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12-劉細良:【讀書好】我們的黃金時代:未寫完的書
劉細良:【讀書好】我們的黃金時代:未寫完的書
2019年04月12日
這是一本還未寫完的書,需要大家努力一齊完成。
【讀書好】
今天是這欄目開寫以來,介紹第一本未出版及仍未完稿的書,但書名、作者及內容已經準備就緒,名字就叫《我們的黃金時代》,看起來似是緬懷殖民地管治歲月,如麥理浩大有為建設,香港走向良政善治等。《黃金時代》也是許鞍華的電影名字,寫一群民國時代充滿救國理想的年輕文人,在大時代下的命運選擇。
歷史時刻
《我們的黃金時代》也是中大學者周保松在佔中案宣判聽審日深夜發表的一篇文章,他說:「昨天這場關乎雨傘九子命運的審判,對歷史對當下對未來,有著非比尋常的意義。對一場公民抗命運動來說,審判本身就是非常重要的抗爭,因為公民抗命的目的,是要彰顯制度不義,激發大多數人的正義感,從而推動社會政治改革。是故一場審判如何進行,被告在法庭的表現,留下什麼重要言說和文獻,法庭、媒體和公民的反應等等,皆影響一場審判的歷史意義。」我們有責任將佔中大審判如實記錄下來,整理好控辯雙方的陳詞、被告庭上發言、最後陳情、法官判決書、傳媒報道及其他人的評說。
香港故事
這本書開始是這樣的:「垂老之年,滿頭白髮,站在法庭被告欄,以待罪之身作最後的陳辭,看似極其荒謬和諷刺,甚至被視為神職人員的羞辱!然而,此時此刻,在我心中,在法庭的被告欄,是一生牧職最崇高的講壇,死蔭的幽谷成就了靈性的高峯。」「雨傘運動中,我只是一個敲鐘者,希望發出警號,讓人們知道不幸和災難正在發生,期望喚醒人們的良知,共挽狂瀾。如果我仍有氣力,必繼續在教會敲鐘,在世上敲鐘,在人心敲鐘。」「我,朱耀明、戴耀廷和陳健民現在於被告欄宣告:我們沒有後悔,我們沒有埋怨,我們沒有憤怒,我們沒有遺憾。我們沒有放棄。」(摘自朱耀明牧師的陳情書《敲鐘者言》)
朱耀明牧師的故事,就是戰後香港的歷史見證人,這來自犯人欄中的自述,其實是歷史的證詞。這書也應收錄陳健民在佔中案開審前夕,中大榮休前最後的演說:《毋忘燃燈人:向啟蒙者致敬》,一個香港知識人回顧了自己思想啟蒙過程,也是香港群眾運動史的回顧,他由金禧事件講起,到北京之春運動魏京生審判、台灣美麗島審判等,陳健民也剖析了神學家、政治學者、世界政治人物對他的影響。這書必須收錄戴耀廷的結案陳詞,清晰地從法理層面解釋公民抗命的重要性。「若我們真是有罪,那麼我們的罪名就是在香港這艱難的時刻仍敢於去散播希望。入獄,我不懼怕,也不羞愧。若這苦杯是不能挪開,我會無悔地飲下。」
回到原點
這才是真正的「讓愛與和平佔領中環」,五年前他們三人籌劃的公民抗命運動,我深信四月九日這一幕終於回到了原點。由宗教、政治及法律三個層次作出完整論述,再身體力行實踐出來,這是雨傘運動的美麗所在。周保松說:「上星期,在《我們有雨靴》的映後座談,戴耀廷說,香港真正的黃金時代尚未到。我不確定他的真實所指。但在當下,因為不同香港人的努力,我們在這樣一場歷史審判中,確實見到最美麗最高尚的香港風景。這樣的風景,由我們創造。如果我們見到,如果我們珍惜,這就是我們的黃金時代。」
撰文:劉細良
2019年04月12日
這是一本還未寫完的書,需要大家努力一齊完成。
【讀書好】
今天是這欄目開寫以來,介紹第一本未出版及仍未完稿的書,但書名、作者及內容已經準備就緒,名字就叫《我們的黃金時代》,看起來似是緬懷殖民地管治歲月,如麥理浩大有為建設,香港走向良政善治等。《黃金時代》也是許鞍華的電影名字,寫一群民國時代充滿救國理想的年輕文人,在大時代下的命運選擇。
歷史時刻
《我們的黃金時代》也是中大學者周保松在佔中案宣判聽審日深夜發表的一篇文章,他說:「昨天這場關乎雨傘九子命運的審判,對歷史對當下對未來,有著非比尋常的意義。對一場公民抗命運動來說,審判本身就是非常重要的抗爭,因為公民抗命的目的,是要彰顯制度不義,激發大多數人的正義感,從而推動社會政治改革。是故一場審判如何進行,被告在法庭的表現,留下什麼重要言說和文獻,法庭、媒體和公民的反應等等,皆影響一場審判的歷史意義。」我們有責任將佔中大審判如實記錄下來,整理好控辯雙方的陳詞、被告庭上發言、最後陳情、法官判決書、傳媒報道及其他人的評說。
香港故事
這本書開始是這樣的:「垂老之年,滿頭白髮,站在法庭被告欄,以待罪之身作最後的陳辭,看似極其荒謬和諷刺,甚至被視為神職人員的羞辱!然而,此時此刻,在我心中,在法庭的被告欄,是一生牧職最崇高的講壇,死蔭的幽谷成就了靈性的高峯。」「雨傘運動中,我只是一個敲鐘者,希望發出警號,讓人們知道不幸和災難正在發生,期望喚醒人們的良知,共挽狂瀾。如果我仍有氣力,必繼續在教會敲鐘,在世上敲鐘,在人心敲鐘。」「我,朱耀明、戴耀廷和陳健民現在於被告欄宣告:我們沒有後悔,我們沒有埋怨,我們沒有憤怒,我們沒有遺憾。我們沒有放棄。」(摘自朱耀明牧師的陳情書《敲鐘者言》)
朱耀明牧師的故事,就是戰後香港的歷史見證人,這來自犯人欄中的自述,其實是歷史的證詞。這書也應收錄陳健民在佔中案開審前夕,中大榮休前最後的演說:《毋忘燃燈人:向啟蒙者致敬》,一個香港知識人回顧了自己思想啟蒙過程,也是香港群眾運動史的回顧,他由金禧事件講起,到北京之春運動魏京生審判、台灣美麗島審判等,陳健民也剖析了神學家、政治學者、世界政治人物對他的影響。這書必須收錄戴耀廷的結案陳詞,清晰地從法理層面解釋公民抗命的重要性。「若我們真是有罪,那麼我們的罪名就是在香港這艱難的時刻仍敢於去散播希望。入獄,我不懼怕,也不羞愧。若這苦杯是不能挪開,我會無悔地飲下。」
回到原點
這才是真正的「讓愛與和平佔領中環」,五年前他們三人籌劃的公民抗命運動,我深信四月九日這一幕終於回到了原點。由宗教、政治及法律三個層次作出完整論述,再身體力行實踐出來,這是雨傘運動的美麗所在。周保松說:「上星期,在《我們有雨靴》的映後座談,戴耀廷說,香港真正的黃金時代尚未到。我不確定他的真實所指。但在當下,因為不同香港人的努力,我們在這樣一場歷史審判中,確實見到最美麗最高尚的香港風景。這樣的風景,由我們創造。如果我們見到,如果我們珍惜,這就是我們的黃金時代。」
撰文:劉細良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