小政府」的框框,也就是政府不能做得太多,恐怕太多便會損害市場的運作。這種綁手綁腳的發展和規劃模式,尤其在醫療、房屋、福利等影響民生的政策上,政府給市民的印象,就是缺乏解決問題的決心。
筆者認為:政府必須摒棄這種政府與市場二分法的思維,大膽地承擔操盤者的角色,在制訂政策時,應以公營部門為主導,市場做的則是要填補公營服務之不足。這樣的發展模式,或許會被批評偏離《基本法》的規定,改變了香港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但這樣的批評有道理嗎?首先,基本法訂明的,是香港「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50年不變」,並沒有說制訂的政策必須受市場束縛。以房屋供應為例,香港原有的制度不是以公營房屋為主導嗎?公營和私營房屋發展,在土地供應所佔的比例,去年從6:4改為7:3,誰敢說香港的房屋政策違背香港的資本主義制度?
有錢就有辦法 冇錢就冇得傾
現在要談政府犯的第二個錯誤。我看不少政府官員,到了今天,仍認為金錢是解決社會問題最佳和最妥善的辦法,也就是:有錢就有辦法;資源不足,什麼都做不了。從上世紀80年代初開始,我被政府委任參與好幾個與民生福利有關的諮詢委員會,發覺在政府草擬的政策文件上,到了結尾部分,總有這樣一句話:「以上提出的政策能否付諸實行,端視乎香港未來的經濟狀况,及資源是否配合。」簡單一句——冇錢冇得傾。
說到底,香港自開埠以來,就是徹頭徹尾的商業社會:商業活動主宰一切;而其他政治、社會和文化等活動,就是有,也只有點綴的作用。上世紀70年代期間,香港工商業發達,那時港人凡事「向錢看」,所以被視為「經濟動物」(economic animal)。在香港前途問題未出現前,有人打過比喻:如果在街上訪問10個行人,相信有9個都有自己的發財大計,不到一個對香港的政治有興趣。當時有一種流行的講法:事物都有一個價目(everything has a price),所以任何社會爭拗,只要其中一方願意付出對方接受的價目,問題總有解決的辦法。
對生活的要求 加入金錢以外元素
市民「向錢看」,而港英政府管治香港的時候,說穿了,還不是本着這種思維來解決社會問題!這就是港英時代的管治哲學和模式。回歸以後,情况改變了。市民仍然十分看重金錢,但他們對生活的要求,明顯加入了各種金錢以外的元素:自由、民主、人權、法治,是今天大眾耳熟能詳的價值觀念;保育意識也大大提高,以前發展商砍伐幾棵大樹不會被指摘,今天卻是十惡不赦的罪行。再引用以上的比喻,我不敢說今天10個市民中,9個對政治有興趣,但觀乎200萬市民上街遊行抗議,誰敢說市民政治冷感?至於心中有賺錢大計的市民,今天已是寥寥可數。
時代變了,社會變了。官員對金錢運用的心態有改變嗎?特別是一些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當官的,他們願意拋棄那種資源有限的管治思維嗎?今天政府發表的諮詢文件,不再有「資源不足就不做」的字句。但一旦政策訂下來了,政府有決心去開闢資源嗎?回歸以來,關於資源的運用,最經典的一句,是楊永強仍是衛生福利及食物局長的時候,一次論及服務的發展時,他頗為勞氣地說:「錢從何來?錢是不會從天跌下來的。」金錢當然不會從天而降,但作為問責官員,如果訂下的政策有必要性,那不是政府的責任去增闢資源嗎?
至於「金錢是萬能」的想法,相信今天的官員不會有同樣的見識。但10多年前的「菜園村事件」、其後的新界東北發展,我接觸的官員中,仍有一些相信,只要賠償能夠滿足村民的要求,所謂「不遷不拆」,只是村民討價還價的伎倆;收了賠償,抗爭就會終止。這是對村民的侮辱!同樣,政府決定拆卸天星碼頭和皇后碼頭的時候,什麼「集體回憶」,看在政府官員眼裏,反對者的訴求實在不着邊際。「集體回憶」可以賣錢嗎?「集體回憶」不可賣錢,也不可以金錢的價值來衡量。但當市民不再凡事「向錢看」,官員就得接受,有些市民總會提出一些不切實際的要求。例如「菜園村事件」結束後,有抗爭者提議政府重新訂立香港的農業發展政策,當時就被不少人批評為天方夜譚,認為香港的工業重振無期,政府怎可能去復興式微已久的農業生產?
