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17-安裕:白樺與傷痕文學

安裕:白樺與傷痕文學
2019-01-17
安裕札記


白樺先生去世,有關的報道當中,大都提及他的劇作《苦戀》的一段話:「您愛這個國家,可這個國家愛您嗎?」這是上世紀八十年代初,中國大陸最為人熟悉的其中一句話。那是文化大革命結束不久,神州大地剛從政治運動裏倖活下來,傷痕文學成為主流的年代。

乍一回首,已是40年前的事。可是,仍然記得那時縱然身在香港,不難感覺深圳河以北的巨大變化。中國人民從苦難裏逃命出來,面對的是前途未明、卻又若隱若現可能是另一個時代的來臨。當時的文學作品,對政治運動展現無比的批判意志,這就是傷痕文學。傷痕文學作品還包括電影,我是在灣仔南洋戲院看了《天雲山傳奇》和《牧馬人》。猶記得看電影之際,漆黑的戲院裏聽到坐在後面觀眾的啜泣聲音。完場,燈光亮起,是一位中年漢子,衣著樸素,眼睛紅紅。

若不是白樺先生去世,「可這個國家愛您嗎」或不會再度湧上心頭。今天回看,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中國,是兩個世代交替的時刻:從人與人互相批鬥的階級鬥爭,轉到走向改革開放的時代。但就在這個轉折的過程,中國社會對於過去的日子沒有就此別過,他們用各種形式,記下了人民的反思和回答。其中,以白樺這一句話最能扣動心弦,直指人民與國家的關係,批判中共對人民的背棄。

在那幾年之間,傷痕文學如雨後春筍拔地而起,人們心靈在筆尖之間湧現而出,勾勒出政治運動裏已然淪喪的人性。今天翻開這些作品和電影,寫作與拍攝技巧未免老氣了一些,個別的思想性稍嫌不足,但當中的反思精神依然震撼;那年代人們的勇氣,隔了四十年重新檢視,仍然不得不讚一句:的確是了不起。

傷痕文學在中國現代文學擁有不可磨滅的地位,在它出現之後的三十幾年,沒有哪幾個年代的文學作品可以如此撼動人們內心深處,對善與惡的刻劃如此深刻。白樺先生去世,再次觸動人心的不僅是七、八十年代的中國、劉心武的《班主任》和古華《芙蓉鎮》這些作品,還有的是鼓勵人民講真話的往昔歲月。


安裕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091213-陶傑:BNO、蠢老鼠

20180506-批判地理達人鄧永成,土地供應與公義的矛盾人,鄧永成寄語學生:當香港被規劃時……

20200129-楊天命:致習近平總書記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