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13-美國之音:美學者:中國是“對手”,美國必須與中國進行“巧競爭”
美國之音:美學者:中國是“對手”,美國必須與中國進行“巧競爭”
2019年5月13日
斯洋
美中關係
眾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主席、來自紐約州的民主黨籍聯邦眾議員艾略特·英格爾(Eliot Engel)在聽證會上講話。該委員會以“巧競爭,40年後,美國對中國戰略”為題舉行了聽證會。(2019年5月8日)
美國的中國問題專家對國會議員們說,中國不只是美國的“競爭者”,他們是“對手”,美國必須與中國進行“巧競爭”。眾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星期三(5月8日)就美中關係40年美國應該採取何種戰略與中國競爭舉行了聽證。這些專家在聽證會上發表了這番看法。
“巧競爭”,首先得知己知彼
眾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星期三以“巧競爭,40年後,美國對中國戰略”為題舉行聽證。美國外交關係委員會高級研究員、亞洲項目主任易明(Elizabeth C. Economy)這樣定義“巧競爭”: “ 根據我的理解,'巧競爭'指的是,我們知道自己為什麼而競爭?我們的頭腦中有目標。 這也意味著我們了解我們的競爭對象,知道他們的優勢和弱點。這也意味著,我們了解自己有多少資源,需要哪些資源,以及如何有效調配這些資源?”
易明認為,就美中關係而言,美國做得還不夠。美國國會和政府現在對中國給美國帶來的挑戰以及可能的挑戰都有比較明確的了解,但是,美國目前現在做的都是在“防禦”,而這不是一個很好的競爭戰略,同時,美國並不清楚自己為什麼而戰。
美國應該為自己制定發展願景
易明說: “我們要為美國製定一個積極的主動的願景。設想一下, 我們國家在我們自己的土地上,在亞洲以及在世界舞台上會是什麼樣子?不僅是現在,在2026年,美國250歲的時候什麼樣子? 美國在2050年又是什麼樣子?中國有這樣的願景,並依此制定了他們的發展重點、也制定了政策,並根據這些政策來分配資源。”
易明說,美國軍方在資源調配上做得不錯,但是,在政府各個機構之間,美國缺乏協調一致的方案。她說,應對中國,不僅是全政府、全社會,而且還應該是全世界一致的努力。
美國應該提供新的替代方案
易明在聽證會上說,美國不應該只是批評和譴責中國,而是應該提供新的替代措施。
她說:“僅僅譴責中國是不夠的,譴責中國的'一帶一路',' 中國製造2025',譴責任何一項我們覺得有攻擊意味或者有挑戰意味的政策, 可是,我們能把什麼拿上桌面?”
她說,美國國會2018年通過的《亞洲再保證倡議法》和《更好利用投資引導發展法案》,特朗普政府的自由和開放的印太戰略都是比較好的開始。《亞洲再保證倡議法》旨在製定美國在印太地區的長期戰略願景,並強化美國在該地區的領導地位。《更好利用投資引導發展法案》則被認為是為了“叫板”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
美中之間不是兩個文明的競爭
美國國務院政策規劃主任斯金納前不久在一個論壇上討論特朗普政府的對華政策時暗示,美中之間的大國競爭是兩個文明之間的衝突。但是,在國會聽證時,專家們說,這不是兩個文明之間的衝突,而是不同的政治體系的競爭。
普林斯頓大學政治和國際事務學教授,曾擔任美國前副總統切尼辦公室國家安全事務顧問的范亞倫( Aaron Friedberg)在聽證會上說:“美中問題的根源,在我來看,主要是中國共產黨的本質。這不是兩個文明之間的鬥爭,而是兩個相反的政治體系的競爭,以及為世界和亞洲提供什麼樣的願景的競爭。”
防禦中國的政治滲透,但不能損害美國的民主價值觀和開放體系
范亞倫和曾經在國防部負責亞太策略的凱莉·瑪格薩門(Kelly Magsamen)都強調,美國在與中國的競爭中,千萬不能損害美國的民主價值觀和開放體系。
瑪格門薩說,中國在利用美國的開放體系。“美國必須限制中國利用我們的開放體系,但是不能犧牲我們的價值觀。”
范亞倫說:“我們在政治上防禦中國的影響力滲透,但是不能損害我們的開放體系。 這是我們的優勢。”
有選擇地保護美國科技
來自美國智庫新美國(New America)的薩姆·薩克斯( Samm Sacks)是一名網絡安全專家。她說,鑑於中國試圖打造網絡強國,並打算成為未來高精尖科技的領頭人,未來很多年,美中將陷入科技競爭,但是,美國應該採取“小院高牆”的措施,有選擇的保護美國的科技優勢,比如保護國防和軍事科技。
她說:“一攬子全面禁止的做法有點過了,干擾全球供應鏈,針對華裔美國人的做法都不是好的解決辦法。” 她強調,美中的科技的研究、開發處於同一個互相關聯的體系。
廣結盟友投資國民
瑪格薩門說,美國不應該把美中競爭僅僅定義為美中的雙邊競爭。美國應該和自己的盟友們一起,這樣做不僅會提升美國在這場競爭中的勝數,同時也不會迫使其他國家在美中之間做出決策。
曾經在國防部負責亞太策略瑪格薩門還強調加強教育和投資美國國民的重要性。她說,這才是美國力量的所在。
2019年5月13日
斯洋
美中關係
眾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主席、來自紐約州的民主黨籍聯邦眾議員艾略特·英格爾(Eliot Engel)在聽證會上講話。該委員會以“巧競爭,40年後,美國對中國戰略”為題舉行了聽證會。(2019年5月8日)
美國的中國問題專家對國會議員們說,中國不只是美國的“競爭者”,他們是“對手”,美國必須與中國進行“巧競爭”。眾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星期三(5月8日)就美中關係40年美國應該採取何種戰略與中國競爭舉行了聽證。這些專家在聽證會上發表了這番看法。
“巧競爭”,首先得知己知彼
眾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星期三以“巧競爭,40年後,美國對中國戰略”為題舉行聽證。美國外交關係委員會高級研究員、亞洲項目主任易明(Elizabeth C. Economy)這樣定義“巧競爭”: “ 根據我的理解,'巧競爭'指的是,我們知道自己為什麼而競爭?我們的頭腦中有目標。 這也意味著我們了解我們的競爭對象,知道他們的優勢和弱點。這也意味著,我們了解自己有多少資源,需要哪些資源,以及如何有效調配這些資源?”