官員思維 總是離不開金錢
楊永強不做局長10多年了,但官員的思維,總是離不開金錢!君不見,近年政府成立的基金,相信連財政司長一時也念不出來。總之,社會有問題出現,政府就用金錢去解決。不過,社會如果沒有改變的氛圍,什麼創新和科研基金,會有成效嗎?又如用200億元購買物業,增設安老和幼兒服務,但相關政策和制度沒有改變,情况會有改善嗎?這是官員迷信金錢可解決問題的明證!
常有一句話:「金錢並非萬能,沒有錢卻萬萬不能。」可見,資源對改善民生所起的作用,應毋庸置疑。但認為市民的人生目的,就是謀求賺更多錢、提高自己的生活享受,也是愚不可及。香港是多元文化社會,市民各有自己的人生追求目標。政府不應以「金錢萬能」作為解決社會問題和紛爭的唯一手段。只要政府能夠容納不同意見,並緊扣市民的脈搏,這樣,林鄭月娥才能真正與民同行。
還有第三個錯誤,下次再談。
作者是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榮休教授
2019年6月28日
今年4月26日,筆者在本欄提出政府施政不順暢的三大原因(〈遠離市民意願的施政怎能順暢?〉):一是自以為是,認為政府的決策是最好的;二是官員態度傲慢,別人的批評全是錯的;三是諮詢形同虛設,合己意則是有建設性,不合己意則是對問題有誤解。不幸,以上三大錯誤,在修訂《逃犯條例》上,政府都犯了;就是現在承認與市民溝通不足,但政府的管治作風,看來一時改不了。如此,莫說與民同行,與市民的距離也只會愈來愈遠。
管治作風不改 無法與民同行
政府現在要重振經濟和建設民生,但這樣可以彌補與市民的隔膜嗎?上篇筆者在本欄指出(2019年6月14日,〈民生福利政策——政府必須摒棄「小政府」思維〉),過往政府在構思政策時,常不自覺地犯了3個錯誤,窒礙了民生福利的發展。上次提到的第一個錯誤,是政府口中說的「適度有為」,實行起來卻未能跳出「大市場,小政府」的框框,也就是政府不能做得太多,恐怕太多便會損害市場的運作。這種綁手綁腳的發展和規劃模式,尤其在醫療、房屋、福利等影響民生的政策上,政府給市民的印象,就是缺乏解決問題的決心。
筆者認為:政府必須摒棄這種政府與市場二分法的思維,大膽地承擔操盤者的角色,在制訂政策時,應以公營部門為主導,市場做的則是要填補公營服務之不足。這樣的發展模式,或許會被批評偏離《基本法》的規定,改變了香港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但這樣的批評有道理嗎?首先,基本法訂明的,是香港「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50年不變」,並沒有說制訂的政策必須受市場束縛。以房屋供應為例,香港原有的制度不是以公營房屋為主導嗎?公營和私營房屋發展,在土地供應所佔的比例,去年從6:4改為7:3,誰敢說香港的房屋政策違背香港的資本主義制度?
