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19-家明雜感:破格又溫情的大林宣彥
家明雜感:破格又溫情的大林宣彥
2020年4月19日星期日
大林宣彥(1938 - 2020)
【明報專訊】上周末傳來的消息,日本導演大林宣彥因肺癌離世了,享年八十二歲。在腦裏迅即浮現的,是他拍於1989年的《北京的西瓜》。
劇本出自石松愛弘之手,是非常溫情、動人的中日友好故事:千葉縣船橋市一家水果店的中年老闆堀越先生,偶然結識了一班從中國來日本的交換生、留學生。那年頭,中國留學生的生活拮据(今天難以想像),其中一人更因營養不良而病倒。堀越同情心驅使,出錢出力接濟他們。中國交換生知恩圖報,他們學成回國後口耳相傳。堀越先生及太太,於是變成北京大學圈子的知名人物。一個又一個來日本念書的,都紛紛找堀越幫忙,稱他為「父親」。
《北京》還有很多有趣細節的,在此不贅了。只想說,差不多到結尾,水果店老闆及老闆娘受中國留學生邀請,去北京與他們團聚,順道旅遊。夫妻上到飛機,丈夫神色緊張。原來這對老夫老妻,自很多年前的新婚蜜月後,就再沒機會遠行。他們大半輩子,心神全放在水果店小生意,以及一對子女身上,現在才有屬於兩人的時間。飛機準備起飛,引擎聲巨大,畫面突然換上刺眼的一片白。該白畫面,離奇地足足停留了三十七秒。
1+9+8+9+6+4 37秒空白
場景一轉,夫妻下榻北京的酒店。此時,《北京》最意外的事情發生了,堀越先生打破第四道牆,看着鏡頭跟觀眾講話。他說他們的北京之行不幸告吹,我們所見到的「北京」、團聚,全是在片廠搭景拍攝而成的。後面,我們還看到影片的「拍攝花絮」:工作人員請兩名演夫妻的演員埋位,坐進「回程」機艙。《北京》片初,字幕註明本片依據真實改編。的確,全片皆實景拍攝,寫實味強(例子之一是堀越每天清晨光顧的市場生態,呈現得十分生動)。何以在片尾突然由實轉虛、走進攝影棚?很簡單,只因為六四事件。
此所以大林加插了三十七秒空白。三十七,是1、9、8、9、6,4六個數字總和。
堀越先生對鏡頭說,真實事件中那對日本夫妻,早在兩年前(1987年)成行。他慨嘆,他們的電影落伍了,有時候,電影的力量遠遠不及現實巨大。
知道這個背景,把《北京的西瓜》再看一遍,會明白它的敘事為何「離地」──片上寫明故事從1989年5月開始的,然而全片的人和事,竟絲毫不被大陸的民運波及?!事實上,它發生在兩年前。《北京》尾聲幾分鐘是「紀錄片」。片上打出「1989年7月‧日本」,有份參與演出的中國留學生,回到故事中段曾取景的千葉縣海灘,引吭高歌。他們唱的,是前面已用上的《大海啊,故鄉》。這次,憑歌抒發的不止鄉愁了。他們表情肅穆,有些更淚流披面。他們惦念着的,是六四事件後,在祖國生死未卜的同學及親友。
大林宣彥就是這樣一位性情中人。他生於1938年,1977年拍出首部長片《鬼怪屋》。十多年後,完成了接近二十部影片。《北京的西瓜》的他,剛好過了天命之年。
多才多藝 導演剪接
配樂
大林宣彥的父親行醫,二戰時曾服役當軍醫。戰後父想子繼承衣缽,奈何大林對藝術更有興趣。他年少時除了喜歡電影及動畫,亦擅長寫作、繪畫及音樂。十五歲那年,他參觀過小津安二郎《東京物語》在松竹片廠的拍攝。大學時期開始,他拍八米厘及十六米厘的實驗電影。大學畢業後他投身廣告行,拍過幾千條電視廣告片。他多才多藝,轉拍長片後,常身兼剪接及配樂等崗位。實驗電影的一些手法,如定格拍攝、拼貼、變換顏色,他偶爾套用在劇情片上,令他的作品別具一格。
