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129-文路:上落樓梯大件事

文路: 上落樓梯大件事
2015年01月29日


幾近乎有關香港的故事,都是以山城作為背景,人們在山城上走來走去,要上山就自然用樓梯,而山城上的樓梯及暗巷更是香港故事的主要元素。當大家大聲高呼獅子山精神,太平山下的故事更貼近香港的實際處境。香港就是一座山城,人們在山城梯級上來來回回;人們在山中生活,而串連山城各個部分的,就是一條又一條的有長有短的梯級和斜路;梯級山城的特徵亦顯得獨一無二。

攝影:莊振邦

早在英國尚未與大清簽訂南京條約的1841年,英國政府已經有向山發展的打算,用以監察港口的情況,當時的船政官畢打上尉建議在荷李活道與新填地之間當時稱為畢打山的山坡,建成了一座船政署。為方便通向碼頭,畢打上尉命人開闢接連碼頭與船政署的斜路並命名為畢打街。而當局往後亦興建了多條從皇后大道或荷李活道通往半山的道路,包括砵甸乍街、城隍街、樓梯街等以斜路和梯級所組成的街道,山城雛型嶄露頭角。

中環早期內陸地段的發展,分為市區地段(Town Lot)及市場地段(Bazaar Lot),分別由歐洲人與華人居住,以橫貫太平山街及縱貫陡峭的鴨巴甸街為界線。市區地段道路較闊,樓宇間的空間亦較多,而市場地段多為唐樓及市集和貨倉,華洋出現明顯的界線,在維城內出現雙城故事,而貫穿這條無形的階級分界,就是一條有百年歷史但不顯眼的樓梯街。

樓梯街始見於香港開埠初期,此街道在1841年至1850年間興建,有超過160年歷史,1856年的地圖已記載了Ladder Street之名。樓梯街由皇后大道中(俗稱大馬路)起,沿山勢而上,經過摩羅街、荷李活道、四方街、必列者士街及裕林臺,直至堅道止(俗稱二馬路),全長350米。樓梯街原本由花崗石鋪成,歷經百多年歷史,現時大部分已鋪上混凝土,亦更換了新型鐵欄,但不少歷史痕跡亦能清晰可看,例如舊式護土牆、樹牆及街道旁的護欄等。樓梯街上有不少珍貴的歷史建築如與荷李活道交界的文武廟,和在必列者士街交界的基督教青年會會所,都位於樓梯街旁。一路上華洋建築夾雜,成為華洋族群互通的孔道。
沒有這種山城的背景,加上一條不顯眼的樓梯街,就構建出太平山下香港歷史發展的軌跡。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091213-陶傑:BNO、蠢老鼠

20180506-批判地理達人鄧永成,土地供應與公義的矛盾人,鄧永成寄語學生:當香港被規劃時……

20200129-楊天命:致習近平總書記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