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16-大公報:無主之作時代辯證藝術
大公報:無主之作時代辯證藝術
2019-05-16
圖:Kurt(左)與Ellie如願去到自由的土地
《無主之作》(Never Look Away)是德國競逐今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作品,入選最後五強。不過,《無主之作》最終也沒有奪得這個獎項。」劉偉霖
現在本地片商將這部長三小時的作品購入,沒記錯的話,《無主之作》導演馮多納斯馬克(Florian Henckel von Donnersmarck)的成名作《竊聽者》(The Life of Others)也是由同一片商帶到香港。該片在本地發行的影碟,流通量極高,可見這位導演衝破了語言、文化,甚至是雅俗的差異。
《無主之作》以德國畫家李希特(Gerhard Richter,生於一九三二年)的故事作藍本,不過馮多納斯馬克兼任編劇,很快便決定不會忠實描寫李希特的人生,要談更重要的歷史及藝術議題,所以他從李希特的人生點滴任意選取,再加上一些虛構又極富娛樂性的情節,於是連主角在內的許多角色,即使是從真實人物取材,都要換上虛構的名字,主人公的名字變作Kurt Barnert。
Kurt成長於納粹德國的德累斯頓(Dresden),他目睹做教師的父親先是對抗納粹,最後就範。其年輕貌美的姨姨Elisabeth啟發他的藝術天分,教他從心中鄙視納粹的落後藝術觀,然而姨姨獲派向希特勒(Adolf Hitler)獻花後,居然興奮得發狂。因為納粹信奉優生學,Elisabeth先被絕育然後被毒殺,而Kurt在鄉郊,目睹德累斯頓被美軍於一九四五年二月十三日大空襲,成為火海。
二戰過後,Kurt在東德政權下長大,他以藝術為志,但一直受到「社會現實主義」的美學訓練,即使畢業後才華被賞識,仍是患得患失。他在美術學院遇上一生最愛Ellie,Ellie是有勢力家庭的掌上明珠,其父Seeband可能早在戰前,便已經和Kurt一家有點瓜葛……
Kurt終於在一九六一年和Ellie移居西德,但自由的環境卻令他找不到藝術方向,在找到自己的風格及使命之前,他先要追溯自己過去人生的軌跡,才能突破樽頸。
三種意識形態
影片長三個小時,細緻地分成三個部分,也象徵了Kurt經歷的三種意識形態:納粹主義、共產主義,以及資本主義。不用多說,導演也是要將Kurt這三段生活,比擬德國本身,差不多可以說,他對這三種「主義」各打三十大板,納粹應該是打夠一百大板。Elisabeth的瘋狂既是源於(但不是完全)李希特真實的家族史,但導演進一步用她來代表希特勒怎樣令德國人着魔,Kurt父親的隨風擺柳(雖是受到妻子的唆擺),似是代表導演斥責當時德國人的軟弱,所以受到戰火的蹂躪。
據知李希特對電影非常不滿,也難怪,因為導演既要高調取材自其人生,但又把故事作得很大。情況令我想起宮崎駿的《風起了》,將兩個真實故事肆意混合,去當成一個真實人物的人生。宮崎駿打的是死人的主意,可是李希特雖老但健在,就不會那麼客氣。
最近看了日本小說家川端康成作品《千羽鶴》的兩個電影版本,雖然兩個版本都是由新藤兼人編寫劇本,但他寫第一版時,居然直斥原著缺乏劇力,又把原有主角們的肉體關係,變成神交,這個第一版真是亂改一通,不過「亂改」不代表難看。到第二版新藤就大致回復小說原貌(川端當時剛獲諾貝爾文學獎),可是我又懷念第一版的順暢節奏,以及原著沒有的「完整」情節及笑點連連,《無主之作》也會令觀眾覺得很緊湊、經常發笑,忘記三小時的片長以及沉重的題材。
合乎精英口味
不過《無主之作》的弱點,表面上是不忠不實任意創作,但深入一點看,其實是導演太想將「大時代」和主人公的藝術創作拉上關係。片中Kurt的藝術突破,和李希特的成名風格大致相同。我看就是導演執意要將這一種風格,塑造(其實就是歪曲)成主人公經歷納粹、東德、西德三種意識形態之後的結果,所以導演必定要寫出一個傳奇到不能傳奇的故事,才會令這種「時代與藝術」的立論說得通。
本地片商也帶來一部幾年前有關李希特的紀錄片《李希特自畫像》(Gerhard Richter Painting)。該片重點不在於重塑李希特的人生,集中於二○○九年左右李希特作畫及展覽作品的點滴,作畫的段落頗多。當然,這也代表了李希特多少有點吃老本及「量產」作品的味道。
《李希特自畫像》中的訪問者(應該是導演Corinna Belz)對李希特的作畫方式有點疑問,到底他是不是亂來?有計劃還是隨意?不過該片還是讓李希特have the last word(大意是最後定案)。我也同意李希特這種抽象畫不是亂來,讓人看來舒舒服服,非傳統得來又不會難以捉摸,對李希特的成功沒有太多懷疑。
不過,李希特的畫雖然不惹人厭,但不會令我有很強烈、突破或頓悟的感受。湊巧《無主之作》的配樂,由近年炙手可熱的麥士李希特(Max Richter)作曲,他與畫家同姓但沒有關係。本片的音樂,以及麥士的許多音樂,同樣令我有一種「有點前衛」的感覺,卻一樣是「不討厭但不深刻」。《無主之作》這部片跟麥士李希特的音樂,同樣受許多香港文化界朋友歡迎,從這點看出,似乎它合乎「精英口味」,只不過是在「七八十分」的空間徘徊吧。