大林電影的題材也是極多元化的,反而像《北京的西瓜》這類較溫和、言志的不算常見。他拍過二戰的故事,例如2017年的《花筐》。那時他已知道患癌,將不久於人世。《花筐》之後,今年他本來有新作《海邊之映畫館》問世,因應疫症延期,該片現在是他遺作了。關於二戰的影片,他還有1986年的《到田野去,到山崗去,到海邊去》。不過大林的戰時題材,絕不是正經八百去「反戰」,他反而愛寫少年人無所顧忌的嬉戲,間接影射成人世界的荒誕或無能。
《到田野去》之前沒看過,今次一睹簡直驚為天人。它分為黑白及彩色兩版本,兩個多小時娛樂性滿分。戲裏人物千奇百怪,坦白說比周星馳電影有過之而無不及。它同時充滿黑色幽默,以至像尚維果《操行零分》那樣的無政府主義。幾個主角異常搶眼:少女鷲尾依紗子靈氣逼人,《到》是她首部影片;少年片桐順一郎眼神銳利,把角色的我行我素演活了。小男孩林泰文純真鬼馬,在戲裏他父親是醫生,恍如導演本人。林泰文當年很受大林器重,後面陸續參演他其他影片。大林宣彥與妻子大林恭子創立了製作公司PSC,《到田野去》是公司十周年的紀念作。
《到田野去》當代日本電影傑作
不知是不是礙於流通,《到田野去》較少人提及,我覺得它是當代日本電影的傑作。大林宣彥較多人提及的,反而是他的青春校園片、神怪片、Cult片。單是長片處女作《鬼怪屋》,已經前無古人了。
《鬼怪屋》說幾個美少女去郊外大宅渡假,屋主是位坐輪椅的阿姨,她與愛貓(!)的行為怪異。少女到埗後,陸續發生意外。她們的死法離奇,好像其中一個是被台三角鋼琴吃掉?!東寶出品,《鬼怪屋》主要在片廠攝製。故意虛假的場景、大量土炮特技,把唯美、色情、恐怖與血淋淋共冶一爐。一個叫「功夫」的少女,練得一身武藝。每次有危難,需要她出手時,畫外都會響起同一段明快主題音樂,恍如幪面超人片集。《鬼怪屋》看得人哭笑不得,即使距今四十多年,再看仍是不禁對大林宣彥拜服得五體投地。
回看大林宣彥這代仍算多產的日本影人,與同期華語片/港片最不同的地方在於,他的作品大都是改編劇本。有時改編漫畫,如1977年《怪醫秦博士》、1987年《漂流教室》(這片算芸芸中最失色)。更多時候改編小說,如1979年《金田一耕助的冒險》,1981年的《通靈學園大作戰》(藥師丸博子主演,與其成名作《水手服與機關槍》同年),1983年的《穿越時空的少女》(比後來細田守的動畫早二十多年,不過兩者的細節並不相同),1984年的《廢市》,以及1986年的《他的機車,她的島》等等。
《轉校生》改編名作
當然,改編的也包括1982年的名作《轉校生》。兒童文學作家山中恒寫於1979年的原著,大林率先把它搬上銀幕。小說其後有其他改編版本,大林在2007年亦再拍成另一電影(遺憾沒緣看到)。但即使只看1982年首作,大林宣彥導演加上劍持亘的劇本,經已覺得非常圓滿了。
《轉校生》把故事場景,設定為大林出生及成長的地方:廣島縣尾道市。小鎮恬逸,風景怡人。本片之後,大林拍出另外兩片,湊成「尾道三部曲」。《轉校生》講一對歡喜冤家中學男女生,因一次意外對掉身體。從此只好硬着頭皮,以另一個性別生活,鬧出很多笑話。《轉校生》太經典了,前天才發現,癡心影迷早已跟着影片訪尋尾道,追隨劇中人的足迹。情况一如新海誠的動畫《你的名字。》賣過滿堂紅後,「取景」的都市、鄉郊現場,一一成了動漫迷的朝聖地。把兩片比對起來倒有趣,《你的名字。》的成長、性別倒轉錯摸,在三十多年前的《轉校生》中已發揮得淋漓盡致了。好喜歡主演一對年輕演員:尾美利德(他算導演另一愛將)、小林聰美。無論是少男或少女特質,經他們演繹起來,皆如此傳神。
