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427-黎則奮:六四25周年的支聯會

黎則奮:六四25周年的支聯會
9:52 27/4/2014

這是一個價值錯亂的時代,是非顛倒、黑白混淆、真假難分。原來一些美好的名詞,例如「愛」、「正義」、「真相」,落在一些別有用心的政治組織身上,卻可以名不副實,變作完全另一回事。
梁振英的港共政權上台後,以政治鬥爭掛帥,一些標榜「愛港」名為群眾實質流氓的組織,一度橫行於世,經常以粗暴的行徑干擾民間的民主政治活動,甚至聲言自行執法,阻止佔中行動出現。他們最新的搞作,就是針對六四25周年紀念,夥同組成甚麼「正義聯盟」,聲討支聯會隱瞞事實,揚言要尋求「歷史真相」。
無獨有偶,當年六四學運領袖之一柴玲,在六四25周年前夕,亦公開發表了一篇長文,勸喻天安門母親不必為是否平反六四苦惱,有了宗教信仰的她,用大量篇幅引用《聖經》去闡述自己對六四的體會,表示自己會用「喜樂、堅定、平安、感恩」的心情等待神的安排。
我們雖然尊重每個人的宗教信仰,但此時此刻,柴玲不私下向六四受難人士表達心聲而選擇公開自己的立場,不管主觀意願若何,客觀上都是向中共當權派交心獻媚,要為主子解除最大的政治絆腳石。
隨着本土主義的崛起,主張「中港區隔」的陳雲去年針對支聯會以「愛國愛港、香港精神」為紀念六四主題,亦曾公開呼籲杯葛六四燭光集會,結果引起社會激烈辯論,最後支聯會被迫收回有關口號,但在狂風暴雨下,參加燭光集會的人數仍然高達15萬,證明人心不死,對於六四,大多數港人仍然不想回憶、未敢忘記。
今年是六四25周年,勢必引起海內外華人關注,中共嚴陣以待,自不待言。何況目下中國經濟一如25年前,正面臨重大轉折。所謂「中國模式」已走至窮途,因為經濟放緩而引發的地方官民衝突固然此起彼落。習近平以反貪腐穩固政權,更掀起黨內激烈權鬥,任何觸動群眾情緒的社會集體行動,都可能引致難以估量的政治後果,為了維穩,當權者要打壓六四,實屬理所當然。
但站在人民的立場,尤其是香港面臨政改的關鍵時刻,今年悼念六四,卻有特殊的政治意義。我亦贊成檢討「平反六四」的口號,因為用福柯(Michel Foucault)的理論,歷史的回顧必須結合當前的政治運動,才可發揮應有的批判意義。
以泛民為核心骨幹的支聯會,年年行禮如儀悼念六四,除了維持一面旗幟不倒外,其實已無現實政治作用。要求平反,亦默認了中共政權的合法性,只要「平反六四」有利延續中共的統治,時移世易,未來的中共當權者未必不會樂於利用。司徒華認為只要堅持下去,再過一代領導人,「平反六四」便成功在望,正是基於這種一廂情願的幻想。
但25年後的今天,無論大陸和香港的政治形勢已截然不同。中共已再沒有所謂改革派和保守派之分,各個派系只是不同利益集團的組合,同屬一丘之貉,都是官僚國家資本,更全是六四的得益者,要求任何一派平反六四,根本就是緣木求魚。
最重要的是,八九民運的意義,不僅在於建設民主中國,對港人來說,實現民主,落實真正的港人治港和高度自治,更具逼切現實政治意義。如果不想悼念六四淪為僵化儀式,藉着25周年紀念,重新檢視八九民運期間香港本土風起雲湧的群眾運動經驗,總結教訓,呼籲廣大市民為未來的民主鬥爭作好準備,才是唯一正確的道路。
另一方面,只要尊重歷史,便清楚知道支聯會並非香港支持北京學生愛國民主運動的始作俑者,而是當年自發群眾運動的產品。支聯會正式成立亦是六四之後的事。作為一個群眾組織,支聯會的組成和架構,都非直接民主的產品,由組成開始至今長期受人詬病,並非無因。要持續發展,增加政治動力,開放和擴大組織,讓八、九十後的年輕一代接棒,主導未來的發展路向,可說是當務之急,應該成為今年六四爭議的焦點。

黎則奮
時事評論員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091213-陶傑:BNO、蠢老鼠

20180506-批判地理達人鄧永成,土地供應與公義的矛盾人,鄧永成寄語學生:當香港被規劃時……

20110508-劉若英:易副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