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27-街知巷聞:穿越商場時光隧道,瀝源邨四十年不變

街知巷聞:穿越商場時光隧道,瀝源邨四十年不變
21:16 27/12/2015


瀝源邨壽全樓對出的噴水池,自建邨以來就有,當時是全港屋邨最大型的噴水池,一直以來都是瀝源邨的地標。這種公共空間的規劃,在如今的屋邨已經很難找,有報道指房屋署十多年前曾游說該區徵用噴水池連公園的用地插針式建一幢公屋,不過遭居民強烈反對,後來不了了之,直至兩年多前重提。(圖/陳嘉文)

德隆辦館(圖/陳嘉文)

京華藥材(圖/陳嘉文)

京華藥材的陳伯伯(圖/陳嘉文)

榮樂茶餐廳(圖/陳嘉文)

沙角行(圖/陳嘉文)

漢和麵包西餅(圖/陳嘉文)

漢和麵包西餅的麵包維持巿區人無法相信的「海嘯價」。(圖/陳嘉文)


【明報專訊】今年,是前稱領匯的領展上巿十周年,當年入稟阻止領匯上巿的居民,十周年當天到了領展旗下的樂富商場抗議,說這十年來,商場租金加完又加,八成店舖換成連鎖店,住屋邨的巿民,無法再在邨裏找到廉價的日常用品。

這樣說來,沙田最早的屋邨瀝源邨,看來算是走運了,幾十年的老店健在,辦館仍有唐酒賣,麵包兩元半可以買到一個,時光彷彿定格四十年。
今年,是瀝源邨建邨四十周年。


由華麗商場走到街坊老店

踏出沙田火車站,走進新城巿廣場,是需要一點勇氣的。眼前人山人海,商場裝修簇新豪華,但怎樣美輪美奐其實也是徒然,人們其實無暇欣賞,只能顧着避免碰撞一直向前走。《社區公民約章》成員、住在沙田二十多年的居民May,這天帶我從火車站走到瀝源邨,沿途經過新城巿廣場、沙田廣場、好運中心。這條路線,並不是到瀝源邨的唯一路線,但她是刻意安排的。「想讓你感受一下,現在的沙田已經變成怎樣,然後到了瀝源邨,你就會感到像走過了一條時光隧道,回到四十年前。」
新城巿廣場連接車站的樓層,現在都已換成了名店集中地,「都別說麥當勞、馬莎早已消失,那些中價產品,都買不到了」。然後,沙田廣場也好誇張,門口有幾間大同小異的藥房熱烈歡迎進入商場的顧客。「這裏愈早愈多人,水泄不通,他們大多是即日來回,是專程來購物掃貨的。我遇過一個,他跟我說,他們真的連一支豉油也要來香港買,因為內地貨信不過。」轉角,我們又看見幾個遊客蹲在店外的雲石地板上,攤開行李篋在整理。

所以,難怪May說,來到瀝源邨,像回到四十年前。


老闆揸的士保老舖 只因有感情

一九七五年,瀝源邨落成,是沙田區第一個公共屋邨,總共有七幢住宅,共住三千多戶、八千多人。當時的公屋設計,多半是舊長型像牛下,屋邨每層都有長長的走廊,平台寬大,四通八達,「其實也像個迷宮,左穿右插,很有趣」,屋邨中央的大型噴水池,曾經一度是全港屋邨最大的噴水池。「現在的公屋,空間設計都不如四十年前。」屋邨落成翌年,商店逐一招標開業,雖然十年前領匯接手、連鎖店出現,但沒想到至今仍有不少老店留守,它們都是自屋邨入伙以來便開店,未曾易手。為什麼瀝源邨能抗拒時代巨輪的洗刷?那或許只是我們一廂情願。德隆辦館的許老闆說,如今租金年年加,他只因為對這兒有感情才留下,以當的士司機的收入支撐店舖。


德隆辦館

由賣煙仔唐酒 到賣玩具……

瀝源邨有一個平台,平台上開有不少店舖,最當眼的,大概是有傳媒報道過的豐昌辦館,和不遠處較有規模的恒園茶餐廳。不過,拐過恒園,轉到平台的側面,這裏還有三五七間街坊店舖,因為較隱蔽,所以來這裏的,大都是真正的街坊。「我們是真正的老店,最耐是我們了,還有隔籬的藥材店、茶餐廳,其他都易過手。」德隆辦館店東許先生說,四十年前,瀝源邨落成,他母親就在這裏投標開辦館了。「那時候是投暗標的,價高者得,我們用了六萬多元,投標的錢給了房署,每月交一千多元租金,房署每三年就調整一次租金。」
德隆的外觀,遠看以為是一間玩具店,門外掛滿廉價玩具,如今我們八十後,不是沒聽過「辦館」,但其實不知道它賣什麼。「煙仔啦、酒啦、汽水啦。酒都是賣唐酒。不過現在很少人買唐酒,年輕人都買紅酒白酒威士忌,會買唐酒的,好多都走(去世)了。」老闆說,往時香港有好多辦館,因為那時候沒有超巿這東西。「二十年前,生意是沒問題的,但自從邨裏出現超級巿場,影響真的好大。現在都有人來光顧,但是什麼人呢?買一罐汽水那種,逛街逛得渴了,來買一罐,方便嘛,他們不會入超巿買一罐,又沒有雪櫃,又要排隊。」於是,他們開始「什麼也嘗試賣」,包括玩具。「不過都幫補不到多少,現在的細路,有邊個唔係玩手機、玩電腦?」
許先生在沙田出生、長大,後來接手辦館,與相隔兩個舖位的海味店女孩結婚了。如今,家人輪流看店。領匯接手瀝源邨的商舖後,每年加租,「現在一個月要二萬幾」。汽水一罐一罐的賣,一個月怎掙夠二萬?「現在都不靠這裏掙錢了,靠其他方法啦,駕駕的士」。