《鳶之戀》三浦友和與山口百惠
大林宣彥何止拍少年十五二十時稱職,成人戀愛他同樣處理得宜。他與三浦友和合作過幾次,1978年他更拍過三浦及山口百惠這雙璧人的《鳶之戀》。全片一半在三藩市取景,不知是不是想向《迷魂記》致意?《鳶之戀》雖是典型的愛情片(女角愛上浪子,浪子不甘回頭),但全片勝在流暢,結構完整(片名的「紙鳶」貫串首尾);闊銀幕彩色攝影,構圖可觀,山口百惠清秀脫俗。總體而言,《鳶》是部上乘商業片,當年公映亦相當賣座。
最後想談談,大林宣彥另一部好戲,它剛好在《北京的西瓜》之前:1988年的《異人們的夏天》。市川森一的劇本,山田太一原著(曾師承木下惠介,可能是這個原因,《異人們》內有個《卡門歸鄉》的片段)。《異人們》男主角是個滑頭的中年劇作家,父母早就身故,他與妻子仳離,跟兒子感情一般。影片開始不久已引人入勝:主角居住的公寓,一個神秘女子不知怎的想向他投懷送抱。他去到成長的淺草,在一家相聲劇院,竟碰上年輕的父親。隨父回家,再遇上如花似玉的生母,令他驚訝、感動。不難想像,《異人們》再放下去是個鬼片。但恐怖之餘,它洋溢溫情,對故人、故地充滿不捨。講白了,本片是中年主角,一段自我發現及懺悔的旅程。
偉大又多產的大林宣彥,左右逢源:左手離經叛道,右手溫馨動人。他拍少年人最可愛,幽默感爆棚,本人肯定童心未泯。他電影的形式破格,與建制對着幹,有時令人目瞪口呆;然故事勾勒的地方與人情,又使人一見傾心。好期待他的遺作《海邊的映畫館》。而今年六四三十一周年,亦是時候再看看《北京的西瓜》了。
願您安息,尊敬的大林宣彥先生。
文//家明
編輯//蔡曉彤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2020年4月19日星期日
大林宣彥(1938 - 2020)
【明報專訊】上周末傳來的消息,日本導演大林宣彥因肺癌離世了,享年八十二歲。在腦裏迅即浮現的,是他拍於1989年的《北京的西瓜》。
劇本出自石松愛弘之手,是非常溫情、動人的中日友好故事:千葉縣船橋市一家水果店的中年老闆堀越先生,偶然結識了一班從中國來日本的交換生、留學生。那年頭,中國留學生的生活拮据(今天難以想像),其中一人更因營養不良而病倒。堀越同情心驅使,出錢出力接濟他們。中國交換生知恩圖報,他們學成回國後口耳相傳。堀越先生及太太,於是變成北京大學圈子的知名人物。一個又一個來日本念書的,都紛紛找堀越幫忙,稱他為「父親」。
《北京》還有很多有趣細節的,在此不贅了。只想說,差不多到結尾,水果店老闆及老闆娘受中國留學生邀請,去北京與他們團聚,順道旅遊。夫妻上到飛機,丈夫神色緊張。原來這對老夫老妻,自很多年前的新婚蜜月後,就再沒機會遠行。他們大半輩子,心神全放在水果店小生意,以及一對子女身上,現在才有屬於兩人的時間。飛機準備起飛,引擎聲巨大,畫面突然換上刺眼的一片白。該白畫面,離奇地足足停留了三十七秒。
1+9+8+9+6+4 37秒空白
場景一轉,夫妻下榻北京的酒店。此時,《北京》最意外的事情發生了,堀越先生打破第四道牆,看着鏡頭跟觀眾講話。他說他們的北京之行不幸告吹,我們所見到的「北京」、團聚,全是在片廠搭景拍攝而成的。後面,我們還看到影片的「拍攝花絮」:工作人員請兩名演夫妻的演員埋位,坐進「回程」機艙。《北京》片初,字幕註明本片依據真實改編。的確,全片皆實景拍攝,寫實味強(例子之一是堀越每天清晨光顧的市場生態,呈現得十分生動)。何以在片尾突然由實轉虛、走進攝影棚?很簡單,只因為六四事件。
