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223-劉細良專欄:新帝國下的抗爭者

劉細良專欄:新帝國下的抗爭者
8:24 23/12/2013

■《抗爭者》舉行新書發佈會,(左起)張鐵志、許知遠、李柱銘與梁國雄齊齊現身撐場。

許知遠新書《抗爭者》在台灣出版,他是內地公共知識分子的代表人物,但最近幾本書都不能在內地出版,幸好台、港兩地仍可以找到他的作品。他用兩年時間走訪兩岸三地的抗爭人物,香港有馬丁、長毛、陳雲、司徒薇、陳允中、朱凱迪等人,台灣有許信良、施明德、江春男、羅文嘉……內地有劉曉波、余杰、許志永、烏坎村民等。他們在不同年代,不同地方,各自與當權者抗爭,表面是孤立、各不相干,但實際上在歷史脈絡中又連結在一起。
我們熟悉的馬丁與長毛,都與中華帝國崩潰後,中國成為各種現代政治思潮救國工程的實驗場有關連,李父李彥和將軍留學法國里昂大學,與赴巴黎勤工儉學的共產黨人互相認識,與周恩來是朋友,李父選擇了三民主義救中國,周則選擇了共產革命,大家分道揚鑣。李父經歷剿共抗日內戰,國民黨敗退台灣後,他選擇留在香港,因為看透了國民黨貪污腐敗,也拒絕周恩來邀請建設新中國,寧願申請華仁中學教席,這不是偶然的選擇,香港正是避秦者的流亡地。托洛茨基主義是列寧主義的異端,堅持繼續革命,中國托派受到共產黨清冼,托派分子又同樣流亡香港,傳播托派思想,香港年輕人吳仲賢在巴黎接受托派思想,回港先與彭述之等老托派接觸,後來離開成立革命馬克思主義同盟,簡稱革馬盟,梁國雄加入。


從《70年代》到學民思潮

正如許知遠在序言中所說:「但倘若缺乏歷史意識,沒有平行的坐標,抗爭經常會失去力量。因為過去與未來之間的界線從不明確,地域與抵禦的區隔也並不重要,它們常相互交融與影響。」
香港自七十年代出現的抗爭行動,由《70年代》雙周刊借保釣行動挑戰殖民地開始,我們就一直處於離散、孤立、失去歷史意識的狀態,八十年代由學運社會派蛻變成的民主派,又好像與七十年代反殖斷裂,到了九十年代民主運動,一切又恍如跟着彭定康而生。到了今日,學民思潮一代崛起,彷彿又是一場新的群眾運動。
但今天面對中華帝國重臨,大家將面對共同的處境。在十九世紀帝國崩潰後,香港台灣在歷史上與內地分途而行,在百年間成為帝國內的異端,孕育出一班與中國傳統「造反者」不同氣質的抗爭者、異議者。今天重建的中華帝國,會容許香港台灣這兩個避秦者流亡地按照自己的軌迹發展下去嗎?「中國模式」正君臨天下,召集人心速速回歸,香港台灣兩地,將會被這種歷史格局連結在一起。
我們將無可避免變成「抗爭者」,或者可稱之成「被抗爭者」。


劉細良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091213-陶傑:BNO、蠢老鼠

20180506-批判地理達人鄧永成,土地供應與公義的矛盾人,鄧永成寄語學生:當香港被規劃時……

20200129-楊天命:致習近平總書記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