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26-星期日現場:大欖山火的哀歌

星期日現場:大欖山火的哀歌
2020年4月26日星期日


4月17日大欖山火初起時的情况(鄭茹蕙提供)

【明報專訊】前一周星期五(17日)晚飯期間,行山朋友傳來元朗公庵山一帶的山火消息。心裏即時想:「又山火?」這數個月來山火頻生,幕幕驚心,一不是大型長命火,就是以往甚少發生山火的漂亮郊野點,如城門針山、西貢嶂上等,也燒起來。

朋友傳來的照片中,雖只見黑漆的山線和熊熊烈火,還是一眼認出15年前曾在此處附近植樹。翌日天亮就動身往大欖郊野公園火場,整座公庵山嶺已是一片焦黑,但火龍仍然在張牙舞爪,由遠至近各個山頭峰煙處處,頭頂是飛行服務隊兩架直升機螺旋槳的隆隆聲響,來回投擲水彈。那一刻,有點像電影中的戰地場面。最心痛的還是看到火龍正翻山攻向黃泥墩水塘,撲向曾參與的植林區,然而這一刻除了眼巴巴看着火把樹逐棵吞噬,確是沒一點法子。

一般人難以想像大欖郊野公園昔日光禿禿的樣子,也未必會去仔細了解這片樹林在保水護土上的重要性。1960年的舊剪報,就記錄了黃泥墩水塘發生的一次大型決堤意外,黃泥墩水塘有一條疏水隧道,當水位高過一定高度,水便會經隧道流向大欖涌水塘。由於當年附近一帶都是光禿禿的貧瘠地,土壤特性鬆散,水土流失嚴重,當年大雨冲下的沙石,堵塞了疏水隧道,導致水壓過高,修建中的水壩一下子就決堤了,山下平原上的農田和民居遭受嚴重水淹。


貧瘠地水土流失 1960年曾決堤

傳統上,村子後山的樹林是風水林,是瑰寶,有擋風、護土、降溫等多重保護村子功能,故昔日非常珍惜。隨着城市化,護土工作和撲救山火都變了只是政府的責任,大家容易忘記天然屏障的重要,忽略了這些樹林切切實實地在保護山下居民。對全港市民來說,樹林也在護養水塘集水區,穩定淡水資源,也提供自然生態棲地,維持生物多樣性。


感謝漁護署多年來在香港不同郊野進行植林工作,花了幾十載,將戰後光禿禿的山地慢慢變成綠林。因多年在環保團體工作,我也參與了不少公眾植林項目,黃泥墩水塘更是重點的植樹區。2005年首次踏上這山頭,額角冒汗,水土流失嚴重的陡峭山坡全是小碎石,再小心地走,也總是一屁股跌在地上;冲溝又多又深,深及一個人的高度;土地貧瘠,連最粗生的野草也疏疏落落的。這裏被稱為劣地,實不為過。

已經數不清曾經在這裏種過幾多棵樹,只記得往後10年,前後和過千名義工在這小山頭穿梭無數次,將數以萬計的樹苗抬上山、在陡峭山坡上一一種下。地太貧瘠,有樹苗活不過一年,難得留下的,喜見多年後亭亭玉立,將灰土劣地鋪上一片綠。可惜大家多年來的心血,在這次山火中幾近灰飛煙滅,只餘不足一成樹木僥倖逃過火劫。

不少義工都發信息來,問會發動重植嗎?重植是必須的,否則大雨會把表土侵蝕,水土流失會再次變得嚴重,但要在燒毁的枯木中重新植樹難度很大,成本也高。更重要的是,這山已不是第一次發生山火,最災難性的一次發生在2006年,51小時的烈焰吞噬了460公頃郊野,6萬6000棵樹付之一炬。當年多份報章都以大篇幅報道這次災難性山火,接受訪問的漁護署「老總」(前線植樹隊員主管),含淚訴說山火毁了他們廿年的栽種心血。當時年輕的我們一腔熱誠,也以為重新種植便好,誰想到我們兩代植樹人,會經歷同樣的挫折?


植樹需配合防火策略

大欖的故事清楚告訴大家,香港不少山頭根本捱不到廿年,便會受祝融破壞,故此訂定有效的防火策略,這包括調查山火源頭、建立策略性隔火帶、加強防火教育等,才不枉重植的意義。

網上很多討論,猜測山火起因,大家說的都有可能。近掃墓季節,常見原因是拜祭時貪方便燒野草或不小心處理香燭冥鏹。其他季節的火因則包括村民以火清理野草、燒垃圾導致;郊遊人士留下未熄煙頭或在非指定地方生火(包括營火);放孔明燈、煙花,也可以一下子燒了山頭。無論是什麼原因,都有一個共通點,就是人為。以現時香港的氣候條件,很難有自燃山火,所以打擊山火,必須由人出發,教育與執法並行。

防止山火教育的工作,我們曾經做得不錯。無論是整體郊野或郊野公園範圍內的山火數字,近20年間其實都有明顯下降。然而,自去年12月開始有「死灰復燃」迹象,山火頻仍,規模也大,只計最嚴重的3場山火,估算波及超過400公頃,相當於21個維園的面積,也燒掉不少10至20年內的重點植林區,情况慘烈。防火教育工作必須重新加強,讓公眾參與植林工作,提升大眾保護樹林的意識,甚至也可鼓勵舉報非法生火。山火事件的起因及環境資料也必須有系統地分析和調查,協助執法並針對性地制訂防火策略及法規。

全球氣候變化愈趨劇烈,也為山火問題帶來新挑戰。去年9月澳洲發生歷時超過6個月的森林大火,正是高溫乾燥下的氣候災難。山火的惡性循環:當失去樹林協助降溫,只剩下光禿的山頭和野草,環境會變得更高溫及乾燥,山火再次發生的風險也隨之提高。樹木是二氧化碳儲藏庫,每棵大樹平均每年可吸收約15公斤的二氧化碳,燃燒則把儲起的碳釋放回大氣,在應對氣候變化的挑戰下,我們如此輕率地燒毀已建成的樹林,會否太不智呢?

對於不少網上討論提及「火燒旺地」的觀念,其實早於十多年前,已向宗教領袖請教過,當時本地道教及佛教領袖都曾公開回應,「火燒旺地」只是一個「穿鑿附會」的說法,燒掉墓地附近的植物,是對自然不敬,破壞了環境,反而對先人不好。其實,萬物皆有情,大肆製造生靈塗炭者,自己及後人又如何得福呢?這些道理,你懂的。

文、圖//鄭茹蕙(綠惜地球協作總監)


編輯//陳志暘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091213-陶傑:BNO、蠢老鼠

20180506-批判地理達人鄧永成,土地供應與公義的矛盾人,鄧永成寄語學生:當香港被規劃時……

20200129-楊天命:致習近平總書記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