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424-廣東話的由來,原汁原味中原文化

廣東話的由來,原汁原味中原文化
2014年04月24日


曾出版多本研究廣東話相關書籍的次文化堂社長彭志銘認為,廣東話是漢語中表達力最強,而且音調最豐富的一種語言,代表著最傳統的中原文化。
文:林穎嵐

對於不少人混淆廣東話與廣州話,彭志銘指出,其實廣州話是廣東話的一部分,「廣東話是指整個廣東省所用的語言,而香港人所講的亦可稱為廣州話、廣府話或白話。」他解釋,廣州話與廣東話的不同在於其廣州音,源自廣東省的省城──廣州,「府」指省城/省會,因而有此說法。而廣東話又可稱為粵語,來自廣東省的名號「粵」,集合了廣東省內不同地區的語言,當中包括四邑的台山話、新會話,及潮州話等,而廣州話則被視為廣東話之首,「由於地區差異,使部分廣東地區內所用的詞彙和發音都會有所不同,因廣州是廣東省的省會,具優厚的經濟條件,令廣州話能廣為流傳。」
最原始的中原音
眾所周知,現在內地人所講的普通話,無論在音調或詞彙用法等方面,都與廣東話截然不同,彭志銘表示,「普通話只有4個聲調,而且混雜了多種外族方言,所以無法讀出所有中原文字。」
彭認為,人與人之間的對話,需要聲調配合才能表達感情,而聲調愈少的語言,可用的詞彙便會愈少,代表其表達能力愈弱,他指:「廣東音最適合念唐詩,因為它是最原始的中原音,廣東話的聲調大致可分成9聲,不同聲調會影響說話的意思,例如『你出街小心啲啊。』如果用平音發聲,會有關懷的意思,若聲調變高,感覺便會截然不同。」
不少學者對廣東話的定義與地位存在分歧,彭認為,廣東話比普通話更能表現純正的中原文化,「中原人古時聚居黃河與長江流域之間,曾經歷兩次大遷徙,首次發生於2,500年前的秦朝,趙佗在嶺南自封『南越王』並帶兵入侵中原,引發民族大遷徙,但他封王期間促進了中原移民和南越國各土著民族的融合,令中原文化及漢字傳入嶺南,而現在位於廣州的越王墓,便是趙佗的足跡證明。另一次大型遷徙則是南宋時期,當時蒙古軍隊入侵中原,全國連同宋帝昺等人舉國逃難,不少人逃到廣東及南部地區,令中原文化由黃河流域移師至南部繼續發展。」
普通話夾雜外族方言
據歷史記載,原本居於中原的人已大量遷移,剩下未能逃走的只能歸順外族管治。彭續說:「當時蒙古人入侵中原建立元朝,並進行文化大清洗。除蒙古人的入侵外,中原還經歷了多次外族管治時期,吸收了外來民族如金人、胡人等方言,所以,普通話不能代表最傳統的中國文化。」而原本的中原民族大量遷移後,定居於地理位置極佳的南部廣東地區,「廣東北面有5個山嶺,叫做『嶺南』,山嶺有助阻擋外族入侵,令人民可以安居樂業,促進社會文化順利發展。」除了可免除外敵入侵的危機外,南部地區亦有先天優勢,「廣東靠近珠江口,土地肥沃,居民在衣食住行各方面都能自給自足,減低外族滋擾風險。」造就了廣東文化百花齊放,許多學者研究中國文化時,都以嶺南文化作為參考。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091213-陶傑:BNO、蠢老鼠

20180506-批判地理達人鄧永成,土地供應與公義的矛盾人,鄧永成寄語學生:當香港被規劃時……

20110508-劉若英:易副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