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017-何靜瑩-擁抱「多重人格分裂」的 Agonizing Ecstasy,Leave a comment

何靜瑩-擁抱「多重人格分裂」的 Agonizing Ecstasy,Leave a comment
信報專欄《故事人生》
20131017


四年前,我們在毛衣工廠中每天鍛煉一種「人格分裂」式的平衡和取捨之道──維持商業營運和社會使命的 double bottom line。今年我們新創辦的 L plus H Creations Foundation,更注入了藝術和青少年教育的元素,以達致商、社、教、藝融合的 quadruple bottom line,那真是一個令人「多重人格分裂」的莫大磨練!

教育家、藝術家、企業家帶着對青少年品格教育的相同承擔,一起來創造社會價值,不同的專業人士朝着同一個使命進發,不但能各展所長,還可互補長短,豈不美哉?

是的,這理應是一個夢幻組合,不過大家卻輕看了其複雜程度,因為這三個界別人士對社會使命、品格及藝術教育的詮釋和執行手法,有相當大的差異。譬如有人覺得給予一百名學生一個畢生難忘的經歷已經很了不起;有人覺得舞台本身有一種魅力,所以藝術培訓已足以感動每一個參與者;也有人覺得只須要幫助學生確立自信、戒除陋習便是品格教育,即或演出只有普通中學校際水平也不打緊,演員和觀眾都會欣然接受的;有人覺得能夠培養團隊之間的情誼、對音樂劇的激情、對生命追求的熱情,還不夠嗎?


我的答案是:完成以上所有目標是必然的,但還真的不夠!對於社會企業家來說,用社企的運作模式培育青少年,應該帶着更遠大的目光和更深邃的戰略思維,要兼顧的持份者也多。核心持份者當然是較為基層或讀書稍遜的中學生,但還有那些有心、有資源的贊助人;我們要同時提拔專業人士、影響和啟發的各界人士。這些都是不能忽略的持份者,因為我們還有一個使命:Social impact!

社企的基因是讓一個項目在社會中泛起更多漣漪,影響社會中不同的持份者。L plus H 相信 social impact 要先有 social engagement,要激發社會參與,凝聚更多社會人士,去創造更大的社會價值。


所以,我們思考每一個行動時,都好像一個結連三個棋盤的「立體棋局」。頂層的棋盤是用藝術栽培學生的品格成長;中間的棋盤是提高工商界、教育界、社福界、學術界和廣大市民對這班輸在起跑線、成績欠佳的學生的公共意識,並反思香港的教育問題;底層的棋盤,是對創意產業和藝術表演業的投資和提拔,還有增加勵志和高質素的廣東話音樂劇予大眾市民去欣賞和被激勵,是一種正面的公共教育。

在任何一個棋盤上所走的每一步棋,都會牽動另外兩個棋盤的局面。因此,我們不但要注意行動對個別棋盤的橫向動態,還要同時計算其對於另外兩個棋盤的縱向影響。

我們的團隊必須培養出這種多角度的視野,才能持續和有機地發展。但因為製作人員來自不同的背景,彼此迥異的思維邏輯、個性取向和信念,都會對「social impact」和「持份者」有不同程度的認知和理解。因此,我實在要用 agony 去形容過去半年那磨合過程的折騰。

例如教育、藝術人士很容易在頂層的棋盤盤旋思考,對企業家的不理解和戒懼心,有時會不自覺地採取了對立態度,生怕另外兩個棋盤的持份者會干涉了創作、降低藝術水平,或擔心傷害學生感受,不敢破舊立新。而企業家不熟悉前線工作,很容易作出粗疏過急的決策。

這組合的難度在於一起學習擁抱「多重人格分裂」,每個人都不能死守自己的專業,而是要持開放的態度,主動「踩過界」去明白對方的出發點,從理解中尊重對方的觀點,或衝擊對方的盲點。


以三個棋盤的宏觀思維和多元目標岀發,我們才能真正釋放糅合社會使命的藝術創意!這就是社企和其他機構製作音樂劇最不一樣的地方。

我當然明白,立體棋局的視野不是一朝一夕就培養出來,而很多人亦未必意識到有這種需要。於是,我們也經歷過各自為政,不瞅不睬,貌合神離的難堪。我不斷撫躬自問:「做音樂劇所流的眼淚不應該是開心的淚水嗎?為何我大部分時間淌的都是憂傷淚?」我好幾次想中途放棄──來自安舒區的萬有引力是很誘人的。不過我時常提醒自己我怎樣教學生,自己就要怎樣實踐出來:持久忍耐,團隊精神,彼此配搭……

在葵青劇院看着學生在舞台上高質素的表演,百般滋味翻騰。眼睛濕了,覺得很淒美──我慶幸一開始組班時低估了這三個界別人士的磨合將會帶來的痛苦,要不我早已卻步,那就不會看見舞台上每一個生命在蛻變後綻放岀來的自信和盼望。台上台下的少年人和成年人,都滿有缺點和不足,但當大家在衝擊中堅持使命、放下自我,經歷這個音樂劇的洗禮後,我們都從痛苦試煉中成長了。

很多人給我們在舞台上光輝的一面感動了。要是這一刻的感動讓你對社企或個別主將有無限的憧憬和浪漫的期盼,我希望你停一停,冷靜地問自己,你能接受「多重人格分裂」的煎熬嗎?當你高呼要為夢想離開一個令你枯竭的安全地帶時,你真的明白在尋夢過程要付出怎樣的沉重代價嗎?你預備好在全新的環境裡,像初生嬰兒般重新認識自己、虛心學習新環境的思維、忍受舊我蛻變過程中的 agony 嗎?


這種 agonizing ecstasy 才是藝術,才可教育每一位參與者明白何謂使命為本的生命工程,才能體驗真正的企業家精神。這是個震撼無比的夢幻組合。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091213-陶傑:BNO、蠢老鼠

20180506-批判地理達人鄧永成,土地供應與公義的矛盾人,鄧永成寄語學生:當香港被規劃時……

20200129-楊天命:致習近平總書記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