此所以大林加插了三十七秒空白。三十七,是1、9、8、9、6,4六個數字總和。
堀越先生對鏡頭說,真實事件中那對日本夫妻,早在兩年前(1987年)成行。他慨嘆,他們的電影落伍了,有時候,電影的力量遠遠不及現實巨大。
知道這個背景,把《北京的西瓜》再看一遍,會明白它的敘事為何「離地」──片上寫明故事從1989年5月開始的,然而全片的人和事,竟絲毫不被大陸的民運波及?!事實上,它發生在兩年前。《北京》尾聲幾分鐘是「紀錄片」。片上打出「1989年7月‧日本」,有份參與演出的中國留學生,回到故事中段曾取景的千葉縣海灘,引吭高歌。他們唱的,是前面已用上的《大海啊,故鄉》。這次,憑歌抒發的不止鄉愁了。他們表情肅穆,有些更淚流披面。他們惦念着的,是六四事件後,在祖國生死未卜的同學及親友。
大林宣彥就是這樣一位性情中人。他生於1938年,1977年拍出首部長片《鬼怪屋》。十多年後,完成了接近二十部影片。《北京的西瓜》的他,剛好過了天命之年。
多才多藝 導演剪接
配樂
大林宣彥的父親行醫,二戰時曾服役當軍醫。戰後父想子繼承衣缽,奈何大林對藝術更有興趣。他年少時除了喜歡電影及動畫,亦擅長寫作、繪畫及音樂。十五歲那年,他參觀過小津安二郎《東京物語》在松竹片廠的拍攝。大學時期開始,他拍八米厘及十六米厘的實驗電影。大學畢業後他投身廣告行,拍過幾千條電視廣告片。他多才多藝,轉拍長片後,常身兼剪接及配樂等崗位。實驗電影的一些手法,如定格拍攝、拼貼、變換顏色,他偶爾套用在劇情片上,令他的作品別具一格。
大林電影的題材也是極多元化的,反而像《北京的西瓜》這類較溫和、言志的不算常見。他拍過二戰的故事,例如2017年的《花筐》。那時他已知道患癌,將不久於人世。《花筐》之後,今年他本來有新作《海邊之映畫館》問世,因應疫症延期,該片現在是他遺作了。關於二戰的影片,他還有1986年的《到田野去,到山崗去,到海邊去》。不過大林的戰時題材,絕不是正經八百去「反戰」,他反而愛寫少年人無所顧忌的嬉戲,間接影射成人世界的荒誕或無能。
《到田野去》之前沒看過,今次一睹簡直驚為天人。它分為黑白及彩色兩版本,兩個多小時娛樂性滿分。戲裏人物千奇百怪,坦白說比周星馳電影有過之而無不及。它同時充滿黑色幽默,以至像尚維果《操行零分》那樣的無政府主義。幾個主角異常搶眼:少女鷲尾依紗子靈氣逼人,《到》是她首部影片;少年片桐順一郎眼神銳利,把角色的我行我素演活了。小男孩林泰文純真鬼馬,在戲裏他父親是醫生,恍如導演本人。林泰文當年很受大林器重,後面陸續參演他其他影片。大林宣彥與妻子大林恭子創立了製作公司PSC,《到田野去》是公司十周年的紀念作。
《到田野去》當代日本電影傑作
不知是不是礙於流通,《到田野去》較少人提及,我覺得它是當代日本電影的傑作。大林宣彥較多人提及的,反而是他的青春校園片、神怪片、Cult片。單是長片處女作《鬼怪屋》,已經前無古人了。
《鬼怪屋》說幾個美少女去郊外大宅渡假,屋主是位坐輪椅的阿姨,她與愛貓(!)的行為怪異。少女到埗後,陸續發生意外。她們的死法離奇,好像其中一個是被台三角鋼琴吃掉?!東寶出品,《鬼怪屋》主要在片廠攝製。故意虛假的場景、大量土炮特技,把唯美、色情、恐怖與血淋淋共冶一爐。一個叫「功夫」的少女,練得一身武藝。每次有危難,需要她出手時,畫外都會響起同一段明快主題音樂,恍如幪面超人片集。《鬼怪屋》看得人哭笑不得,即使距今四十多年,再看仍是不禁對大林宣彥拜服得五體投地。
