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229-張灼祥:生活

生 活
11:08 29/12/2013


一年將盡,翻看舊作,才察覺人的記憶那麼不可靠。幾年前看過的書,電影,寫下的感言,不看原文,沒法記起曾經說過這樣的話,寫過這樣的文章。
10年4月11日寫《白色恐懼》那套電影,電影描述1913年德國小鎮的少年的暴行,二十年後,他們都成了納粹狂熱份子。在極權國家,人活在恐懼中,沒個人尊嚴可言。
當時寫下幾句:我們活存「的社會容或有不足之處,此時此地,不用在恐懼中生活,是做人最大的福氣。」

如今更肯定當時的想法。香港即使有千百般的不是,仍有可取之處:我們可駡這政府,嘲笑在位的高官如豬八戒照鏡,亦不用怕,我們仍是安全的,不用像在極權國家生活,毫無安全感。
年初朋友說想到北韓一行,想看看當地人怎樣生活。他知道可以去的地方都是經過人為修飾,與真正的社會面貌可有距離。不知怎的,他沒法成行。上星期他說不想去了:「即使去了可以安全回來,也不要去。這樣的政權,這樣的政府,想起來都驚怕,在那裏旅行,會有什麼樂趣可言呢。」在那裏生活的人,是活在恐懼中麼。還是,覺得一切理所當然,沒有恐懼不恐懼這回事,都習慣了。

看電影,教人感到不安的,不是神怪片(更兇猛的鬼怪,都是假的,不用怕),而是備受政治迫害的善良男女主角,是那麼的孤立無援。他們活在恐懼中,我們坐在電影院,在黑暗中看着銀幕上男女主角的遭遇,他們驚惶失措,我們感到不安。他們逃出生天,我們感到欣慰,他們遭受迫害,我們傷心難過。看同類型小說,亦會有近似感受。然後,我們明白沒有恐懼的生活,不是必然的。看過電影,看過小說,我們會鬆一口氣。離開電影院,我們呼吸的是自由空氣,我們不用有不必要的恐懼。把小說看完,返回現實世界,儘管這不是一個完美的社會,但至少,我們不必害怕受到政治迫害,我們暫時仍是安全的,仍是可以選擇過自己喜歡的生活。


張灼祥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091213-陶傑:BNO、蠢老鼠

20180506-批判地理達人鄧永成,土地供應與公義的矛盾人,鄧永成寄語學生:當香港被規劃時……

20200129-楊天命:致習近平總書記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