京華藥材

真材實料老牌藥房

同樣有差不多四十年歷史的京華藥材,就在德隆辦館旁。德隆的許老闆帶我認識陳伯伯,說陳伯伯當年投標時,一擲十多萬元。「那個年代,十幾萬,可以買兩層樓喇。」
陳伯伯五○年從清遠來到香港,本來替人打工,後來有朋友介紹,他就拜師學藥材。幾年後,自立門戶,在西營盤開始經營藥材店。後來知道沙田起屋邨,便在這裏投標開分店,「不過西營盤的租愈來愈貴了,索性只做這邊」。陳伯伯站在百子櫃前,說以前生意比較容易做,「以前無咁多西醫嘛,街坊有事來執藥,無事就來執些清補涼。現在,瀝源邨不少人已搬走,剩下的都是老人家」。老人家才執藥嘛,不是嗎?「才不是,來執藥的,不少是後生,尤其帶小朋友來睇。一家四口,才有消費力,老人家沒什麼消費力。」

陳伯伯從港島搬到沙田,現時住在沙田中心,樓上的單位留給員工做宿舍——當年的房署,會給店舖分配一個樓上單位,不過現在都沒這支歌仔唱了,店舖易手,新店便再沒有這福利。「現在租金一萬二,算是找到兩餐吧,慳慳哋。」相比起不遠處新城巿廣場附近成行成巿的藥房,真材實料的,反而沒那麼好生意了。


榮樂茶餐廳

兩張餐牌留住街坊

星期天的下午兩時,榮樂茶餐廳其門如巿,老闆忙得不可開交,「早餐時間嘛!星期日,街坊剛剛先起身」。我坐在餐廳一角,抬頭看牆上兩張僅有的餐牌,一張寫「早餐﹕牛油餐包、西煎雙蛋、火腿通粉、咖啡或茶,30元」,另一張寫﹕「午餐﹕牛油餐包、火腿奄列、叉燒湯意粉,咖啡或茶,30元」。榮樂只提供早餐及午餐,這是我第一個留意到的榮樂特色。後來May告訴我,「因為它晚上七時半就關門」。

第二個特色,是榮樂的套餐雖說是套餐,但套餐內容其實可以任意改動,牛油餐包可以轉奶油多,火腿通粉可以轉五香肉丁米。不過,這天或許太多人來吃,甫坐下,師傅就說今天百無,「無牛肉,無叉燒,無餐包」,光顧的食客,十個有九個都無法一次就落單成功,「都話無牛肉!」「都話無餐包!」
第三個特色,是榮樂伙計都不用紙筆,食客落單後,伙計都是大聲對廚房水吧叫食物的。於是,我的整頓午餐,就是不停聽着伙計重複叫喊食物,「凍茶一個!」「凍茶再來一個!」「丁麵!」「多士!」「多士!」我懷疑,伙計下班後上牀睡覺,做夢也停不了「凍茶」「多士」地喊。
第四個特色,榮樂伙計雖然落單時語氣急速、樓面已幾乎滿座,但他們都體貼有耐性,我坐下幾分鐘,還在適應他們的餐單和落單方式,伙計看見我眼神終於肯定了,才走來問我想要什麼;對面的男人,對伙計說還要等人,伙計沒有不耐煩,只道﹕好,慢慢不急。讚!


沙角行

廉宜校服店

在平台上一層,雖然開始有連鎖店攻佔舖位,但依然有不少街坊店屹立未倒。其中一間「沙角行」,May說它也有四十年歷史,校服都比外面廉宜。老闆娘說,店舖本來由一個婆婆經營,後來婆婆年紀大,才把店舖頂讓給她。除了校服,沙角行還有其他家常服,下午時分,店外圍了不少人買棉褲棉衣。生意都不錯呀?「天氣凍嘛。」


漢和麵包西餅

難得兩塊半一個包

未見到店舖已聞到麵包香,原來在平台下的地面,有一間叫漢和的麵包店。漢和原本只有工場,沒有舖位,一直在工場外賣麵包,幾年前,鄰舖小食店搬走,才一併租下,擴充店舖。不過,漢和還是會在門外擺賣新鮮出爐的麵包,而且仍然維持巿區人無法相信的「海嘯價」,兩塊半一個紙包蛋糕,六蚊有三個。


文、圖/陳嘉文
編輯/屈曉彤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091213-陶傑:BNO、蠢老鼠

20180506-批判地理達人鄧永成,土地供應與公義的矛盾人,鄧永成寄語學生:當香港被規劃時……

20200129-楊天命:致習近平總書記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