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227-人如其名-錢鍾書

人如其名 錢鍾書
《讀書好》第七十六期 私人圖書館
8:08 27/12/2013


「城外的人想衝進去,城裡的人想逃出來。」這句註腳,無論你是否讀過《圍城》,也必定聽過,同樣,錢鍾書的名字,無論你是否讀過他的作品,也必定聽過,只因他身兼作家、文學研究家、學者等多重身份於一身。加上這位生於上世紀初的大人物不止通曉英、法、德語,亦會拉丁文、義大利文、希臘文和西班牙文等,中文方面,文言文、白話文均精,可謂集古今中外學問之活寶藏,難怪今人亦對其稱頌不已。這樣一個厲害的人物,固然能有數之不盡的事跡能書寫成文,但今次,我們不談其他,只談錢鍾書與他的書。

大概,錢鍾書是這個世界上數一數二與書有緣的人,而且這點書緣,可以說是由出生那刻便開始積累的。

故事由錢鍾書「抓周」時講起,當年的他在眾多物件中抓住的是一本書,其父親,古文學家錢基博便將其名字改成「鍾書」,而這孩子也的確「不負所望」,一生一世鍾情於書,成了個大書癡。


錢鍾書小時過繼給伯父錢基成,且跟弟弟錢鍾韓一起隨伯父讀書,每天只在下午上課,但每天早上,他都會隨伯父上茶館喝茶,每次伯父都買來一個大酥餅,以及在小書鋪或書攤租一本小說,把書和餅交予錢鍾書後,自己就去跟朋友聚舊和處理事務,年紀小小的他吃過酥餅,但急不及待地讀起書來,直到伯父領其回家,他就把自己在茶館所看的小說內容跟弟弟分享,而且還會手舞足蹈的演說起來,而這些小書,啟發了錢鍾書對看書的興趣,但同時,它們亦曾令錢鍾書麻煩不已。據錢鍾書妻子楊絳在《記錢鍾書與〈圍城〉》一書中曾言,錢鍾書的眼睛因看小書而看壞,致使後來伯父去世後,其生父將他送到學校上課時,因為坐在教室後排而看不到黑板上的字,故對老師所言,茫無所知,加上在伯父的溺愛之下,小時候的錢鍾書養成了貪吃貪玩、晚睡晚起的壞習慣,曾令父親生氣不已,後經父親痛打幾頓後,突然「豁然開通」起來。縱使如此,他的數學科始終學不好,哪怕在1929年報考清華大學時,數學仍只得十五分,幸得當時校長羅家倫破格取錄,錢鍾書才能成功入讀清華大學,也才會有後來的故事和際遇。


大學時期的錢鍾書是校內的風雲人物,被封校內第一才子,當年在清華大學的外文系有龍虎狗「三傑」的說法,狗是翻譯家顏毓蘅、虎是劇作家曹禺,而龍則是錢鍾書,為三傑之首。錢鍾書一入清華,即發下「橫掃清華圖書館」這個宏願,須知道該館藏書之豐富,在當時大學來說可謂數一數二,錢鍾書最後是否能如願,不得而知,但按其同學饒餘威在《清華的回憶》一文中,談及錢鍾書看書時喜用又黑又粗的筆劃下佳句,又會在書旁加上評語,故清華的藏書中不少皆有其閱後之痕跡,甚至有了「錢批」一說,其閱書量之廣,可想而知。及後,錢鍾書留學英國,亦曾在牛津圖書館度過了一段日子,甚至可以說是其在牛津的第二個家。

後來,錢鍾書回國,先後在多家不同大學任教,雖多番遷徙,但愛書之情始終不減。文革時候,錢鍾書被下放至河南羅山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的「五七幹校」,行李箱裏也要帶上幾本書,後來其妻楊絳也同被派到「五七幹校」,就曾試過指着菜園裏的窩棚問錢鍾書,「給咱們這樣一個窩棚住行嗎?」錢鍾書認真地想了一下說:「沒有書。」可見書之於他的重要,甚至後來女兒錢媛到英國,作為父親的錢鍾書也只有一句交代——多買新書。

錢鍾書一生愛書,年過八旬以後,仍是天天捧着書來讀。幸而如楊絳所言,他有的是「書旺命」,「作為書痴,他倒真有痴福。供他閱讀的書,好比富人『命中的祿食』那樣豐足,會從各方面源源不斷供應。新書總會從意外的途徑到他手裏。」除了自動送上門的書,錢鍾書亦有其一套買書方式,就是國外出版社的稿酬,一般不取現金,而是開出書單,請對方實物支付。可見錢與書,錢鍾書重的是後者。


「唔怕生壞命,最怕改壞名」,這話套在錢鍾書身上似乎不適合,因為他的名字果真成了其終身志向:一生鍾書。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091213-陶傑:BNO、蠢老鼠

20180506-批判地理達人鄧永成,土地供應與公義的矛盾人,鄧永成寄語學生:當香港被規劃時……

20200129-楊天命:致習近平總書記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