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19-劉細良:【讀書好】三國誤我,我誤三國

劉細良:【讀書好】三國誤我,我誤三國
2019年04月19日


日本九州大學教授川本芳昭從宏觀角度論述魏晉南北朝,是舊中華秩序崩潰到新秩序擴大的重要歷史進程。

【讀書好】
最近為鄧小樺主持的《文學放得開》做嘉賓,主題是討論《三國演義》,於是再重新拿出這本塵封的古典小說來翻翻。不知為何,三國故事從小到大,都沒有離開過,我在不同年紀,會遇上不同的人物,即使是同一個劉備曹操,也會有不同層次的認識。

最先聽的三國故事,是來自父親口述,他繪影繪聲描述趙雲如何一身是膽,百萬軍中藏阿斗,千辛萬苦找到主公,劉備一手接過阿斗,立即擲下,說:「幾乎損我一員大將。」父親拋下一句:「真識收買人心。」跟着又說到張飛如何威武,單人匹馬巨吼一聲喝斷長板橋,阻截追兵,父親補了一句:「隻馬受驚彈起再落地,條橋啲木又舊,所以咪斷開囉。」當時我很佩服父親對三國英雄的註腳。

口述故事之後再遇到《三國演義》,是五十年代內地出版的小開本連環圖,叫做小人書,這是第一次視覺上認識三國英雄形象,面貌及兵器,如呂布方天衠、關羽青龍偃月刀、張飛丈八蛇矛。小學生那時玩「打劍仔」遊戲,那些塑膠刀劍,自己珍藏的都是三國名將的武器。


英雄崇拜

真正閱讀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已經是中學年代,因為暑假要寫讀書報告,硬着頭皮看下去,殊不知小說雖是古文,但卻十分易讀,中學三年班一個暑假已經看完。這階段認識的三國,已經從漫畫英雄故事,轉到幾場重大戰役的分析,官渡與赤壁自是重點。戰場是英雄人物的舞台,而赤壁之戰,更是孔明一生的高𥧌,舌戰群儒、草船借箭、借東風、火燒連環船、三氣周瑜、割鬚棄袍……,簡直就是一幕又一幕的電影,那時我對赤壁之後的三國故事,已經沒有興趣,尤其是劉關張死後,認定《三國演義》早就應該完結,因為忠的死了,奸的卻生存下來,並且統一三國,多令人傷感。


百花齊放

再遇見三國,已經是大學研究院,當時仍然是386或486單色螢光幕行Dos作業系統年代,同學複製了一個日本KOEI電腦遊戲《三國志》給我,結果一玩就廢寢忘餐,這是第一次重頭認識三國人物,尤其是蜀國以外的三、四線人物,謀士、將軍他們的戰鬥、智慧、忠誠數值,原來呂布戰鬥值高,但卻容易叛變,今天被對家策反,只要多送幾次信又可以爭取回來。日本《三國志》電腦遊戲開始令人進入了一個微觀的三國世界,之後是RPG角色扮演、動作技擊,應有盡有。日本漫畫《一騎當千》更將三國英雄變成宅男巨乳童顏女生校園技擊故事,三國人物終於百花齊放了。

但《三國演義》的價值觀不知不覺間,影響了我們對歷史的看法。演義一開講的所謂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似乎認定了大一統是必然的,而東漢末年自黃巾之亂起,數百年的分裂是多災多難的時期,《三國演義》揚蜀貶魏,大家認為由魏司馬懿所開拓的統一王朝晉是個無能帝國,不久就出現了八王之亂、五胡亂華,中華大地淪為外族軍閥割據局面。在漢帝國與唐帝國之間的魏晉南北朝,是大家沒有興趣快速略過的朝代,如果考試出了關於南北朝題目,肯定不會選答。

事實上分裂的魏晉南北朝是中華秩序及文明擴大的時期,胡漢融和,南中國大開發,中亞、佛教文明傳入,徹底改造了中華文明,沒有五胡就沒有唐帝國盛世。人到中年,掩卷小說三國,回看歷史,可能會有另一重體會。


撰文:劉細良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091213-陶傑:BNO、蠢老鼠

20180506-批判地理達人鄧永成,土地供應與公義的矛盾人,鄧永成寄語學生:當香港被規劃時……

20200129-楊天命:致習近平總書記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