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426-康婷--親子專欄:(愛的覺度)女兒不再是小孩(下)
親子專欄:(愛的覺度)女兒不再是小孩(下)
9:20 26/4/2014
做全職媽媽之前,由於工作時間特長再加上出差頻密,剩餘的時間都急不及待陪伴女兒,對她呵護備至。雖然平日已累透,但周末仍然堅持親自帶女兒,照顧她吃飯洗澡更衣,甚至猶如嬰孩般抱她。其實當時她已曉得做以上的事,但可能我們相處時間少,所以並沒有留意到,或是自己不願放手。做了全職媽媽後我因為思考該怎樣與女兒相處,便很仔細觀察她的行為和態度。
在暑假期間當我送女兒上夏令營,她堅持自己拿書包外套,就算我提議幫忙,她也婉拒,然後便轉身自豪地走向那邊正等着她的朋友堆去。而每當我興奮的等着接她,擁着她大叫「sweet heart、寶貝!」這時她臉上會露出尷尬表情,低頭細聲說:「媽咪呀!」示意我不要讓她難為情。收到了好幾次這樣的訊息後,我問女兒是否不喜歡我在大庭廣眾親她,她起初猶豫不答,但最後也點頭。當我答應以後在親她前先問准她,女兒立刻微笑說:「好的!謝謝媽媽!」在家裏她反而比較依賴,原來女兒開始在意朋友的看法,要融入她的社交圈。
在家中若有其他孩子來吃飯,女兒都會要求與朋友們坐到別的桌上,不跟大人坐。就算在餐廳她也想與小朋友坐開,自己點菜。有一次我和妹妹就讓女兒跟表妹坐開,自己決定吃甚麼,然後點菜,沒有給她倆任何界限,我們想觀察孩子的判斷能力。結果在早上10點,她倆點了兩份薄煎餅再加一大碟炸薯條。當她們看見桌上擺滿食物,就露出尷尬笑容,一定是知道叫多了,吃不下。事後我們才跟她兩表姐妹做檢討,看來女兒很想嘗試獨立處事,擁有自主權,建立自信。
與女兒相處時間多了,便發覺她也有很大的好奇心,可能之前太忙沒有時間回答她那大堆「點解」、「為甚麼」。有天當我開車時,女兒突然其來問,為何她朋友的父母要分開?然後問題好像子彈般一連串發出:朋友多久才見爸爸呢?父母還是朋友嗎?父母見面時說甚麼?我給她嚇一跳,沒有想到她突然會思考這題目,可能是之前聽到我和妹妹的閒聊,然後一直留在女兒腦袋裏。她的問題沒有特別專注於某類課題,總是想到就問,例如:為何人想結婚?嬰兒怎樣來的?甚麼是政府?為何大人有權管治孩子?要用很多時間、耐性、心機和思考才能回答,因為她那顆好奇的心再加上本身極強的觀察能力,女兒的知識存庫比我預期中儲得多和儲得快。
暑假過後,腦裏嘗試總結我所觀察到的發現,也就是:我要管教和帶領一個充滿好奇心、嘗試融入自己建立的朋友圈子、不斷爭取自主權的六歲女兒。看來我的工作比一般保母更具挑戰性。「媽媽」也只不過是一個表面名稱而已,實際的身份包括保母、朋友、顧問、老師、學生和安靜的聆聽者。最大的學問當然是我該在甚麼時候擔任甚麼身份。跟所有人際關係一樣,沒有完美的答案,沒有完美的關係。我只是慶幸開始第一步,就是承認和接受女兒已經不是一個baby。
作者:康婷
曾是一間頂尖美國投資銀行的管理層,科技網創業者,現在選擇做最熱愛的工作:家中一腳踢的媽媽。
9:20 26/4/2014
做全職媽媽之前,由於工作時間特長再加上出差頻密,剩餘的時間都急不及待陪伴女兒,對她呵護備至。雖然平日已累透,但周末仍然堅持親自帶女兒,照顧她吃飯洗澡更衣,甚至猶如嬰孩般抱她。其實當時她已曉得做以上的事,但可能我們相處時間少,所以並沒有留意到,或是自己不願放手。做了全職媽媽後我因為思考該怎樣與女兒相處,便很仔細觀察她的行為和態度。
在暑假期間當我送女兒上夏令營,她堅持自己拿書包外套,就算我提議幫忙,她也婉拒,然後便轉身自豪地走向那邊正等着她的朋友堆去。而每當我興奮的等着接她,擁着她大叫「sweet heart、寶貝!」這時她臉上會露出尷尬表情,低頭細聲說:「媽咪呀!」示意我不要讓她難為情。收到了好幾次這樣的訊息後,我問女兒是否不喜歡我在大庭廣眾親她,她起初猶豫不答,但最後也點頭。當我答應以後在親她前先問准她,女兒立刻微笑說:「好的!謝謝媽媽!」在家裏她反而比較依賴,原來女兒開始在意朋友的看法,要融入她的社交圈。
在家中若有其他孩子來吃飯,女兒都會要求與朋友們坐到別的桌上,不跟大人坐。就算在餐廳她也想與小朋友坐開,自己點菜。有一次我和妹妹就讓女兒跟表妹坐開,自己決定吃甚麼,然後點菜,沒有給她倆任何界限,我們想觀察孩子的判斷能力。結果在早上10點,她倆點了兩份薄煎餅再加一大碟炸薯條。當她們看見桌上擺滿食物,就露出尷尬笑容,一定是知道叫多了,吃不下。事後我們才跟她兩表姐妹做檢討,看來女兒很想嘗試獨立處事,擁有自主權,建立自信。
與女兒相處時間多了,便發覺她也有很大的好奇心,可能之前太忙沒有時間回答她那大堆「點解」、「為甚麼」。有天當我開車時,女兒突然其來問,為何她朋友的父母要分開?然後問題好像子彈般一連串發出:朋友多久才見爸爸呢?父母還是朋友嗎?父母見面時說甚麼?我給她嚇一跳,沒有想到她突然會思考這題目,可能是之前聽到我和妹妹的閒聊,然後一直留在女兒腦袋裏。她的問題沒有特別專注於某類課題,總是想到就問,例如:為何人想結婚?嬰兒怎樣來的?甚麼是政府?為何大人有權管治孩子?要用很多時間、耐性、心機和思考才能回答,因為她那顆好奇的心再加上本身極強的觀察能力,女兒的知識存庫比我預期中儲得多和儲得快。
暑假過後,腦裏嘗試總結我所觀察到的發現,也就是:我要管教和帶領一個充滿好奇心、嘗試融入自己建立的朋友圈子、不斷爭取自主權的六歲女兒。看來我的工作比一般保母更具挑戰性。「媽媽」也只不過是一個表面名稱而已,實際的身份包括保母、朋友、顧問、老師、學生和安靜的聆聽者。最大的學問當然是我該在甚麼時候擔任甚麼身份。跟所有人際關係一樣,沒有完美的答案,沒有完美的關係。我只是慶幸開始第一步,就是承認和接受女兒已經不是一個baby。
作者:康婷
曾是一間頂尖美國投資銀行的管理層,科技網創業者,現在選擇做最熱愛的工作:家中一腳踢的媽媽。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