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127-劉細良:【讀書好×果籽】分裂國家之源讀《最後的皇族》

劉細良:【讀書好×果籽】分裂國家之源讀《最後的皇族》
20160127


《最後的皇族》乃新清史重要著作,反對漢化模式詮釋滿清成功原因。

【文化籽:讀書好】

今天共產黨反港獨旗幟高舉,香港人看在眼裏,或會認為小題大做,但對於北京而言,分裂國家是實實在在的問題,尤其在西藏、新疆。今天的民族問題,根源在於辛亥革命所創建的中華民國及四九年建政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形式上是一個民族國家,但繼承的卻是一個民族及文化多元的大清帝國版圖。同樣一個多元民族的土耳其鄂圖曼帝國,在蛻變成為現代土耳其民族國家時,其他民族就分裂出去,成為新的國家。今天中共治下由大清帝國征服佔領的內陸亞洲地區新疆及西藏,成為動盪之源。大家可能會問,為何大清可以成功管治藏人維族,而今天駐紮軍隊更多、武備更精良、控制更嚴密的共產黨,卻要擔驚受怕呢?


漢化霸權

要尋前路,只有回溯歷史,究竟在十七世紀建立的最後一個皇朝,是怎樣管理這龐大疆域、民族、文化及宗教多元的大帝國呢?當漢族人書寫大清、蒙元及遼、金等歷史時,總愛強調這些游牧民族在中華大地上成功建政及有效管治,是因為他們已經「漢化」了,內地歷史劇則強調滿族皇帝身邊的漢族官僚協助施政。外族統治者以武力入主中原,打下江山,他們最後也是臣服於中華文明、漢人成熟的典章制度,而最後也融入了中華文化之中,我們香港人對具種族主義色彩的民族史觀深信不移。
漢化模式是否大清皇朝盛世康雍乾三朝的成功秘訣呢?這主流觀點近年受到挑戰,主要是一批美國清史研究學者,當中代表作是Eyelyn S Rawski的《The Last Emperors:A Social History of Qing Imperial Institutions》,中文譯本叫《最後的皇族》。作者根據滿文檔案,認為大清皇帝是相當自覺地保存滿洲認同,並且在禮儀、宗教及管治手法上,採取一套非漢族方式。滿洲文化是將東北亞不同民族納入八旗系統中,用同一套法律、服飾規範和社會規則去管理他們,以八旗認同取代原有的民族認同意識。滿洲多元開放的文化模式,同高高在上歧視異族文明的漢人儒家文明,是兩套不同的管理手法。契丹、唐古特、女真和蒙古統治者所建立的政權,雖然也吸納漢族官僚體系,但也同時因地制宜,改革中國的政治模式,在政治上創新,以適應自己的環境。


去儒家化

作者認為清統治成功,漢化不是主要原因,相反,是因為滿人有能力對帝國內陸亞洲邊疆的主要非漢民族,採取富有彈性的特殊文化政策,這些問題正是過去一直困擾漢族王朝。儒家意識形態強調華夷之別,歧視外族,根本難執行多元文化政策,而清皇帝就沒有這種包袱。他研究清對薩滿教及藏傳佛教的資助,探討對帝國境內不同民族的管治手法。藏傳佛教是蒙古人的信仰,也是十七世紀稱霸的關鍵,滿人支持格魯派並令其在西藏佔主導地位,利用宗教穩定西藏及蒙古。
漢族自認為文化高人一等,要迫令異族漢化,滿人則靈活地運用文化、宗教政策,甚至鼓勵他們維持、發展自己的宗教認同。回看今日共產中國,表面是中華民族一體,實質仍未脫大漢族主義,停留在漢化模式,這種心態自然難以真正尊重異文化,民族分離之心也由此而起。相比大清帝國治術,究竟是進步了,還是倒退了?


紫光閣功臣像乃乾隆表揚其武功,漢族只佔少數。

意大利畫家郎世寧為乾隆造像,可見乾隆心目中對自己形象的追求。


撰文:劉細良
編輯:梁浩維
美術:孔文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091213-陶傑:BNO、蠢老鼠

20180506-批判地理達人鄧永成,土地供應與公義的矛盾人,鄧永成寄語學生:當香港被規劃時……

20110508-劉若英:易副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