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21-黃光國:人間百年筆陣 攜手重構「文化中國」
黃光國:人間百年筆陣 攜手重構「文化中國」
2019/5/21
上星期天我參加了何懷碩教授在紀州庵舉辦的新書發表會。當天到會場的時候,演講會外正在舉行「五四運動100周年」書展,兩相對照,使我感觸良深。
何教授是我多年老友,我年輕時期和他一起參加「中國論壇」,後來又在楊國樞教授的號召下,一起參加「澄社」。「澄社」原本想模仿「費邊社」,以「論政而不參政」作為立社宗旨。後來「澄社」分裂,新進人員無法堅持此一立場,我們便先後退出「澄社」,「澄社」也異化成為「政務官培訓班」。
何教授是國內知名的藝術家,在書法及西畫兩方面都有極高的造詣。他9歲時從大陸逃到香港,這許多年來,何教授從事藝術創作時,始終堅持:好的藝術作品必須要能夠承接自己的文化傳統,能夠反映自己的人生哲學,以及創作者的時代精神。這3點其實是所有創作工作共同的特色,即使是科學研究亦不例外。
基於這樣的堅持,多年來,何教授一面從事藝術創作,一面博覽群書,並且致力於藝術、社會及政治批判,累積了將近400篇文章,編成《未之聞齋四書》,一起舉行新書發表會。
在發表會上,我特別提到在場的楊儒賓教授所寫的一本書《1949禮贊》。書中指出:台灣許多人一提到1949,就馬上聯想到「二二八」、「白色恐怖」。
可是,從宏觀歷史的角度來看,蔣介石從大陸帶來將近200萬人中,有60萬大軍,其餘100多萬人是來自全國各地的文化精英,是中國歷史上繼五胡亂華、北宋南遷之後,第3次的「士族大遷移」。他們跟當地民眾通力合作,才把台灣打造成當年「東亞四條小龍」之首,同時成為比「中國更中國」的「文化中國」。
1994年李登輝掌握國民黨內的實權之後,便利用當時中研院長李遠哲「諾貝爾獎的光環」,帶領一批所謂「自由派」的學者,以「廣設高中大學、消滅明星高中、打倒升學主義」作為口號,推動教育改革。翌年我即出版「民粹亡台論」,說明李登輝搞的「黑金政治」,其實是「民粹主義」,將對台灣造成無法彌補的傷害。
今年正逢「五四運動」100周年紀念,「思源學會」又和新儒家的「鵝湖學派」聯合發表宣言,呼籲知識界「反思五四百年,重構文化中國」。中央研究院同時舉辨了一連3天的研討會,號稱是要「傳承五四精神」。
可是我看廖院長在開幕式上的致詞,認為他毫無反省能力,所以在《中國時報》上發表了一篇〈談五四,中研院長往臉上貼金〉,建議他去看看江才健先生最近發表的〈科學啓蒙再評價〉,搞清楚五四時期的「賽先生」其實是「科學主義」;以及汪榮祖教授的「五四的浪漫本質」,弄清楚當時理解的「德先生」,移植到東亞社會,就變成了「民粹主義」!
何懷碩教授發表的《未之聞齋四書》,對於這種盲目移植西方價值觀的現象,有非常強烈的批判,其中有一本書就命名為《批判西潮五十年》。他希望用這「四書」召喚今日與明日同聲相應、同氣相求的同道,我相信:「德不孤,必有鄰」,只要我們把自己的理念說清楚,一定可以喚起一群人的良心,大家一起攜手,重構「文化中國」!
黃光國
台灣大學心理系教授
2019/5/21
上星期天我參加了何懷碩教授在紀州庵舉辦的新書發表會。當天到會場的時候,演講會外正在舉行「五四運動100周年」書展,兩相對照,使我感觸良深。
何教授是我多年老友,我年輕時期和他一起參加「中國論壇」,後來又在楊國樞教授的號召下,一起參加「澄社」。「澄社」原本想模仿「費邊社」,以「論政而不參政」作為立社宗旨。後來「澄社」分裂,新進人員無法堅持此一立場,我們便先後退出「澄社」,「澄社」也異化成為「政務官培訓班」。
何教授是國內知名的藝術家,在書法及西畫兩方面都有極高的造詣。他9歲時從大陸逃到香港,這許多年來,何教授從事藝術創作時,始終堅持:好的藝術作品必須要能夠承接自己的文化傳統,能夠反映自己的人生哲學,以及創作者的時代精神。這3點其實是所有創作工作共同的特色,即使是科學研究亦不例外。
基於這樣的堅持,多年來,何教授一面從事藝術創作,一面博覽群書,並且致力於藝術、社會及政治批判,累積了將近400篇文章,編成《未之聞齋四書》,一起舉行新書發表會。
在發表會上,我特別提到在場的楊儒賓教授所寫的一本書《1949禮贊》。書中指出:台灣許多人一提到1949,就馬上聯想到「二二八」、「白色恐怖」。
可是,從宏觀歷史的角度來看,蔣介石從大陸帶來將近200萬人中,有60萬大軍,其餘100多萬人是來自全國各地的文化精英,是中國歷史上繼五胡亂華、北宋南遷之後,第3次的「士族大遷移」。他們跟當地民眾通力合作,才把台灣打造成當年「東亞四條小龍」之首,同時成為比「中國更中國」的「文化中國」。
1994年李登輝掌握國民黨內的實權之後,便利用當時中研院長李遠哲「諾貝爾獎的光環」,帶領一批所謂「自由派」的學者,以「廣設高中大學、消滅明星高中、打倒升學主義」作為口號,推動教育改革。翌年我即出版「民粹亡台論」,說明李登輝搞的「黑金政治」,其實是「民粹主義」,將對台灣造成無法彌補的傷害。
今年正逢「五四運動」100周年紀念,「思源學會」又和新儒家的「鵝湖學派」聯合發表宣言,呼籲知識界「反思五四百年,重構文化中國」。中央研究院同時舉辨了一連3天的研討會,號稱是要「傳承五四精神」。
可是我看廖院長在開幕式上的致詞,認為他毫無反省能力,所以在《中國時報》上發表了一篇〈談五四,中研院長往臉上貼金〉,建議他去看看江才健先生最近發表的〈科學啓蒙再評價〉,搞清楚五四時期的「賽先生」其實是「科學主義」;以及汪榮祖教授的「五四的浪漫本質」,弄清楚當時理解的「德先生」,移植到東亞社會,就變成了「民粹主義」!
何懷碩教授發表的《未之聞齋四書》,對於這種盲目移植西方價值觀的現象,有非常強烈的批判,其中有一本書就命名為《批判西潮五十年》。他希望用這「四書」召喚今日與明日同聲相應、同氣相求的同道,我相信:「德不孤,必有鄰」,只要我們把自己的理念說清楚,一定可以喚起一群人的良心,大家一起攜手,重構「文化中國」!
黃光國
台灣大學心理系教授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