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423-吳志森:官員是「腐敗集團」的同謀與共犯
吳志森:官員是「腐敗集團」的同謀與共犯
9:47 23/4/2014
【明報專訊】我愈來愈懷疑,特區政府內部,存在一個「腐敗集團」,他們本來行事隱蔽,偷偷摸摸,近兩年來,不知是因為上樑不正下樑歪,還是朝裏有人好做官的關係,愈來愈明目張膽,表現得肆無忌憚。
最新的腐敗醜聞,是審計署揭發盛事基金撥款的龍獅節。連續幾年數以百萬計的款項,沒有按規定招標報價,副召集人聘旗下人員表演,召集人承認招聘人數是造數,當中竟有以百計小學幼稚園生,單據不全數目不清……只看表面證據,極可能涉及私相授受利益輸送,舞弊嫌疑,需要查個水落石出。
涉案的當事人接受傳媒訪問,還大剌剌的死撐沒有問題,這種人的慣性反應,是意料中事,早已見怪不怪。但作為撥款機構的盛事基金評審委員會主席,對自己失察縱容,缺乏嚴格把關,非但表現得輕描淡寫,更反過來指摘報請廉署調查的政黨:「好多人利用事件作出政治姿態,令盛事基金形象受損」。搞出這樣的醜聞,盛事基金已「衰到貼地」,還有什麼形象可言?不檢討事前的撥款審查機制出了什麼問題,不去問事後的帳目交代出了什麼亂子,而一味諉過於人,千方百計為涉案的當事人辯解,難道不會使人懷疑,他們根本就是同一伙,沆瀣一氣,相互勾結?
旅遊事務署是盛事基金的對口單位,對監察基金的運作,撥款機制與帳目交代,所有程序是否合規,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政務官是政府管治的頂樑柱,但身為政務官的旅遊專員,接受傳媒訪問含糊其辭,好像如夢初醒,明顯是失職失察,客觀上就是「腐敗集團」的同謀與共犯。政務官的水平如此江河日下,說明特區政府的管治已爛到入心。
腐敗現象 早遍地開花
類似盛事基金的腐敗,原來只是冰山一角。中西區區議會《基本法》宣傳活動明益自己友,委員會撥款給名下組織,主席也沒有避席避嫌,民主黨區議員提出異議,遭警察抬走。這種無法無天的行為,連在民主派圈子也沒引起多大迴響,香港人仍繼續吃喝玩樂,唱K打機,不知這種腐敗現象,原來早遍地開花,遍佈18區每一個角落。
宣傳《基本法》的25萬撥款,每區都幾乎無一例外地落在建制團體之手,也變成魚肚羮蒸石斑的蛇齋餅糉,用公帑來招收和鞏固建制的票源。建制議員撥款給有千絲萬縷關係的建制地區團體,這種腐敗模式,已經成為常規。
更多的「着數」還在後頭。只要稍為留意在各區經常活動的文娛康樂體育會,他們或會以不同名義不同面目出現,但來來去去都是那幾個人,班底也幾乎一模一樣,不少都是建制政黨的外圍組織。民政署長期撥款給這些建制團體搞活動,旅行吃海鮮,唱歌做大戲,在社區組織群眾,維持名氣,成為建制派的重要票源。納稅人的血汗錢變成維穩費,長期供養地區建制團體,已不是建制派之間的私相授受,而是政府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官員長期參與「腐敗集團」,名正言順將之合法化。
9:47 23/4/2014
【明報專訊】我愈來愈懷疑,特區政府內部,存在一個「腐敗集團」,他們本來行事隱蔽,偷偷摸摸,近兩年來,不知是因為上樑不正下樑歪,還是朝裏有人好做官的關係,愈來愈明目張膽,表現得肆無忌憚。
最新的腐敗醜聞,是審計署揭發盛事基金撥款的龍獅節。連續幾年數以百萬計的款項,沒有按規定招標報價,副召集人聘旗下人員表演,召集人承認招聘人數是造數,當中竟有以百計小學幼稚園生,單據不全數目不清……只看表面證據,極可能涉及私相授受利益輸送,舞弊嫌疑,需要查個水落石出。
涉案的當事人接受傳媒訪問,還大剌剌的死撐沒有問題,這種人的慣性反應,是意料中事,早已見怪不怪。但作為撥款機構的盛事基金評審委員會主席,對自己失察縱容,缺乏嚴格把關,非但表現得輕描淡寫,更反過來指摘報請廉署調查的政黨:「好多人利用事件作出政治姿態,令盛事基金形象受損」。搞出這樣的醜聞,盛事基金已「衰到貼地」,還有什麼形象可言?不檢討事前的撥款審查機制出了什麼問題,不去問事後的帳目交代出了什麼亂子,而一味諉過於人,千方百計為涉案的當事人辯解,難道不會使人懷疑,他們根本就是同一伙,沆瀣一氣,相互勾結?
旅遊事務署是盛事基金的對口單位,對監察基金的運作,撥款機制與帳目交代,所有程序是否合規,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政務官是政府管治的頂樑柱,但身為政務官的旅遊專員,接受傳媒訪問含糊其辭,好像如夢初醒,明顯是失職失察,客觀上就是「腐敗集團」的同謀與共犯。政務官的水平如此江河日下,說明特區政府的管治已爛到入心。
腐敗現象 早遍地開花
類似盛事基金的腐敗,原來只是冰山一角。中西區區議會《基本法》宣傳活動明益自己友,委員會撥款給名下組織,主席也沒有避席避嫌,民主黨區議員提出異議,遭警察抬走。這種無法無天的行為,連在民主派圈子也沒引起多大迴響,香港人仍繼續吃喝玩樂,唱K打機,不知這種腐敗現象,原來早遍地開花,遍佈18區每一個角落。
宣傳《基本法》的25萬撥款,每區都幾乎無一例外地落在建制團體之手,也變成魚肚羮蒸石斑的蛇齋餅糉,用公帑來招收和鞏固建制的票源。建制議員撥款給有千絲萬縷關係的建制地區團體,這種腐敗模式,已經成為常規。
更多的「着數」還在後頭。只要稍為留意在各區經常活動的文娛康樂體育會,他們或會以不同名義不同面目出現,但來來去去都是那幾個人,班底也幾乎一模一樣,不少都是建制政黨的外圍組織。民政署長期撥款給這些建制團體搞活動,旅行吃海鮮,唱歌做大戲,在社區組織群眾,維持名氣,成為建制派的重要票源。納稅人的血汗錢變成維穩費,長期供養地區建制團體,已不是建制派之間的私相授受,而是政府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官員長期參與「腐敗集團」,名正言順將之合法化。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