易明認為,就美中關係而言,美國做得還不夠。美國國會和政府現在對中國給美國帶來的挑戰以及可能的挑戰都有比較明確的了解,但是,美國目前現在做的都是在“防禦”,而這不是一個很好的競爭戰略,同時,美國並不清楚自己為什麼而戰。
美國應該為自己制定發展願景
易明說: “我們要為美國製定一個積極的主動的願景。設想一下, 我們國家在我們自己的土地上,在亞洲以及在世界舞台上會是什麼樣子?不僅是現在,在2026年,美國250歲的時候什麼樣子? 美國在2050年又是什麼樣子?中國有這樣的願景,並依此制定了他們的發展重點、也制定了政策,並根據這些政策來分配資源。”
易明說,美國軍方在資源調配上做得不錯,但是,在政府各個機構之間,美國缺乏協調一致的方案。她說,應對中國,不僅是全政府、全社會,而且還應該是全世界一致的努力。
美國應該提供新的替代方案
易明在聽證會上說,美國不應該只是批評和譴責中國,而是應該提供新的替代措施。
她說:“僅僅譴責中國是不夠的,譴責中國的'一帶一路',' 中國製造2025',譴責任何一項我們覺得有攻擊意味或者有挑戰意味的政策, 可是,我們能把什麼拿上桌面?”
她說,美國國會2018年通過的《亞洲再保證倡議法》和《更好利用投資引導發展法案》,特朗普政府的自由和開放的印太戰略都是比較好的開始。《亞洲再保證倡議法》旨在製定美國在印太地區的長期戰略願景,並強化美國在該地區的領導地位。《更好利用投資引導發展法案》則被認為是為了“叫板”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
美中之間不是兩個文明的競爭
美國國務院政策規劃主任斯金納前不久在一個論壇上討論特朗普政府的對華政策時暗示,美中之間的大國競爭是兩個文明之間的衝突。但是,在國會聽證時,專家們說,這不是兩個文明之間的衝突,而是不同的政治體系的競爭。
普林斯頓大學政治和國際事務學教授,曾擔任美國前副總統切尼辦公室國家安全事務顧問的范亞倫( Aaron Friedberg)在聽證會上說:“美中問題的根源,在我來看,主要是中國共產黨的本質。這不是兩個文明之間的鬥爭,而是兩個相反的政治體系的競爭,以及為世界和亞洲提供什麼樣的願景的競爭。”
防禦中國的政治滲透,但不能損害美國的民主價值觀和開放體系
范亞倫和曾經在國防部負責亞太策略的凱莉·瑪格薩門(Kelly Magsamen)都強調,美國在與中國的競爭中,千萬不能損害美國的民主價值觀和開放體系。
瑪格門薩說,中國在利用美國的開放體系。“美國必須限制中國利用我們的開放體系,但是不能犧牲我們的價值觀。”
范亞倫說:“我們在政治上防禦中國的影響力滲透,但是不能損害我們的開放體系。 這是我們的優勢。”
有選擇地保護美國科技
來自美國智庫新美國(New America)的薩姆·薩克斯( Samm Sacks)是一名網絡安全專家。她說,鑑於中國試圖打造網絡強國,並打算成為未來高精尖科技的領頭人,未來很多年,美中將陷入科技競爭,但是,美國應該採取“小院高牆”的措施,有選擇的保護美國的科技優勢,比如保護國防和軍事科技。
她說:“一攬子全面禁止的做法有點過了,干擾全球供應鏈,針對華裔美國人的做法都不是好的解決辦法。” 她強調,美中的科技的研究、開發處於同一個互相關聯的體系。
廣結盟友投資國民
瑪格薩門說,美國不應該把美中競爭僅僅定義為美中的雙邊競爭。美國應該和自己的盟友們一起,這樣做不僅會提升美國在這場競爭中的勝數,同時也不會迫使其他國家在美中之間做出決策。
曾經在國防部負責亞太策略瑪格薩門還強調加強教育和投資美國國民的重要性。她說,這才是美國力量的所在。
留言
張貼留言