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118-程思傳:《星聲夢裡人》我們都知道現實沒有如果

程思傳:《星聲夢裡人》我們都知道現實沒有如果
2017年1月18日


看完《星聲夢裡人》(La La Land),心情久久未能平復──

導演 Damien Chazelle 早在前作《鼓動真我》(Whiplash),以一個不顧一切追逐成功的鼓手為主角,嶄露頭角;這一次,《星聲夢裡人》以歌舞片的方式,談到兩個失意的藝術家在洛杉磯的相遇。

幾場歌舞的場口,讓人看得如痴如醉,甫開場已經技驚四座──導演在洛杉磯日常的塞車焦躁中,構想了一場橫跨幾條行車道的大型歌舞,動用了數十名演員完成了一場一鏡到底的演出。這種虛構而不存在的興奮,與城市的鬱躁形成對比,也反映著兩位主角的心情──一心尋求演出機會的Mia(Emma Stone)為了試鏡,不斷努力讀稿;排在她後面的,卻是剛被兄弟出賣的爵士樂鋼琴手Sebastian(Ryan Gosling)。沒有浪漫的開場,二人初次見面,僅以一下簡單的粗口手勢結束。

以追逐夢想為題材的電影從來不少,《星聲夢裡人》的動人在於當中的不完美──追逐夢想的過程或者動人,回看的時候卻未必如此。《鼓動真我》明顯呈現了一種失衡的狀態,主角Andrew(Miles Teller)為了打鼓,失去了自己,也失去了周圍的人;而《星聲夢裡人》卻是探討了另一種的可能:不同步──他向前的時候,她停在原地;她超前兩步,他又停滯不前。

或者,相對於《鼓動真我》的Andrew歇斯底里,《星聲夢裡人》的Sebastian與Mia算是幸運,他們能夠完成了自己的夢想,但是導演無意美化這一種成功,而是在成功的背後,留下無可奈何的註腳──他們捱過了對方的低谷,承受了對方的脾氣。然而,陪著對方走過最重要的一段後,卻因著種種原因,不能走到最尾,當日用心的澆灌,最終成就了別人眼中最完美的他/她。

很多時候,遺憾不是肉眼能見──他成功了,她成功了,然後呢?最後一場,二人那種默然的對望,無聲勝有聲的表達,才會如此令人心碎。現實未必很差,卻總有不如意;偶爾回首,會期望從過去找一個籍口,期望填補這個破口。原來,這條路上,無論一個人,抑或兩個人,其實依然孤獨──追逐夢想本來就是一個取捨的過程,殘酷而不浪漫;只是有人習慣把這稱為現實。

《星聲夢裡人》的厲害在於目不暇給,不論劇本,抑或拍攝手法,又或配樂,同樣交出上乘的水準。動的時候,連場的歌舞,叫人陶醉;回歸平靜,把兩個人無法同步的無奈呈現,卻又揪心。從追夢至愛情,每一步都是一個選擇,而這些最初讓他們走在一起的原因,最後又把他們拉得愈來愈遠。所以,Epilogue的一段,才會如此動人,因為我們都知道現實從來不存在如果。


文:程思傳
作者簡介:在 Facebook 有個貼文的小地頭:程思傳的偽文誌(https://www.facebook.com/chingszechuen/)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091213-陶傑:BNO、蠢老鼠

20180506-批判地理達人鄧永成,土地供應與公義的矛盾人,鄧永成寄語學生:當香港被規劃時……

20200129-楊天命:致習近平總書記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