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104-紐約時報:如何讓你的大腦青春永駐

紐約時報:如何讓你的大腦青春永駐
LISA FELDMAN BARRETT 2017年1月4日


想一想你生活中的那些年齡不低於65歲的人吧。他們中的某些人正面臨在老年群體中頗為常見的精神障礙,比如健忘或者注意力集中的時長變短。但其他一些人則以某種方式成功地保持了頭腦的敏銳。我的公公是一名退休醫生,現年83歲的他仍然在做圖書編輯工作,並運營著幾個醫學網站。

為什麼一些人老年時思維依舊敏捷,另一些人卻每況愈下呢?「超級老人」(Superager,由神經學家馬塞爾·梅蘇拉姆[Marsel Mesulam]造出來的一個詞)是指記憶力和專注力不僅超出老年人的平均水平,還與健康活躍的25歲年輕人不相上下者。我和麻省總醫院(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的同事們最近對超級老人做了研究,以便弄懂他們何以有這樣的表現。


我們的實驗室使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掃描並對比了17名超級老人和其同齡人的大腦。我們成功地確認了把兩個群體區別開來的一組腦部區域。年齡相關性萎縮會讓普通老年人腦部的這些區域變得較薄,而超級老人腦部的這些區域與年輕的成年人別無二致,似乎沒有受到時間的摧殘。

大腦中這類至關重要的區域都是哪些呢?如果你讓大多數科學家猜猜看,他們可能會提到大家心目中的「認知性」區域或致力于思考的區域,比如外側前額葉皮質。但我們發現並非如此。幾乎所有的一切都和「情緒性」區域有關,比如中扣帶皮質和前腦島。

我的實驗室並未對這一發現感到驚訝,因為我們看到,現代神經科學已經打破了人們關於「認知性」和「情緒性」腦部區域之間存在差別的錯誤認知。

這種差別是在上世紀40年代進入人們視野的。當時,一位名叫保羅·麥克萊恩(Paul MacLean)的醫生設計了一個共有三層的人類大腦模型。古老的內層承襲自爬行動物,被認為包含著關乎基本生存能力的神經迴路。中層是「邊緣系統」,被認為包含著承襲自哺乳動物的情緒神經迴路。最外邊的一層據說掌管著為人類所獨有的理性思維。麥克萊恩醫生把這個模型稱作「三重腦」。

三重腦開始在媒體界、商界和某些科學圈子裡流行開來(至今依然頗有市場)。但研究大腦的專家早在數十年前就對它提出了質疑。人類的大腦並非沉積岩,其進化也不是認知成熟度隨著時間的推移逐層緩慢累積的過程。相反(用神經科學家耶奧格·施特裡特[Georg Striedter]的話說),大腦是像公司一樣進化而成的:它們一邊拓展,一邊重組。人們現如今已經知道,麥克萊恩醫生眼中掌管情緒的腦部區域,比如「邊緣系統」內的區域,是腦內常規通信的主要中樞節點。除了情緒,它們還關乎很多重要功能,比如語言、壓力、內臟器官的調節,甚至關乎把五種感官體驗協調融匯成一種綜合性體驗。

現在,我們的研究顯示,這些主要的中樞區域對於超級老人的表現極具意義。這些區域越厚,受試者在參加記憶力和注意力測試時,比如記住一長串名詞並在20分鐘後加以複述,表現得就越好。

當然了,關鍵問題是:如何才能成為超級老人?如果有些行為能增加你在上了年紀以後保持頭腦敏銳的機會,那它們是什麼?我們仍在研究這個問題,目前所能給出的最佳答案是:努力做點兒什麼。很多實驗室都已注意到,當人們執行困難的任務時——不論是需要付出體力還是腦力——這些關鍵的腦部區域的活動都會增加。因此你可以通過劇烈運動和大力用腦來幫助這些區域維持其厚度。舉個例子,我公公每天都會游泳,還喜歡參加橋牌比賽。

不過,變成超級老人的道路並不平坦,因為這些腦部區域有另外一個有趣的屬性:當它們的活動增加時,你會覺得非常糟糕——疲憊,為難,沮喪。想想你上一次絞盡腦汁地做一道數學題或者挑戰體力極限的情形吧。努力做事會讓你在當下不太好受。海軍陸戰隊(Marine Corps)的一句格言很好地體現出了這一原理:「疼痛是虛弱離開身體的表現。」也就是說,運動帶來的不適意味著你正變得更強壯、更有紀律性。超級老人就像海軍陸戰隊員一樣:他們善於承受付出巨大努力所帶來的暫時的不快。一些研究顯示,其結果是擁有更加年輕的大腦,有助於保持敏銳的記憶力以及更強大的注意力。

這意味著數獨之類令人愉悅的謎題遊戲還不足以讓你享有成為超級老人的好處。各種「益智遊戲」網站上的那些頗受歡迎的玩樂也不行。你必須付出足夠多的努力,直到會在心中默念「可惡」的程度。要做到覺得受了傷害為止,然後再多做一點。

在美國,我們對幸福感分外著迷。但研究顯現,隨著年齡的日益增長,人們會通過迴避令人不快的境況來製造幸福感。有時,這堪稱一個好主意,比如在避開粗魯鄰居的時候。但如果不停地迴避與腦力活動或者體育鍛煉相伴而生的不快,這種抑制就會對大腦造成損害。疏於使用會讓腦組織變薄。如果不用它,你就會失去它。

所以,投入到一件具有挑戰性的事情中去吧。學一門外語。參加在線大學課程。熟練掌握一種樂器。讓大腦動起來。讓這一年成為值得銘記的一年。

莉莎·費德曼·巴瑞特(Lisa Feldman Barrett)是東北大學心理學教授,著有即將出版的《情緒是怎麼來的》(How Emotions Are Made)。


翻譯:李瓊
本文內容版權歸紐約時報公司所有,任何單位及個人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或翻譯。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091213-陶傑:BNO、蠢老鼠

20180506-批判地理達人鄧永成,土地供應與公義的矛盾人,鄧永成寄語學生:當香港被規劃時……

20110508-劉若英:易副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