有錢就有辦法 冇錢就冇得傾
現在要談政府犯的第二個錯誤。我看不少政府官員,到了今天,仍認為金錢是解決社會問題最佳和最妥善的辦法,也就是:有錢就有辦法;資源不足,什麼都做不了。從上世紀80年代初開始,我被政府委任參與好幾個與民生福利有關的諮詢委員會,發覺在政府草擬的政策文件上,到了結尾部分,總有這樣一句話:「以上提出的政策能否付諸實行,端視乎香港未來的經濟狀况,及資源是否配合。」簡單一句——冇錢冇得傾。
說到底,香港自開埠以來,就是徹頭徹尾的商業社會:商業活動主宰一切;而其他政治、社會和文化等活動,就是有,也只有點綴的作用。上世紀70年代期間,香港工商業發達,那時港人凡事「向錢看」,所以被視為「經濟動物」(economic animal)。在香港前途問題未出現前,有人打過比喻:如果在街上訪問10個行人,相信有9個都有自己的發財大計,不到一個對香港的政治有興趣。當時有一種流行的講法:事物都有一個價目(everything has a price),所以任何社會爭拗,只要其中一方願意付出對方接受的價目,問題總有解決的辦法。
對生活的要求 加入金錢以外元素
市民「向錢看」,而港英政府管治香港的時候,說穿了,還不是本着這種思維來解決社會問題!這就是港英時代的管治哲學和模式。回歸以後,情况改變了。市民仍然十分看重金錢,但他們對生活的要求,明顯加入了各種金錢以外的元素:自由、民主、人權、法治,是今天大眾耳熟能詳的價值觀念;保育意識也大大提高,以前發展商砍伐幾棵大樹不會被指摘,今天卻是十惡不赦的罪行。再引用以上的比喻,我不敢說今天10個市民中,9個對政治有興趣,但觀乎200萬市民上街遊行抗議,誰敢說市民政治冷感?至於心中有賺錢大計的市民,今天已是寥寥可數。
時代變了,社會變了。官員對金錢運用的心態有改變嗎?特別是一些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當官的,他們願意拋棄那種資源有限的管治思維嗎?今天政府發表的諮詢文件,不再有「資源不足就不做」的字句。但一旦政策訂下來了,政府有決心去開闢資源嗎?回歸以來,關於資源的運用,最經典的一句,是楊永強仍是衛生福利及食物局長的時候,一次論及服務的發展時,他頗為勞氣地說:「錢從何來?錢是不會從天跌下來的。」金錢當然不會從天而降,但作為問責官員,如果訂下的政策有必要性,那不是政府的責任去增闢資源嗎?
至於「金錢是萬能」的想法,相信今天的官員不會有同樣的見識。但10多年前的「菜園村事件」、其後的新界東北發展,我接觸的官員中,仍有一些相信,只要賠償能夠滿足村民的要求,所謂「不遷不拆」,只是村民討價還價的伎倆;收了賠償,抗爭就會終止。這是對村民的侮辱!同樣,政府決定拆卸天星碼頭和皇后碼頭的時候,什麼「集體回憶」,看在政府官員眼裏,反對者的訴求實在不着邊際。「集體回憶」可以賣錢嗎?「集體回憶」不可賣錢,也不可以金錢的價值來衡量。但當市民不再凡事「向錢看」,官員就得接受,有些市民總會提出一些不切實際的要求。例如「菜園村事件」結束後,有抗爭者提議政府重新訂立香港的農業發展政策,當時就被不少人批評為天方夜譚,認為香港的工業重振無期,政府怎可能去復興式微已久的農業生產?
官員思維 總是離不開金錢
楊永強不做局長10多年了,但官員的思維,總是離不開金錢!君不見,近年政府成立的基金,相信連財政司長一時也念不出來。總之,社會有問題出現,政府就用金錢去解決。不過,社會如果沒有改變的氛圍,什麼創新和科研基金,會有成效嗎?又如用200億元購買物業,增設安老和幼兒服務,但相關政策和制度沒有改變,情况會有改善嗎?這是官員迷信金錢可解決問題的明證!
常有一句話:「金錢並非萬能,沒有錢卻萬萬不能。」可見,資源對改善民生所起的作用,應毋庸置疑。但認為市民的人生目的,就是謀求賺更多錢、提高自己的生活享受,也是愚不可及。香港是多元文化社會,市民各有自己的人生追求目標。政府不應以「金錢萬能」作為解決社會問題和紛爭的唯一手段。只要政府能夠容納不同意見,並緊扣市民的脈搏,這樣,林鄭月娥才能真正與民同行。
還有第三個錯誤,下次再談。
作者是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榮休教授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