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10-【寰宇韜略】美海軍兵力轉向分散海洋作戰概念(下)

【寰宇韜略】美海軍兵力轉向分散海洋作戰概念(下)
2019/07/10
https://www.ydn.com.tw/News/343557


◎蔡馥宇(譯)

(接上文)

 美國海軍30年造艦計畫

 美國海軍在2020財年的30年造艦計畫,預期會建造304艘新艦艇、平均每年將興建至少10艘艦艇,其包括7艘核動力航空母艦、76艘大型水面作戰艦艇、58艘小型水面作戰艦艇、61艘核動力快速攻擊潛艦、5艘大型酬載(巡弋飛彈)潛艦、12艘彈道飛彈潛艦、28艘兩棲艦艇、27艘戰鬥補給艦艇與30艘後勤艦艇。

 如果依美國海軍此一造艦計畫,其預期整體艦隊兵力會在2034財年達到355艘的水準,比原本預期提早20年之譜。但美軍整體造艦速度,並未全面提升,其主要關鍵在於美國海軍於2018年4月做出決定,增加所有「勃克級」神盾驅逐艦的使用壽期─無論是現役的「勃克級」或未來新建的「勃克級」。

 在此之前,第一與第二批次(Flight I與Flight II)的「勃克級」只會服役35年,新型「勃克級」(Flight IIA與Flight III)則將服役40年,但現在美國海軍評估後,認為「勃克級」此一載台性能優異,因此,每1艘該型艦艇至少都要服役45年。

 除此之外,在美國海軍2020財年提出的30年造艦計畫中,並未列及航空母艦「杜魯門號」(CVN 75),凸顯美國海軍確實想省下該艦的「裝填燃料與大修」(RCOH)預算,用於其他地方,但2019年4月30日,川普政府已正式撤除此一爭議性的決定,讓「杜魯門號」繼續服役。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美國海軍能在前述政策推動下,順利達到355艘艦隊,但其在2030至2040財年間,本質上將擁有「超過需求數字」的大型水面艦艇,不過在攻擊潛艦、兩棲艦艇與航空母艦(即使加入了「杜魯門號」)數量上,都有所不足。


 新FSA是否會改變造艦情況?

 前述355艘造艦計畫的目標,與此文一開始提及的「分散海洋作戰」目標相去甚遠,355艘艦隊包括102艘大型水面作戰艦艇與52艘小型水面作戰艦艇,但在「分散海洋作戰」概念下,這個數字理論上應該反過來才對。

 因此,先前美國海軍官員已公開宣稱,今年年底公布的新FSA將對未來造艦計畫作出相當程度的調整,藉以符合美國海軍未來新兵力結構。

 美國國會另一個關注的問題,是海軍30年造艦計畫的花費,畢竟從2025年至2035年間,美國海軍估計將展開一波大規模造艦計畫,以接替老舊的核動力快速攻擊潛艦、「俄亥俄級」核動力彈道飛彈潛艦,以及巡洋艦與驅逐艦等。在此情況下,美國海軍預測2025年至2035年間,每年至少需要240億美元的造艦經費。


 最優先計畫:哥倫比亞級飛彈潛艦

 自2013年以來,美國海軍已明確地確定「哥倫比亞級」核動力彈道飛彈潛艦計畫,是美國海軍所有造艦計畫中的最優先計畫。換言之,美國海軍將在任何狀況下,提供該造艦計畫全額資金,必要時甚至能犧牲其他計畫作為代價,也須持續推動此計畫發展。

 當然這也導致外界擔心在海軍造艦預算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哥倫比亞級」計畫的資金需求會排擠美國海軍其他造艦計畫,但實際上,「哥倫比亞級」計畫的資金來源,不單來自於美國海軍,五角大廈預算中的「國家海基嚇阻基金」,也將挹注大筆資金,這無疑對於美國海軍是好消息。

 畢竟當時美國海軍每年造艦預算為140億美元時,「哥倫比亞級」計畫,每年70億美元的投資可說「極為驚人」,但隨著美國海軍近年來的年度造艦預算擴張為240億美元時,「哥倫比亞級」所占額度亦隨之下降。


 潛在風險:持續上漲的成本

 一如美國所有軍種的武器計畫,近年來美國海軍多款艦艇的造艦計畫評估成本,遠不如實際建造成本,導致艦艇比美國海軍評估得更貴,也導致美國海軍的造艦預算能造的艦艇數量比預期要低。

 問題在於,當前美國海軍預期建造的各型艦艇,無論是「福特級」航空母艦、「哥倫比亞級」核動力彈道飛彈潛艦、搭載「維吉尼亞酬載模組」(VPM)的「維吉尼亞級」攻擊潛艦、「勃克級」神盾驅逐艦的第三批次版本、FFG(X)巡防艦、「聖安東尼奧級」兩棲船塢登陸艦、「路易斯級」快速艦隊油輪,都有類似問題。

 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CBO)的評估,就相當不樂觀,以2019財年的30年造艦計畫評估,其認為前10年的成本比海軍估計的高2%;計畫中間10年成本,將比海軍估計的高出約13%;而最後10年的成本,將比海軍的估計高出27%,當然如此巨大的數字差距,與美國海軍與CBO之間,對通貨膨脹的評估計算方式不同有關。

 另一個導致CBO與美國海軍在成本評估上產生巨大差距的原因,在於新世代艦艇設計產生的評估落差,以美國海軍未來將取代現役「維吉尼亞級」,新一代核動力快速攻擊潛艦為例,美國海軍期待在2034財年,開始採購這款新攻擊潛艦,但為研發這款新潛艦,勢必出現大量子計畫,導致雙方在各子計畫成本評估中出現嚴重落差,光這款新攻擊潛艦的成本評估,就占總體成本評估落差的42%。

 在此同時,美國海軍估計用於取代「勃克級」的新世代大型水面艦艇,占了成本評估落差的20%;正在進行的FFG(X)巡防艦計畫占9%,至於其他造艦計畫則分占落差的1至4%(乍看之下差距不大,但請注意,這些造艦成本都是以「億美元」作為單位)。


 結語

 此報告是美國海軍針對未來美國海軍建軍背景、造船計畫、未來兵力結構與潛在問題,乃至於採購數字,以及造艦計畫的預期可負擔性,向美國國會作出的提報。

 美國國會則預期將在此一會期修改,與批准美國海軍提出的2020財年造艦計畫和海軍的長期造船計畫。國會的決定將直接影響美國海軍資金使用方式與美國海軍的戰力,甚至直接影響美國造船工業未來的訂單。(完)


◎蔡馥宇(譯)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091213-陶傑:BNO、蠢老鼠

20180506-批判地理達人鄧永成,土地供應與公義的矛盾人,鄧永成寄語學生:當香港被規劃時……

20200129-楊天命:致習近平總書記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