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129-賈荃:由《曉說》《奇葩說》看亞視

賈荃:由《曉說》《奇葩說》看亞視
23:24 29/1/2015

■亞視的不濟絕非只限於亞視,事實上香港的電視產業近年均停滯不前。資料圖片

特首梁振英早前表示政府重視亞視營運問題,包括拖欠員工薪金。但他顯然「重視」錯了重點,現在不是亞視一間電視台出了問題,而是整個香港的電視產業都病入膏肓。無論哪家電視台,內容之陳腐、形式之老舊、表演之做作,都到了令人髮指的地步。相比之下,大陸近年的電視產業卻可謂突飛猛進,原因是互聯網技術與電視製作開始融合——這是否能給香港人帶來一些省思?
香港人在許多方面,太過被「本土意識」綁架。如果我說CCTV比香港的電視台好看,會不會有人覺得我是「港奸」?但我還是必須說,事實就是如此。去除《新聞聯播》一類的意識形態,其電視節目的製作,從專業角度看,佈景、鏡頭、剪輯……都比香港的電視節目好太多。這只是CCTV,更不要說像湖南衛視、浙江衛視、江蘇衛視……這些更加商業化的電視台。香港今天的電視節目,不敢恭維,和90年代看的幾乎沒有任何進步。大陸的電視節目,則日新月異。而我又不得不多說一句:大陸的互聯網視頻節目,比大陸的電視節目還要好看。

大陸的電視生態,已經逐漸呈現出這樣的模式:由視頻網站為主力的創作團隊,具備鬼斧神工的創新能力,他們生產高質素的節目,創造新的綜藝模式,繼而甚至電視台都要向視頻網站購買內容。大陸互聯網理論家吳伯凡曾言簡意賅地總結過這種現象,認為將來的電視生態叫「只有電視沒有台」。
典型個案,如創作人高曉松主持的脫口秀《曉說》(後更名《曉松奇談》),累計點擊量超過五億。一邊在網上更新,一邊在東方衛視播出電視版的《曉松說》。據說,這個節目幾乎是從沒有清晰定位就做起來的,第一期節目是編導去美國出差,順路到高曉松家,用照相機錄製的,就這樣從零開始到家喻戶曉。
作為一個互聯網節目,《曉說》的製作和傳統電視節目有何不同呢?最主要的,是它可以做到與觀眾的實時互動。傳統電視台需要主編來把關內容,互聯網卻把這個權利交給觀眾。《曉說》每周五早上8點上線,新節目一上線,幕後人員就盯着評論,看網民給高曉松指出了甚麼錯誤。高曉松會在自己的微博回應網民質疑,如果真的是講錯了,幕後人員會立刻修改節目,隨時修改,隨時覆蓋,保證打開節目的網民看到的是最新版本。換句話說,如果電視台的節目在播出之後是「死」的,那麼網上視頻節目則是「活」的,它在播出之後仍舊不斷生長。

另外一個比較近的例子,如大陸一個網絡視頻節目《奇葩說》(該節目邀請台灣主持人蔡康永擔任評委之一)。這個節目簡直是奇蹟,因為它是個辯論節目,竟然每集都吸引超過五百萬點擊量。節目中討論的,不完全是娛樂性的話題,也有關於自由、民主、人倫的嚴肅題目(例如多數人有沒有權力投票決定少數人的生死),卻能做到很好的娛樂效果,引人入勝。現在,大陸這類網上視頻節目的廣告冠名費用已經高達一兩千萬人民幣,業內預估很快就會突破一億。


寫了這麼多,最後我們還是要問,大陸的電視經驗能給香港甚麼啟示?

首先,香港人總是抱怨本地資源不夠,所以轉型困難、創新舉步維艱。但是《曉說》和《奇葩說》的例子卻告訴我們,這不是資源的問題,而是有沒有將好的創意付諸實踐的能力。在互聯網時代,不需要再像傳統工業時代那樣拼實力。如果給自己羅織很多藉口,想到不去做,那麼只能說是「傲嬌」(傲氣+驕氣)。
其次,香港人每以制度優勢自豪,但是在文化創意產業,這種「制式思維」卻是要命的。大陸雖然沒有健全的制度,卻有用心做節目的人,真切地希望利用有限的空間,為電視行業做一點事。這些事或許都很小,但多年累計下來,力量也是驚人的。大陸因為有人,所以有創新。香港,輸在把責任都推給了制度。
亞視或許會死,這一點也不重要,完全不值得留戀。只希望能令香港人警醒,衝破困局不是天方夜譚,互聯網時代每個人、每個小團隊都具備無限的創新能力,切莫被固有的傳統思維困死。


賈荃
傳媒人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091213-陶傑:BNO、蠢老鼠

20180506-批判地理達人鄧永成,土地供應與公義的矛盾人,鄧永成寄語學生:當香港被規劃時……

20200129-楊天命:致習近平總書記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