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08-安裕:大球場

安裕:大球場
2019-01-08


康文署提交文件,建議重建大球場。讀這則新聞時,腦海湧現的不是今天的那個大球場,而是上世紀九十年代重建前的舊大球場。這裏是香港足球運動爆升的搖籃、精工南華愉園的英雄地、比利告魯夫碧根鮑華馬勒當拿都曾獻技的球場,是林尚義何鑑江講波時「挨場館防守,向大鐘進攻」的設計。

倘若今天康文署提出拆卸或重建的是舊大球場,這絕對是城巿集體回憶。人們會想起,是父親帶着兒子一同睇波的父子情,是保良局門前等待同學上山的少年歲月,是加路連山路道滷水雞脾大快朵頤的口腹之欲,是散波之後波斯富街滿目華燈的香港盛世。若然擁護的球隊是勝出的一隊,這一天,是人生裏不能或忘的二十四小時。

可是九十年代沒有集體回憶這回事,舊大球場就這樣拆卸重建。新大球場座位多了,二十幾年來,也有不少比賽長留人心,但畢竟舊大球場一路走來的戰意回憶揮之不去。從張子岱到胡國雄,從南華到精工,1975年亞洲盃外圍賽香港對北韓激戰至深夜,1977年世界盃外圍賽力戰伊朗的主場賽事,這些都隨着舊大球場拆卸失去實體記認。到了新大球場落成,新的記憶逐一堆積,包括港隊勇奪東亞運冠軍,那一夜香港球壇歡喜若狂,相信球迷仍然記得,2009年12月12日的每一分鐘。

根據康文署文件,未來大球場重建後,座位減到只有九千,以後大型比賽可能要移師啟德體育園的五萬座位主場館。對此,各界意見紛陳,從座位數字到區內交通,不一而足。不過,作為球迷,也許會問同一個問題:為甚麼要在原址另建一個小規模球場,之後在啟德體育園起一個更大的場館?此舉是否浪費資源,拆拆起起之間,用的是公帑,都是香港巿民的錢。

關心香港足球的巿民,看着足運走下坡,代表香港足球的地標建築一個接一個拆卸重建,縱然心有着百般不捨,現實是極之無奈。倘是大球場真的重建,能否至少留下一些共同回憶,名稱也好銅像也好壁畫也好,永遠記載香港足球的曾經。告訴人們,在港島掃桿埔大球場綠茵之上,我們以前是這樣的。


安裕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091213-陶傑:BNO、蠢老鼠

20180506-批判地理達人鄧永成,土地供應與公義的矛盾人,鄧永成寄語學生:當香港被規劃時……

20200129-楊天命:致習近平總書記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