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128-何靜瑩:我並非天生的社交高手

何靜瑩:我並非天生的社交高手
信報專欄《故事人生》
28/11/2013


我經常收到大學邀請,向大學生講授商界的社交禮儀以及面試準備,但我認為如何握手、寫履歷、與人交談這些硬技能,該由他們自行探索,反而我更樂意分享須要久經浸淫的見識、思維、心理質素的軟技能,那些經驗絕不能炮製成短短一個小時的「即食餐」。

心理學大師 Carl Jung 強調每個人都兼具外向和內向的一面,在不同的處境中其中一面會主導(dominate)另一面。

許多朋友以為我天生有社交的「天賦」,其實我也有內向的一面,亦曾經很怕接見陌生人;即使到了今天,有時我也不大願意單人匹馬去一個陌生場合,總有種渾身不對勁的感覺。我不排除有少數人與生俱來就有一種社交天分,但我更相信與陌生人交往是一種須要操練的技能。

我初中時經常聽到一位老師說我們贏不了某校際賽,不是我們技術有問題,而是他不屑跟學界人士打交道,令人排擠我們云云。當時我們年紀小,只管跟老師一塊兒「嘴藐藐」地把自己升上道德高地去。


上了預科,我有次出席一個校際頒獎禮,在隨後的一個茶會中,看見很多國際學校的學生,神態自若地跟評判和成年人談笑風生,而我就渾身不自在地瑟縮一角,吃什麼都像「背脊骨落」。

那次經歷令我決心不能像那位老師,一輩子都在逃避陌生環境,並為了掩飾這種畏懼感而刻意貶抑事情的價值。除非我住在孤島,否則總得要與陌生人溝通。

我選擇去克服這種心理障礙,方法就是不停地找機會與不熟悉的人溝通,不斷操練社交技巧;自幼習琴的我明白 practice makes perfect。

是否出席一個飯局或社交場合?這決定應該是出於選擇而不是出於畏懼,所以我開展了一個把恐懼扭轉為選擇的社交工程。

我不是來自有很多社交網絡的家庭、從小跟父母進出大場面,所以我只能為自己製造機會,與不認識的人溝通。近水樓台,我決定找身邊的校工來練習──打掃班房的雲姐、小食部碧姐、飯堂廚師、花王,最後是全校出名最惡的教員室玉姐,先後成為我的練習「伙伴」。我掌握了一個祕訣:說笑話和有技巧地說「廢話」。意外收穫是我和他們漸漸成為朋友,每天上學與親切的面孔打招呼,那感覺真好!


之後,我到美國首都華盛頓升讀大學。我一邊唸書,一邊在國會山莊做實習生。我可以自由進出由大學、國會、智庫等機構舉辦的研討會和國際會議,而會後總有免費的雞尾酒會。我強迫自己留下來,在這些難熬的場合去鍛煉社交技巧,學習如何在陌生的環境中處之泰然。

首要培養的是一個在任何時候都能正常消化的脾胃,讓它不會因為緊張而疼痛,還有克服「背脊骨落」的感覺。即或躲在一角低頭吃春卷、咖喱角、西芹甘筍,都要一口一口地好好咀嚼。

容我囉嗦地強調:practice makes perfect。出席過20次孤獨的社交場合後,我慢慢放鬆,學會抬起頭來,嘴裏咬着春卷靜心觀察周遭動態。我發現很多人都像我一樣,獨自默默站着觀察,遇上什麼他希望認識的人時,便主動上前介紹自己、握手、交換名片。他們通常這麼說:「嗨!我是 XX ,來自 XX 機構,你呢?」

我其實有點優勢,因為我算是稀有品種:白人群中的亞洲人;外交官、美國官員、議員和助理、學者、專業人士的大人世界裏年紀最輕的大學生,所以每次總會有一兩個人主動前來跟我打招呼,都是千篇一律的開場白、互相介紹自己、主動創造話題。我就在不斷重複的對答中學習握手、談吐、禮儀。

慢慢地,我的觀察力在增強。有一次研討會的主禮嘉賓是時任國務卿 Madeleine Albright。她發言後跟一位來賓談話,不遠處的角落裏站着一個人,他手拿茶杯、目不轉睛地盯着他們,一見他們說完,便一個箭步走上前跟 Albright 握手,我也拿著我的茶杯敏捷地走到他們身後,側耳「偸聽」,啊,原來都是同一番對白:「嗨!我是 XX ,來自 XX 機構。我很欣賞你剛才提出的 XX 觀點……」


經過了過百次的酒會聚餐飯局茶聚的洗禮後,我看到自己如何由起初的忸怩、被動,慢慢變得自然、幽默、駕輕就熟,甚至回復自己的爽朗本性。

歷時數年、啃掉不少咖喱角和西芹的過程,是一個平實和沉悶的操練。不用花任何金錢,只須要很多的耐性和悟性,蟻步地培養社交技巧,還能向自己交代:要是我不去某個場合,那只是出於選擇而非恐懼的決定。

時至今天,當我出席一個盡是陌生人的社交活動時,我還是會有點點不自在,但只要碰上一兩個說話投契的,我往往會是最後一個離開的賓客。


何靜瑩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091213-陶傑:BNO、蠢老鼠

20180506-批判地理達人鄧永成,土地供應與公義的矛盾人,鄧永成寄語學生:當香港被規劃時……

20200129-楊天命:致習近平總書記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