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128-蘋果:一個傳說的快樂

蘋果:一個傳說的快樂
22:41 28/1/2015


多麼想,只用照片,只用笑臉,填滿此版,一字不落。寫不丹,容易,也難。容易,是童話故事一般的陌生異境,反正沒有幾個你曾經去過,沿用「一個快樂的傳說」作劇本,用「快樂」瞄準渴望「快樂」的你,既方便,又快捷。也難,是太過單一的印象,單純一個「快樂」的概念,似個漩渦,遠遠就把你捲進去,將快樂放大,卻掩蓋一切,是實況嗎?生活需要快樂,快樂卻不足以生活。這到底是一個快樂的傳說,還是一個傳說的快樂?

記者、攝影:曾冠輝

“Gross National Happiness is more important than Gross National Product.”不丹第四任國王吉格梅.辛格.旺楚克(Jigme Singye Wangchuck)於一九七二年如是說,從此,不丹有了「國民幸福指數」(GNH),同年,不丹正式對外開放,走向現代化。二○○五年,當不丹已把GNH貫徹了超過三十年,各國才忽然把目光移離GDP或GNP,研究不丹的快樂發展模式。二○○六年,英國李斯特大學(University of Leicester)心理學家Dr. Adrian White根據超過一百個研究報告中的統計數據,繪製了一幅「世界快樂地圖」(The World Map of Happiness),以「快樂」將一百七十八個國家排名,警醒盲追GDP的世道。結果,丹麥排榜首,每年人均收入只得一千二百美元的不丹排名第八。從此,快樂國幾乎成為不丹的代名詞。
剛才,網上找到一個同樣叫map of happiness的網頁,登入前先要以答案投票「Are you happy?」榜首依然是丹麥,三百四十四票中有百分之八十八表示快樂。至於不丹,票不多,五票,但一致,不快樂。

■銅欽幾近人高,將末端置於地上才方便吹奏。


「只有離家,才能成長」

行走在不丹最美的行山路線Druk Path,最後一天從四千一百米高的山上營地下山到首都廷布(Thimphu),中午在山腰路過一所寺院,「寺院叫Phajoding Goemba,小小的,也有八百年歷史,你可以去走一走。」在不丹每個城鎮甚至每條村至少都會有一所寺廟,趁導遊還在攤開午餐用具,便往寺院裏鑽。
三個年輕僧侶坐在寺院門外的草地上,正在吹奏巨大的銅欽。銅欽是種單調的管樂器,聲音低沉,幾乎沒有音調,卻雄渾有勁,似種直接向靈魂呼喚的聲音,響徹山頭。「你從哪裏來?」寺院位於山徑必經之處,僧侶對鏡頭早已習以為常,等我拍夠了,才開口問道:「上山還是下山?」「下山。」「我家就在山下。」Songay才十來歲,六歲被家人送進寺院,為了信仰,也為了某種社會地位。「六歲開始一直待在這裏嗎?」「不是,之前在村裏的寺廟,兩年前才來到這裏,大約兩年後又去更高級的寺院學習。」不丹的寺院也是學院,有等級之分,星期一至五每天都要上課,除了佛學,還有英語、數學等基本學科,由寺院內較高級的僧侶擔當導師,與學校無異。因此,他們總是把握機會,跟路過的遊客攀談,練習英語,亦換取一點小小的滿足感。

「想家嗎?」「起初有一點,但寺院裏的老僧人說,只有離家,才能成長。」「喜歡這種方法嗎?」「還不錯。」當不丹仍然緊抱快樂走向現代化時,失業、罪案、經濟等等社會問題陸續浮面,青年不見前景,濫藥、酗酒等情況時常在導遊口中聽見。與之相比,躲於山上的確好一點。
二○一一年不丹第五代國王凱薩爾.旺楚克(Jigme Khesar Namgyel Wangchuck)迎娶民女佩瑪(Jetsun Pema)成為全球佳話,據說國王十七歲時已對只得七歲的佩瑪一見鍾情,從此決心非卿不娶,最後承諾兌現,十足童話故事。


■不丹的寺廟內不時會見到這幅「六道」的壁畫,最頂的天道有如極樂世界,畫中是充滿歡樂的光境,不丹人對快樂的追求是否正源於此?

