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23-姚遙:被挫敗的是漸進改革的希望

姚遙:被挫敗的是漸進改革的希望
22:54 23/12/2015

■浦志強是內地知名公共知識分子,言行具影響力,浦案開審時即有民眾到法院外聲援浦志強。資料圖片

12月22日的一大早,許多關注中國的人都在密切關注前八九學生、公共知識分子、維權律師浦志強的案件宣判。正式結果很快就被發佈,浦志強通過微博發表言論,煽動民族仇恨、尋釁滋事罪行成立,但如實供述指控犯罪事實,積極認罪悔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三年、緩刑三年。
從法律意義上,這個結果意味着浦志強可以回到家中,只要緩刑期的三年內不再有新的犯罪行為出現,就可以獲得自由。而從其他以往的判例來看,在實踐中,這個判決意味着浦志強在至少三年的時間裏要嚴格的循規蹈矩,不再對公共事件發表言論,也不再參與公共事務的活動,做一個順民。對曾經活躍的有影響力人物而言,浦志強或將成為一段歷史。對於糖尿病嚴重的浦志強而言,這個結果不算最壞的結局,他至少可以回到家中,頤養天年。

在這樣一個時間節點上宣判浦志強,是一個精妙的選擇。官方如果是重判,會選擇在聖誕節宣判,從而借助西方的重要節日淡化判決的國際影響。而在聖誕節前宣判,已是官方認為此時已經徹底掌握案件影響的訊號。伴隨判決的公開宣佈,主要黨媒和網評員系統開始積極宣傳浦志強認罪悔罪的資訊,強化一個曾經被認為是社會改良力量的符號,徹底的臣服於權力的高壓。


不同策略打壓異見聲音

在浦志強案件宣判以前,國內有論者將此案定義為中國法治的分水嶺,如果僅僅因為幾條微博言論就被定罪,將終結中國的法治話語。能夠理解,這類觀點還在期望因漸進改良而獲罪的事件,回歸漸進改良的道路,政府民間還能留下有效互動的空間。但在政府對媒體、民間行動者、支持改良的企業家等傳統社會改良群體的持續打壓浪潮之中,法治話語從來就沒有成功構建起來,分水嶺之說並不能影響政府打壓的決心。而政府更精良的改進了過往的打壓方式,不再是單一精確計算的外科手術式打壓,也不是高成本的全面維穩,而是耐心有節奏的對有能力製造社會議題的社會群體進行不同策略的打壓,強化政府對社會的有效控制。對於改良類型的有社會影響力的標誌人物,政府更多採用收服的方式,用輕刑換取當事人主動消聲,積極認罪,並成為消滅漸進改良希望的分水嶺。
浦志強積極參與八九學生運動的形象,以及後來長期堅持推動社會漸進變革的努力,讓他成為社會變革旗幟人物。另一群人希望看到浦志強不認罪服輸,並不是單一期待浦志強的重刑與犧牲,而是期待抗爭的希望還能持續,政府的打壓轉化為社會抗爭精神傳承的符號,更多良心人物會被激勵起來並繼續抗爭,推動社會進步。但今天,具有相當資源的旗幟人物尚且如此,民間推動社會漸進變革的希望進入低潮已經不可扭轉。

政府鐵拳下的公民肉身,無論認罪服輸放棄此前的積累,還是抗爭到底應對高壓,對肉身而言都是殘酷的選擇。政府有能力控制浦志強案件的結局,要的就是挫敗民間漸進變革的希望。但還要看到,社會矛盾不消除的情況下,再精妙的社會控制技術,也改變不了人群對社會變革的預期,時間也終將解決社會矛盾的積累。短期的挫敗不可避免,而未來,永遠存在。


姚遙
中國法律學者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091213-陶傑:BNO、蠢老鼠

20180506-批判地理達人鄧永成,土地供應與公義的矛盾人,鄧永成寄語學生:當香港被規劃時……

20200129-楊天命:致習近平總書記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