回看大林宣彥這代仍算多產的日本影人,與同期華語片/港片最不同的地方在於,他的作品大都是改編劇本。有時改編漫畫,如1977年《怪醫秦博士》、1987年《漂流教室》(這片算芸芸中最失色)。更多時候改編小說,如1979年《金田一耕助的冒險》,1981年的《通靈學園大作戰》(藥師丸博子主演,與其成名作《水手服與機關槍》同年),1983年的《穿越時空的少女》(比後來細田守的動畫早二十多年,不過兩者的細節並不相同),1984年的《廢市》,以及1986年的《他的機車,她的島》等等。
《轉校生》改編名作
當然,改編的也包括1982年的名作《轉校生》。兒童文學作家山中恒寫於1979年的原著,大林率先把它搬上銀幕。小說其後有其他改編版本,大林在2007年亦再拍成另一電影(遺憾沒緣看到)。但即使只看1982年首作,大林宣彥導演加上劍持亘的劇本,經已覺得非常圓滿了。
《轉校生》把故事場景,設定為大林出生及成長的地方:廣島縣尾道市。小鎮恬逸,風景怡人。本片之後,大林拍出另外兩片,湊成「尾道三部曲」。《轉校生》講一對歡喜冤家中學男女生,因一次意外對掉身體。從此只好硬着頭皮,以另一個性別生活,鬧出很多笑話。《轉校生》太經典了,前天才發現,癡心影迷早已跟着影片訪尋尾道,追隨劇中人的足迹。情况一如新海誠的動畫《你的名字。》賣過滿堂紅後,「取景」的都市、鄉郊現場,一一成了動漫迷的朝聖地。把兩片比對起來倒有趣,《你的名字。》的成長、性別倒轉錯摸,在三十多年前的《轉校生》中已發揮得淋漓盡致了。好喜歡主演一對年輕演員:尾美利德(他算導演另一愛將)、小林聰美。無論是少男或少女特質,經他們演繹起來,皆如此傳神。
《鳶之戀》三浦友和與山口百惠
大林宣彥何止拍少年十五二十時稱職,成人戀愛他同樣處理得宜。他與三浦友和合作過幾次,1978年他更拍過三浦及山口百惠這雙璧人的《鳶之戀》。全片一半在三藩市取景,不知是不是想向《迷魂記》致意?《鳶之戀》雖是典型的愛情片(女角愛上浪子,浪子不甘回頭),但全片勝在流暢,結構完整(片名的「紙鳶」貫串首尾);闊銀幕彩色攝影,構圖可觀,山口百惠清秀脫俗。總體而言,《鳶》是部上乘商業片,當年公映亦相當賣座。
最後想談談,大林宣彥另一部好戲,它剛好在《北京的西瓜》之前:1988年的《異人們的夏天》。市川森一的劇本,山田太一原著(曾師承木下惠介,可能是這個原因,《異人們》內有個《卡門歸鄉》的片段)。《異人們》男主角是個滑頭的中年劇作家,父母早就身故,他與妻子仳離,跟兒子感情一般。影片開始不久已引人入勝:主角居住的公寓,一個神秘女子不知怎的想向他投懷送抱。他去到成長的淺草,在一家相聲劇院,竟碰上年輕的父親。隨父回家,再遇上如花似玉的生母,令他驚訝、感動。不難想像,《異人們》再放下去是個鬼片。但恐怖之餘,它洋溢溫情,對故人、故地充滿不捨。講白了,本片是中年主角,一段自我發現及懺悔的旅程。
偉大又多產的大林宣彥,左右逢源:左手離經叛道,右手溫馨動人。他拍少年人最可愛,幽默感爆棚,本人肯定童心未泯。他電影的形式破格,與建制對着幹,有時令人目瞪口呆;然故事勾勒的地方與人情,又使人一見傾心。好期待他的遺作《海邊的映畫館》。而今年六四三十一周年,亦是時候再看看《北京的西瓜》了。
願您安息,尊敬的大林宣彥先生。
文//家明
編輯//蔡曉彤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