■Kinga(右)和Dorji每星期總有幾日在這裏彈琴唱歌,是不丹男子的浪漫吧。

■國家開放後,不少外來物湧入不丹,政府時刻向國民強調:「快樂比物質追求重要。」但實情並非如此。


沒有情歌,沒有離異

「你快樂嗎?」我直接向草地上的兩位樂手發問:「哦?!當然快樂。」面對陌生面孔突如其來的發問,錯愕是必然的吧。Kinga和 Dorji一唱一奏,面前的樂器非常眼熟,「這是 Yang Chen。」原來揚琴於六十年代經西藏傳入不丹,也成為當地傳統樂器,「傳統」得連不丹人都不知道它的來歷。「有時我們會在餐廳內演奏。」「酒吧呢?」「酒吧多數是搖滾樂。」不丹全國禁煙,卻不禁酒,廷布市內不難找到酒吧,曾經到訪,果然是結他與鼓的組合,沒有揚琴,更沒有穿長袍的男子。
Kinga說話溫婉,問一句回一句的,沒有多餘說話,一星期總有幾天在河堤邊的草地上彈唱,是他一生最喜愛的娛樂。樂曲都依手上曲譜彈奏,彈了十幾年,早已滾瓜爛熟。借來翻了翻,當然讀不懂,「這些歌唱甚麼?」「都是比較傳統的不丹歌謠,有佛經故事,也有歌頌自然和國王。」「還有呢?」「也有寫耕種的。」「情歌呢?」「唔……沒有,從前的人不需要情歌吧。」不丹從前沒有婚姻律法,一夫多妻亦一妻多夫。八十年代制訂婚姻法,明文規定一夫一妻。但,偏偏從前的社會,沒有太多離異,即使多夫或多妻,選定了就不會輕易改變。今天一對一,卻不如從前。正如我們的情歌很多,卻不見得有比人快樂的愛情。


■孩子們在打一場快樂的架。

■操場上告示板貼上講述第五代國王的生平事迹,小朋友似乎是真心有興趣的。


學校教曉我的是…

有人說,不丹人的快樂是脆弱的,經不起考驗。我同意,世途險惡,除非完全與世隔絕,否則面對大量外來價值與物質,並不是單單靠抱緊快樂宗旨而可以承受。二○○七年,不丹成立國家幸福指數委員會(Gross National Happiness Committee),負責批核各政府部門的議案,凡被委員認為是傷害不丹人民長遠幸福的政策,如砍伐林木建公路等破壞自然環境的議案,都會被退回重撰,權力相當大。因而,不丹的福利制度相當不錯,醫療、教育全是免費,開支佔國家預算的三成。
我們跟隨「點滴是生命」探訪廷布其中一間小學。學生的校服是不丹傳統長袍,市面仍有不少人穿着,因政府規定,凡如學校或辦公室等比較正式的場合都必須穿着傳統服飾。學生整齊排列在操場上等待早會開始,校長以英語講話,介紹了我們,結尾不忘提醒同學們要愛國家、愛國王,還補上祝福國王身體健康,然後念起佛經。早會完結前,校長再提醒同學們:「我們要愛國家,愛國王。」
早會上除了國家和國王,最常提到的另一個字眼是:Happiness,學校甚至把「快樂」也寫進校訓裏,比財富與知識都重要,「我們開學第一課內容就是認識由前國王創立的『國民幸福指數』,希望孩子明白快樂比學業成績及個人成就更重要。」校長相當符合國情。學生們在學校尚算無憂無慮,但面對升學,卻是另一回事,「不丹只得三間大學,學額不足,比較有錢的家庭會把子女送到印度升學,師資較好之餘,印度亦比較容易找工作。」校園裏的快樂,原來未能延續到殘酷的現實。


■我們獲得一場小朋友歌舞表演招待。

■簡單的貼紙,貼在面上,也就滿足了。


到底快樂不快樂?

或者讀完全文,都沒有搞清楚不丹是快樂還是不快樂。是的,我也搞不清楚,正如路上遇到的人,你問他快樂不快樂,大部份人會答你:「快樂。」「為何快樂?」他會想一想,可能答你:「因為可以玩音樂。」你會羨慕那種容易滿足的快樂,亦會懼怕這種薄弱的快樂基礎。不丹人的快樂可能是種大智慧,亦可能是一蹴即就的追求,因為快樂也是慾望,本質上沒有比求財更高尚。而我懷疑,除了服藥和催眠,世上應該沒有一種可以只有結果,沒有過程的方法來追求快樂。


Travel Memo 不丹
簽證:除印度、孟加拉及馬爾代夫國民,其餘一律需要簽證,必須經由政府認可的當地或海外旅行社辦理,不接受個人申請。費用為$310。查詢:28443117(不丹領事館)

機票:香港沒有直飛不丹航班,建議先飛曼谷再轉乘不丹皇家航空(Drukair)往帕羅(Paro)。香港航空每日有三班航班往曼谷,來回票價$1,900起(未連稅)。網址:http://www.hongkongairlines.com。不丹航空從曼谷往返帕羅,來回票價$5,055起(未連稅)。網址:http://www.drukair.com.bt

旅行團:前往不丹旅客必須參與旅行團,或經旅行社僱用當地導遊,費用按淡旺季計算,每天必須購買不少於200或250美元的旅遊套票,包括酒店住宿、膳食、交通及導遊費用。香港Charlotte Travel開辦不丹行程,7天費用約$13,740起(不包括機票),查詢:http://www.bhutantraveller.com.hk

滙率:1港元約兌7.9 Bhutan Ngultrum(Nu),美金亦於當地廣泛流通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091213-陶傑:BNO、蠢老鼠

20180506-批判地理達人鄧永成,土地供應與公義的矛盾人,鄧永成寄語學生:當香港被規劃時……

20200129-楊天命:致習近平總書記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