大公報
2019-05-16
圖:Kurt(左)與Ellie如願去到自由的土地
《無主之作》(Never Look Away)是德國競逐今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作品,入選最後五強。不過,《無主之作》最終也沒有奪得這個獎項。」劉偉霖
現在本地片商將這部長三小時的作品購入,沒記錯的話,《無主之作》導演馮多納斯馬克(Florian Henckel von Donnersmarck)的成名作《竊聽者》(The Life of Others)也是由同一片商帶到香港。該片在本地發行的影碟,流通量極高,可見這位導演衝破了語言、文化,甚至是雅俗的差異。
《無主之作》以德國畫家李希特(Gerhard Richter,生於一九三二年)的故事作藍本,不過馮多納斯馬克兼任編劇,很快便決定不會忠實描寫李希特的人生,要談更重要的歷史及藝術議題,所以他從李希特的人生點滴任意選取,再加上一些虛構又極富娛樂性的情節,於是連主角在內的許多角色,即使是從真實人物取材,都要換上虛構的名字,主人公的名字變作Kurt Barnert。
Kurt成長於納粹德國的德累斯頓(Dresden),他目睹做教師的父親先是對抗納粹,最後就範。其年輕貌美的姨姨Elisabeth啟發他的藝術天分,教他從心中鄙視納粹的落後藝術觀,然而姨姨獲派向希特勒(Adolf Hitler)獻花後,居然興奮得發狂。因為納粹信奉優生學,Elisabeth先被絕育然後被毒殺,而Kurt在鄉郊,目睹德累斯頓被美軍於一九四五年二月十三日大空襲,成為火海。
二戰過後,Kurt在東德政權下長大,他以藝術為志,但一直受到「社會現實主義」的美學訓練,即使畢業後才華被賞識,仍是患得患失。他在美術學院遇上一生最愛Ellie,Ellie是有勢力家庭的掌上明珠,其父Seeband可能早在戰前,便已經和Kurt一家有點瓜葛……
Kurt終於在一九六一年和Ellie移居西德,但自由的環境卻令他找不到藝術方向,在找到自己的風格及使命之前,他先要追溯自己過去人生的軌跡,才能突破樽頸。
三種意識形態
影片長三個小時,細緻地分成三個部分,也象徵了Kurt經歷的三種意識形態:納粹主義、共產主義,以及資本主義。不用多說,導演也是要將Kurt這三段生活,比擬德國本身,差不多可以說,他對這三種「主義」各打三十大板,納粹應該是打夠一百大板。Elisabeth的瘋狂既是源於(但不是完全)李希特真實的家族史,但導演進一步用她來代表希特勒怎樣令德國人着魔,Kurt父親的隨風擺柳(雖是受到妻子的唆擺),似是代表導演斥責當時德國人的軟弱,所以受到戰火的蹂躪。
據知李希特對電影非常不滿,也難怪,因為導演既要高調取材自其人生,但又把故事作得很大。情況令我想起宮崎駿的《風起了》,將兩個真實故事肆意混合,去當成一個真實人物的人生。宮崎駿打的是死人的主意,可是李希特雖老但健在,就不會那麼客氣。
最近看了日本小說家川端康成作品《千羽鶴》的兩個電影版本,雖然兩個版本都是由新藤兼人編寫劇本,但他寫第一版時,居然直斥原著缺乏劇力,又把原有主角們的肉體關係,變成神交,這個第一版真是亂改一通,不過「亂改」不代表難看。到第二版新藤就大致回復小說原貌(川端當時剛獲諾貝爾文學獎),可是我又懷念第一版的順暢節奏,以及原著沒有的「完整」情節及笑點連連,《無主之作》也會令觀眾覺得很緊湊、經常發笑,忘記三小時的片長以及沉重的題材。
合乎精英口味
不過《無主之作》的弱點,表面上是不忠不實任意創作,但深入一點看,其實是導演太想將「大時代」和主人公的藝術創作拉上關係。片中Kurt的藝術突破,和李希特的成名風格大致相同。我看就是導演執意要將這一種風格,塑造(其實就是歪曲)成主人公經歷納粹、東德、西德三種意識形態之後的結果,所以導演必定要寫出一個傳奇到不能傳奇的故事,才會令這種「時代與藝術」的立論說得通。
本地片商也帶來一部幾年前有關李希特的紀錄片《李希特自畫像》(Gerhard Richter Painting)。該片重點不在於重塑李希特的人生,集中於二○○九年左右李希特作畫及展覽作品的點滴,作畫的段落頗多。當然,這也代表了李希特多少有點吃老本及「量產」作品的味道。
《李希特自畫像》中的訪問者(應該是導演Corinna Belz)對李希特的作畫方式有點疑問,到底他是不是亂來?有計劃還是隨意?不過該片還是讓李希特have the last word(大意是最後定案)。我也同意李希特這種抽象畫不是亂來,讓人看來舒舒服服,非傳統得來又不會難以捉摸,對李希特的成功沒有太多懷疑。
不過,李希特的畫雖然不惹人厭,但不會令我有很強烈、突破或頓悟的感受。湊巧《無主之作》的配樂,由近年炙手可熱的麥士李希特(Max Richter)作曲,他與畫家同姓但沒有關係。本片的音樂,以及麥士的許多音樂,同樣令我有一種「有點前衛」的感覺,卻一樣是「不討厭但不深刻」。《無主之作》這部片跟麥士李希特的音樂,同樣受許多香港文化界朋友歡迎,從這點看出,似乎它合乎「精英口味」,只不過是在「七八十分」的空間徘徊吧。
大公報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